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拟孙权答曹操书

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自古英雄豪杰之士,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先兄伯符嗣命,岂有他哉?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王室。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刘备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有汉高祖之余风,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足下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天下之才在公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①垂棘:地名,产美玉。屈产:地名,产良马。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辞勤款 勤款:殷勤诚恳
B.遭汉陵夷 陵夷:挖掘陵墓
C.同王室 奖:辅佐
D.仆与公有赤壁之隙 矧:况且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鲸鲵:即鲸。雄曰鲸,雌曰鲵。常比喻无辜被杀之人。汉代李陵《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鲵。”本文这里即指被杀。
B.九锡:锡通“赐”,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诸葛亮集》:“(李)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
C.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或谓父族、母族、妻族,说法不同。《后汉书·杨终传》曰:“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
D.右:左右是区分上下尊卑、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在各种礼仪场合中,一般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如王维《哭祖六自虚》:“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小题4】简要概括文中孙权向曹操表明了哪些严正态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10 11:02: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①,诗人例作水曹郎②。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注释)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员外郎。粱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曹郎。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诗人曾自注:“捡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以自嘲的口吻开头,说只能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又含有几分牢骚。
B.颈联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是夸张愤怼之语。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地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小题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颔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①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七里濑,与严陵濑相接。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②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写小舟飞快地掠过水面,天水澄澈,水流时而平静时而湍急,游鱼腾跃,点点白鹭栖于沙汀,反映了诗人此时内心既急切又惬意。
B.“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优美的意境。
C.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D.该词上阕写水,下阕写山。词人把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入在一片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小题2】这首词寄寓了苏轼怎样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操①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②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小题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