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逍遥游》节选)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穷发:不毛之地
B.云气 绝:穿越
C.此小大之也 辩:辩论
D.而一国者  征:取信
【小题2】下列句子中“者”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穷发之北有冥海
B.未有知其修
C.以游无穷
D.而征一国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言”是假借往圣先贤、先辈宿学之口来替自己说话,以增强文章可信度的写法。“汤之问棘也是已”一段可理解为通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
B.列子和宋荣子虽然比一般人略高一筹,但他们和其他人的区别只是“小大之辩”,也还是算不得“逍遥游”。
C.作者认为,只有“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境界,流露出一种对获得绝对自由的消极态度。
D.逍遥,其实是指一种心灵上的绝对自由,并非外在的表象,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超越现实存在,培育一个自由广阔的精神世界。
【小题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小题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2)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0 04:4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水(节选)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③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④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注:①向:明,表明。故,通“古”。②跂:踮起脚尖。③倪:端倪,此指标准。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望洋向若而叹曰    (2)乃知尔
(3)乎盈虚 (4)其至小
【小题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明主不厌人(《管子》)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B.相与枕藉乎舟中(《前赤壁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力不能漂鸿毛(《史记·韩长孺列传》)   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
D.以待子不时之需(《后赤壁赋))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
【小题3】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然力足以至(《游褒禅山记》)
B.知终始不可故也 故所至吏民怀(《新唐书·陆象先传》)
C.然则吾大天地小豪末 大败还(《贾诩传》)
D.自以比形天地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旁(《李将军列传》)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2)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小题5】简述第④段中海神的话阐明了什么道理?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小题1】本文选自《庄子·   篇》
【小题2】解释加点字
秋水至(____________)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____________)
乃知尔(____________)人九州(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句子: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小题4】试分析本文的说理特色。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朝菌不知晦朔   晦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与第一天。
B.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犹然:尚且还。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羊角:指旋风。
D.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数数:拼命追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蟪蛄不知春秋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B.未有知其修者   小知不及大知
C.绝云气,负青天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若夫乘天地之正 聊乘化以归尽
【小题3】选出与“奚以知其然也”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五百岁为春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D.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小题4】选出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彭祖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
B.彭祖活了八百岁,世人与他相比,显得可悲。
C.世人与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相比,感到可悲。
D.是说彭祖与大椿相比,感到可悲;世人与彭祖相比,也感到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