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调研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10 10: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审,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实情,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常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不纳。寻转中书侍郎。因丁母忧。永嘉二年,高密王简镇襄阳,以以摅为征南司马。其年留人王逌等聚众屯冠军,寇掠城邑。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今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选自《晋书·曹摅传》,有删改)
注:①姑:婆婆。②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置于官署前,以为路障。③国:诸侯的封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
B.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
C.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
D.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黑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古代中央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东汉时与管民政的司徒、管监察的司空并称为三公,分别开府置僚佐。
B.适,本意是往,至。女子到夫家即女子出嫁。在古代,女子出嫁,也称“归”、“嫁”、“许字”等。
C.岁夕,夕是暮的意思,岁夕即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在古代,“元”是一年的开始,“元夕”旧指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相当于“晦”。
D.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丁忧,即遭逢居丧。朝廷命官须辞职返乡,为父母守孝三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摅明察秋毫,断案精准。先是详细调查并洗刷临淄某寡妇的冤情,后又迅速锁定宫门行马失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B.曹摅为人宽厚,体恤百姓。他视察监狱的时候,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让死囚们回家过年,死囚都没有违约,全县的人都叹服其仁德。
C.曹摅忠君爱国,见识高远。齐王同辅政时流露出回归齐地的想法,曹摅希望齐王能够留下来匡振时艰,选拔英才。
D.曹摅英勇杀敌,壮烈牺牲。他担任征南司马时,奉命讨伐流人王逌等,在郦县兵败牺牲,故旧百姓纷纷前来吊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审,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
(2)此虽小人,义不吾负,自为诸君任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 吴隐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郡清俭,妻自负 薪:柴草
B. 一箧之宝,可数世 资:积蓄
C. 及卢循南海,为循所得 寇:进攻
D. 后迁中领军,清俭不 革:改变
【小题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辍餐投箸,之悲泣②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
B. ①朝廷欲革岭南弊②饮者怀无厌
C. ①披絮,勤苦同于贫庶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出②乃至泉,酌而饮之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B.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C.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D.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调研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媪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
B.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
C.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
D.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中国古代官名。西周时掌水利、营建等事的官,汉代以后职责曾为监察百官。
B.《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集。
C.践祚,古代庙寝堂前有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其上为主位。本文指武帝祭祀宗庙。
D.致仕,官员正常退休的称谓,即交还官职。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冲注重修养,生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不求得美名,不重吃穿,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
B.郑冲洁身自好,受到别人尊重,做太保时,官阶虽然很高,但他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法制度,都要先去求教他。
C.郑冲是虽患疾病,仍受皇帝重用。在李憙、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对郑冲坚信不疑,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郑冲聪明真诚,受到皇帝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善于用人,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郑冲等人的勋劳,表达赏识之意。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2)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