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予贡日:“女与回也孰愈①?”对日:“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治长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②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篇》)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
子谓颜渊日:“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篇》)
(注释)①愈:较好。②贰:重复。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
《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材料一: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材料二: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材料三: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材料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材料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材料3:颜渊死,颜路①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②。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