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选自《孟子·离娄下》)

【小题1】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横逆由是也B.入则无法家拂士
C.则盍反其本矣D.兄弟妻子离散
【小题2】下列与例句“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其存心也
A.君子以礼存人B.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C.以其无礼于晋D.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小题3】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禽兽又何难焉
A.暴见于王B.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观也
C.见羽旄之美D.其待我以横逆
【小题4】下列加横线的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然后知于安乐而死于忧患B.疏食饮水
C.始可与《诗》已矣D.王暴以好乐
【小题5】下列文学知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小题6】翻译下列句子:
(1)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2)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5 09:08: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岁  罪:归咎,归罪
B.刃既接,弃甲曳而走 兵:兵器、武器
C.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D.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河东凶亦   ②填鼓之,兵刃相接
B.①涂有饿莩不知发 ②是何异于刺人杀之
C.①邻国民不加少 ②数口家可以无饥矣
D.①西丧地秦七百里 ②寡人之国也
【小题3】下列有关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
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
C.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地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小题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明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
C.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办丧事
【小题2】下列各句中全部属于孟子认为“王道之始”应该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    )
①不违农时  ②谷不可胜食也  ③数罟不入洿池
④鱼鳖不可胜食也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  ⑥材木不可胜用也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孟子提出要发展生产需要按农时耕种,不滥捕鱼鳖、不滥伐山林,这样就会粮食有余、鱼鳖有余、材木有余。
B.第②段中孟子提出养民的三种措施:鼓励种桑、鼓励饲养、按时耕种,采取这些措施后就会有衣穿、有肉吃、有饭吃。这三种措施与第①段中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更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C.“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殍”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说明统治者并没有“尽心”。
D.孟子认为,统治者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军队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暴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