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雷州盗记

(1)雷于粤为最远郡。崇祯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舟入江遇盗。知其守也,杀之,并歼其从者,独留其妻女。以众中一最黠者为伪守,持牒往,而群诡为仆,人莫能察也。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状,雷人相庆得贤太守。其寮属暨监司使,咸诵重之。未几,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隶毋得纳金陵人只履,否者虽至戚必坐。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乃能严介若此也。

(2)亡何,守之子至,入境,无敢舍者。问之,知其禁也,心惑之。旦日守出,子道视,非父也,讯其籍里名姓,则皆父。子悟曰:“噫!是盗( !”然不敢暴语,密以白监司使。监司曰:“止!吾旦日饭守而出子。”(于是戒吏,以卒环太守舍,而伏甲酒所。旦日,太守入谒,监司饮之酒,出其子质,不辨也。守窘,拟起为变,而伏甲发,就坐捽之。其卒之环守者,亦破署入。贼数十人,卒起格斗,胥逸去,仅获其七。狱具如律,械送金陵杀之。)于是雷之人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盗云。

 ——选自《虞初新志》(明末清初 张潮)

【小题1】以下词语最适合填入文中方框的一项是( )。
A.乎B.耳C.矣D.哉
【小题2】下列各项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太守出示禁游客B.天下云集响应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D.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之意
【小题3】与“入境,无敢者”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的项是( )
A.知其禁也,心B.太守入谒,监司之酒
C.其子质D.子视,非父也
【小题4】解释加点的字
⑴所毋得纳金陵人只履(_______) ⑵否者虽至戚必(_______)
⑶然不敢语(_______)   ⑷密以监司使(_______)
【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状……咸诵重之。
⑵其卒之环守者,亦破署入。贼数十人,卒起格斗
【小题6】选文叙述紧凑,情节扣人心弦。试以第(2)段()内文字为例作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5 09:1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丁药园外传

清林璐

丁药园先生,名澎,杭之仁和人也。世奉天方教,戒饮酒,而药园顾嗜酒。饮至一石,貌益庄,言愈谨,人咸异之。诗赋古文辞,自少年未达时,即名播江左

家有揽云楼,药园读书处也。客乍登楼,药园伏案上,疑昼寝。迫而视之,方观书,目去纸才一寸,骤昂首,又不辨某某。客嘲之曰:“卿去丁仪凡几辈?”药园戏持杖逐客,客匿屏后,误逐其仆。药园妇闻之大笑。后官京师,居法曹,无事,日作诗,诗名满京师。时药园犹守天方教,同官故以猪肝一片置匕箸。药园短视,吏人以告,获免。

谪居东,初至靖安,卜筑东冈,躬自饭牛,与牧竖同卧起。然暇辄为诗,诗益温厚,无迁谪态。国子监藩公闻其名,欲枉见,药园迟不往。一日,乘牛车入城,药园车上执《周易》,骤遇藩公节,低头读《》不及避。藩公归,语人曰:“吾今得遇药园先生矣!”问其故,藩公曰:“此间安有车上读书,傲然不顾若此人者乎?必药园无疑也。”嗣此西园飞盖,必延药园,饮酒赋诗,礼为上客。

然药园亦困甚,塞上风刺入骨,秋即雨雪,山川林木尽白,河冰合,常不得汲。樵苏不至,五日不爨,取芦粟小米,和雪啮之。当尔时,坐茅屋下,日照户,如渥醇酒,然畏风不能视日。日晡山鬼夜啼饥鼯声咽忽闻叩门客翩然有喜从隙中窥之虎方以尾击户药园危坐自若

居东冈凡五迁,家日贫,诗日富。登临眺览,供其笔墨,作《归思轩记》以寓意。友人林璐闻之,曰:“卿归矣!”贻书报药园,惘然悟,又一年始归,果如林生言。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注)①天方教:指伊斯兰教。②丁仪:字正礼,三国时魏国沛县人,一眼失明。③居东:语出《尚书》“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指退职避居。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晡山鬼夜啼/饥鼯声咽/忽闻叩门/客翩然有喜/从隙中窥之/虎方以尾击户/药园危坐自若
B.日晡/山鬼夜啼/饥鼯声咽/忽闻叩门客/翩然有喜/从隙中窥之/虎方以尾击户/药园危坐自若
C.日晡/山鬼夜啼/饥鼯声咽/忽闻叩门/客翩然有喜/从隙中窥之虎/方以尾击户/药园危坐自若
D.日晡山鬼夜啼/饥鼯声咽/忽闻叩门客/翩然有喜/从隙中窥之虎/方以尾击户/药园危坐自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B.京师:首都,是王室居住地及中央政府所在地,在本文中,京师指北京。
C.国子监:明清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
D.《易》:指《易经》,与《诗》《书》《乐》《春秋》合称为“五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药园一生信奉伊斯兰教,却酷爱饮酒,这有违伊斯兰教禁止饮酒的教规,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这一做法感到奇怪。
B.丁药园诗赋古文辞俱佳,少年时期就名扬江左:后来他到京师做官,公务之暇,就每天写诗,他的诗名传遍京城。
C.被贬谪后,丁药园退职避居靖安县的东冈。其间,他有空时就写诗,诗歌益发平和敦厚,没有显示出被贬谪的情态。
D.在东冈居住期间,丁药园处境非常困窘,生活日益贫困,产生了回归故里的想法,写了《归思轩记》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迫而视之,方观书,目去纸才一寸,骤昂首,又不辨某某。
(2)有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同类题4

遵义黎君墓志铭①
曾国藩
君讳恺,字雨耕,晚自号石头山人,遵义黎氏。曾祖国柄。祖正训,禀贡生。考安理,举人,山东长山县知县。长山君二子,长曰恂,字雪楼,云南大姚县知县;君其次也。雪楼厚重寡言,气盖一世;君则倜傥通易,周览群书。兄弟间自为师友。长山君少遭不造,备历艰险,既见二号之成,乃大欢慰。二号翼翼趋承,应唯婴儿也。
嘉庆十八年,逆贼林清②等倡乱,内煽京师,外起滑县,河南北、山东、直隶震动。时长山君仕山东,雪楼侍于官所,讹言四起。或告于贵州曰:“长山破矣,县令殉城死矣,雪楼殉父矣。亲属都无存者,仅存两孺子,漂转吴楚间去矣。”君于时奉母杨太宜人在家,闻则北望号痛,请于母,刻回戒途,赴山东之难。至长山,则阖门故无恙,传者妄也。由是远近以孝归之。君曰:“父兄得全,幸也。庸有称乎?
雪楼之自桐乡以忧归也,家居十五六年,君晨夕造请,进止雍雍,语或不合,亦敬应之,而徐理之,终无所讲。雪楼尝病喉痹,绝言与食。君午夜祷于宗祠,泣曰:“必死者,请以我代。”喉亦旋愈。其敬嫂也如严其兄,其训群从如教其于,盖历久而不改,至其终身,亦卒不少懈。
(选自《曾国藩文集》 ,有删改)
【注】 ① 曾国藩(1811 - 1872 ) ,字伯涵,号涤生,政治家、文学家,“晚清四大名臣”之一。② 林清:清嘉庆年间河北、河南、山东农民起义首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安理     考:父亲
B.县令殉城死矣 殉:殉职,殉难
C.终无所忤   忤:违反,抵触
D.其敬嫂也如严其兄   严:严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 君其次也 ② 吾其还也
B.① 时长山君方仕山东 ② 吴之民方痛心焉
C.① 赴山东之难 ② 未之有也
D.① 语或不合 ② 或百步而后止
【小题3】根据文本,简要概括黎恺“孝”的表现。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l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2 )父兄得全,幸也。庸有称乎?
( 3 )君午夜祷于宗祠,泣曰:“必死者,请以我代。”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震川文集》后

清曾国藩

①近世缀文之士,颇称述熙甫,以为可继曾南丰、王半山之为文。自我观之,不同日而语矣。或又与方苞氏并举,抑非其伦  

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君子耻焉。自周诗有《崧高》、《烝民》诸篇,汉有“河梁”之咏,沿及六朝,饯别之诗,动累卷帙。于是有为之序者,昌黎韩氏为此体特繁,至或无诗而徒有序,骈拇枝指,于义为已侈矣。熙甫则未必饯别而赠人以序,有所谓贺序者、谢序者、寿序者,此何说也?又彼所为抑扬吞吐、情韵不匮者,苟裁之以义,或皆可以不陈。浮芥舟以纵送于蹄涔之水,不复忆天下有曰海涛者也,神乎?味乎?徒词费耳。

③然当时颇崇茁轧之习,假齐梁之雕琢、号为力追周秦者,往往而有。熙甫一切奔去,不事涂饰,而选言有序,不刻画而足以昭物情,与古作者合符,而后来者取则焉,不可谓不智已。“人能弘道,无如命何!”——藉熙甫早置身高明之地,闻见广而情志阔,得师友以辅翼,所诣固不竟此  

注①《崧高》、《烝民》:两篇皆是《诗经》中送行之作。②骈拇枝(qí)指:喻多余无用的东西。骈拇,足拇指与第二指连为一体;枝指,手有六指。③蹄涔:牛马蹄印中的积水。④茁轧:指盲目拟古,使用生硬晦涩的词汇。⑤藉:假使。

【小题1】“书……后”属于古代文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可填入第①段和第③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
A.哉 也B.矣 哉C.也 乎D.也 哉
【小题3】对第②段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深明事理的人不随意毁誉他人主要是因为崇尚正直。
B.君子不仅正直,而且耻于无以立其诚和不被后世所信任。
C.因为崇尚正直、怕无以立诚信世,故君子不随意毁誉人。
D.不随意毁誉他人且品行正直的人就能被后世的人所信任。
【小题4】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求有观点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