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札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河》《洛》指《周易》中的“河图”与“洛书”,是华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C.“五经”指的是《诗》《书》《易》《乐》《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D.“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郃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但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
B.李郃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郃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后又自请同行送贺礼,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李郃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和帝即位后,派遣两名使者微服到访益州·察考民风。李郃夜观星象,便得知朝廷已派来了使者。
D.李郃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郃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成功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8 11:45: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此非忠也;乘人之危,此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皆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困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先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谋事杀良,此非忠也
A.园日涉以成趣B.眄庭柯以怡颜
C.心惮远役D.善万物之得时
【小题2】下列句式特点与文中加点例句不同的一句是(  )
例句:死反虏,汝何知?
A.乐夫天命复奚疑B.复驾言兮焉求
C.宇文新州之懿范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卒,大夫死曰不禄。
B.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C.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D.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勋为人耿直。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征询他想借机杀死苏正和,他虽与正和有仇,但没有乘人之危,并拒绝免于被杀的正和的面谢。
B.盖勋誓死不屈。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守不动,誓死不降。叛军服其忠义勇猛,并礼赞他。
C.盖勋秉公执法。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其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将案件追查到底,威震首都。
D.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誓死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2)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茂字诸公,南阳冠军人也。初归光武于河北,为中坚将军,常从征伐。世祖即位,拜大将军,封乐乡侯。北击五校于真定,进降广平。建武二年,更封苦陉侯。与中郎将王梁击五校贼于魏郡、清河、东郡,悉平诸营保,降其持节大将三十余人,三郡清静,道路流通。明年,遣使持节拜茂为骠骑大将军,击沛郡,拔芒。时,西防复反,迎佼强。五年春,茂率捕虏将军马武进攻西防,数月拔之,强董宪。东方既平,七年,诏茂引兵北屯田昔阳、广武,以备胡寇。九年,与雁门太守郭凉击卢芳将尹由于繁畤。芳将贾览率胡骑万余救之,茂战,军败,引入楼烦城。时,卢芳据高柳,与匈奴连兵,数边民,帝患之。十二年,遣谒者段忠将众郡弛刑配茂,镇守北边,因发边卒筑亭候,修烽火,又发委输金帛缯絮供给军士,并赐边民,冠盖相望。茂亦建屯田,驴车转运。先是,雁门人贾丹、霍匡、解胜等为尹由所略,由以为将帅,与共守平城。丹等闻芳败,遂共杀由郭凉;凉上状,皆封为列侯,诏送委输金帛赐茂、凉军吏及平城降民。自是卢芳城邑稍稍来降,凉诛其豪右郇氏之属,镇抚羸弱,旬月间雁门且平,芳遂亡入匈奴。帝擢凉子为中郎,宿卫左右。凉字公文,右北平人也。身长八尺,气力壮猛,虽武将,然通经书,多智略,尤晓边事,有名北方。初,幽州牧朱浮为兵曹椽,击彭宠有功,封广武侯。十三年,增茂邑,更封脩侯。十五年,坐断兵马禀缣,使军吏杀人,免官,削户邑,定封参蘧乡侯。十九年,卒。子元嗣,永平十四年,坐与东平王等谋反,减死一等,国除。永初七年,邓太后诏封茂孙奉为安乐亭侯。

(取材于《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月拔之,强董宪 奔:投奔。
B.数寇边民,帝患之 :敌寇。
C.遂共杀由郭凉 诣:归附。
D.幽州牧朱浮为兵曹掾 辟:征召。
【小题2】下列语句分编四组,能表现杜茂“成功指挥战事”的一组是
①北击五校于真定  ②击五校贼于魏郡、清河、东郡  ③进攻西防,数月拔之
④击卢芳将尹由于繁畤  ⑤击沛郡,拔芒  ⑥击彭宠有功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茂归附刘秀帐下,屡有战功,颇受器重,当初在河北归附刘秀,之后经常跟随刘秀征伐,刘秀登位后,授予他大将军的官职,封他为乐乡侯。
B.杜茂还善于联合其他将领共同御敌,曾和中郎将王梁攻打五校贼人于魏郡、清河、东郡,全部攻克各处军营堡垒,使三郡安泰平静,道路畅通。
C.卢芳居边,外联匈奴,长期抗拒刘秀,当时卢芳占据高柳,边区百姓深受其苦,皇上也为之非常担忧,杜茂积蓄力量,奋力反击,一举解除此患。
D.贾丹、霍匡、解胜等见机行事,保全自己,终为东汉立下大功,他们都是雁门人,被尹由裹挟而做了敌营将领,后来归顺东汉,汉朝边事出现重大转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茂引兵北屯田晋阳、广武,以备胡寇。
(2)芳将贾览率胡骑万余救之,茂战,军败,引入楼烦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有诏悼愍,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鬲县五姓共守长   逐:跟随
B.而使人城中 谢:告诉
C.公转营之   迫:靠近
D.兵败,走入 壁:营垒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燕蓟: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历史上其称谓和辖制区域曾有多次变化,如燕都、蓟城、涿郡、幽州等,但皆以北方地区战略要地而闻名于世。
B.亭长:秦汉时,十里设一亭,设亭长,主管地方治安警卫,缉捕盗贼,调处民间争讼等。刘邦、刘备都曾担任过亭长。
C.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
D.《后汉书》:该书由南朝宋范晔所撰,它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⑵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小题4】在多年的戎马征战生涯中,吴汉常常能反败为胜、转危为安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②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③光式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候。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常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

④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好,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⑤其年,迁憙平原太宁。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徒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颖川,陈留。于是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⑥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候,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候。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无相者 (2)于是举义行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律不可也”中“枉”的意思是(  )。
A.屈就 B.冤屈 C.空白 D.歪曲
(2)“帝令憙边事”中“典”的意思是(  )
A.标准 B.主持 C.抵押 D.祭祀
【小题3】对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小题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小题5】分析第⑥段画浪线的句子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小题6】根据文中人物的事迹,概括其品行,填写下表。
事迹
品行
释放仇家
(1)
收考子春
(2)
治理平原
(3)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鸿列传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小题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B.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C.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D.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鸿的父亲梁让,在王莽时期曾担任城门校尉,被封为修远伯,梁让他作为后人奉祭远古时期的少昊帝金天氏,居住在北地郡并在那里去世。
B.梁鸿在上林苑中放牧猪群的时候,曾经不小心遗落了火种引起火灾,火势蔓延烧毁了他人的房舍,梁鸿就用所畜养的生猪来赔付他们。
C.梁鸿后来向东出函谷关,路过京城洛阳,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肃宗皇帝听说后赶紧派人访求他,但梁鸿不愿接受朝廷任用,带着妻子隐居在齐鲁之间。
D.梁鸿带着妻子背井离乡,替人帮佣以谋生,妻子仍然对他敬重非常,主人家也因此认为他不是普通人。
【小题4】请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2)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