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况已著耶?” 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灭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注]: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作出不朽功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觉广意乎? 薄:微薄
B.明者睹未 萌:开始发生,显现
C.可殄灭也   殄灭:消灭
D.见火皆当鸣鼓大呼 然:“燃”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悉其吏士三十六人   天大雨,道不通
B.激怒之曰  独有夜以火攻虏使
C.今虏使到数日 唯大王其罪
D.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匈奴使来数日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现班超多谋善断的一项是
A.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B.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C.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D.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酒酣,因激怒之
【小题4】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班超从鄯善礼节上的先敬后废,察知有变,便机智诱供鄯善侍者,断然采取相应措施。
B.鄯善佯结汉朝,暗通匈奴,终于被班超发现,得到应有的下场。
C.班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出敌不意,火攻匈奴,一举获胜。
D.班超英勇善战,出使西域又多谋善断,终于取得巨大胜利。
【小题5】翻译文中语句
(1)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
(2)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07 11:3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
②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尚书仆射虞诩以雄有忠公节,上疏荐之曰:“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厄,以为警戒,实有王臣蹇蹇之节,周公谟成王之风。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由是拜雄尚书,再迁尚书令。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其后九卿无复捶扑者。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迁司隶校尉。
④初,雄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及在司隶,又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以为将帅,而直尝坐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雄悦曰:“吾尝事冯直之父而又与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韩厥之举也。”由是天下服焉。明年坐法免。后复为尚书。永和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左雄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宜擢在喉舌之官(__________)(2)坐臧受罪(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稍迁冀州刺史
A.只
B.渐渐
C.随即
D.稍微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又与直善( )
A.擅长
B.羡慕
C.友好
D.赞许
【小题4】文中画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B.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C.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D.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小题5】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
【小题6】概括第③段中左雄说服皇帝不捶扑九卿的理由。
【小题7】文章善用典故,根据文意推测典故中人物的主要品行,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
(1)第②段中“王臣蹇蹇之节”是指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第④段中“韩厥之举”是指______________的行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勿妄言。”异复因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异为人谦退不,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于是北地诸豪长,悉畔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①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理冤结,惠泽 布:陈述
B. 录囚徒,鳏寡 存:问候
C. 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阴:暗中
D. 异为人谦退不伐:自夸
【小题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卿”,古代对人敬称,如“荀卿”,或下级称上级、晚辈称长辈,自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B. “鳏寡”, “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的人。引申泛指老弱孤苦者。
C. “光武”即世祖光武皇帝,是东汉皇帝刘秀的庙号。
D. “赤眉”, 即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后被冯异灭掉。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光武帝虽然因兄长之死伤心,但是不敢在人前显露,冯异进言宽解,也被他阻止了。
B. 无论是行军还是驻扎,冯异率领的军队都在适当的地点立有标志,表现得十分规矩。
C. 赤眉、延岑暴乱,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所以光武帝就起用了冯异前来平定暴乱。
D. 在与隗嚣的军队作战时,冯异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建议,避开敌军锋芒,抢先攻下栒邑。
【小题4】将文中划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
(2)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zhì)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B.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C.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D.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判定了作案者。
D.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丰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2)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同类题4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时,诏赐降胡子缣,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赦郎。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删改)
注①掾:属官;属员。②缣:细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诏部送徒河内 诣:前往,到……去
B.意人问状   屏:使(人)退避
C.时交趾太守张恢,赃千金,征还伏法 坐:因犯…罪,触犯法律
D.帝而问其故 怪:责怪,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闻无道之君刃残人 ②资物簿入大司农
B.①臣闻孔子忍渴盗泉之水 ②意遂道解徒桎梏
C.①县不得已之 ②克期俱至
D.①君所使掾何仁于用心 ②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钟离意“仁于用心”的一组是( )
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 ②遂令建进药而死
③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 ④不忍加刑,遣令长休
⑤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⑥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③⑥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司徒侯霸公府时,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当时正值寒冬,钟离意就动员弘农县给囚徒制作棉衣,县里不得已照办了。
B.面对服罪的檀建,钟离意没有处罚他,而是力排众议放他回去休长假。檀建回家后,父亲认为儿子的罪过应当以命相抵,就让他服药而死。
C.钟离意接受班赐之物后不拜谢,皇帝觉得他很清正,不但不怪罪,反而加赏他库钱三十万作为奖励。
D.防广吃官司坐牢,其间母亲病亡,防广哭泣不食。钟离意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把他放走了。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最终也被免除了死罪。
【小题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②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及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初,卓之入也,歩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寻而何进及弟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卓,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而并其众,卓兵士大盛。

乃讽朝廷策免司空刘弘而自代之。因集议废立,百僚大会,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公卿以下莫敢对。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案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坐者震动。尚书卢植独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徳,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罢坐。明日复集群僚于崇徳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乃立陈留王,是为献帝。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乃呼卓将兵入朝 (2)明旦乃大旌鼓币还
(3)不可以宗庙     (4)令上宦于春秋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介词的一项是
A.尽豪帅相结B.后归耕C.皆军法从之D.卓抗言曰
【小题3】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4】概括第(2)段体现董卓“性粗猛有谋”的两件事。
【小题5】根据第(3)段内容,推断董卓废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