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女,李氏也。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不觉其烦。李氏女又能顺之。母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年四十二,时未有子,病几死。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贾致富, 有子三人、孙六人。子沅、濂,孙恺、恒皆补学官弟子。丰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虽  剧:繁多,繁忙
B.母有不当意     脱:如果
C.留肆中饮食之,水息 俟:靠着,挨着
D.置其户中 嘿:同“默”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富阳县的高傅占处非常全面具体地了解了周维城的事迹,为他作了传,以留给后来修志的人。
B.周维城祖先有些资产,但到他父亲一代,遭遇火灾,家道中落。父亲放荡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于是周维城开始学做生意。
C.一日,有位老人路过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配给他。周维城一生对他的岳父能了解他非常感激。
D.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也为作者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张本。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2)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小题4】文中周维城有哪些美好的品德,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12 04:50: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曰:“老人知道者!”厚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释)①尚食:精美的食物。  ②揽辔褰帏: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  ③衅孽外乘:灾难和坏事自外入侵。  ④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入坐   延:邀请
B.谓老人与相国有旧:老交情
C.厚而遣之   资:赏赐
D.相国遽惊曰 谢:道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老人能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其身也,则耻师焉
B.致郁郁 涵淡澎湃为此也
C.污贿不饬罢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传闻之过实耶 既其出,则咎其欲出者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用传记方式借题发挥的讽世之作,讽喻因地位改变“而忘昔日”的种种世态。
B.芋老人的借芋说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由回答相国“何向者之香而甘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时、位移人”的论点。
C.芋老人所谓“芋视乃妇”,即厌弃糟糠之妻,“芋视乃友”,即忘记贫贱之交,“芋视乃学”,即品性堕落,渎职犯法,由家庭、朋友到个人处世,强调此三者危害的范围最大。
D.篇末“赞曰”,这是用史家笔法,由作者直接评论芋老人其人其事,在写法上,表明了传记体的格式,从意义上说,深化题旨。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相师B.而此独以钟
C.非能也,而绝江河D.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小题5】下列各句中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蚓无爪牙之利D.余是以记之
【小题6】指出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⑥彼童子之师
⑦郯子之徒 ⑧悲夫古书之不存……
⑨句读之不知 ⑩蚓无爪牙之利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⑨/⑧⑩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⑨/⑩
C.①③/②⑤/④⑥⑦/⑧⑨/⑩D.①⑤/②④/③⑥/⑦⑩/⑧⑨
【小题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九牛坝观抵戏记
彭士望
①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因设场于溪树之下。密云未雨,风木泠然,阴而不燥。于是邻周氏之族、之宾、之友戚,山者牧樵,耕者犁犊,咸停释而聚观焉。
②初则累重案,一妇仰卧其上,竖双足承八岁儿,反覆卧起,或鹄立,合掌拜跪,又或两肩接足,儿之足亦仰竖,伸缩自如。间又一足承儿,儿拳曲如莲出水状。其下则二男子、一妇、一女童与一老妇,鸣金鼓,俚歌杂佛曲和之。良久乃下。又一男子登焉,足仍竖,承一梯可五级,儿上至绝顶,复倒竖穿级而下。叟悯其劳,令暂息,饮之酒。
③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毛发竖,目眩晕,惴惴唯恐其倾坠。叟视场上人,皆暇整从容而静,八岁儿亦斋栗,如先辈主敬,如入定僧。此皆诚一之所至,而专用之于习,惨淡攻苦,屡蹉跌而不迁,审其机以应其势,以得其致力之所在;习之又久,至精熟不失毫芒,乃始出而行世,举天下之至险阻者,皆为简易。夫曲艺则亦有然者矣!以是知至巧出于至平。盖以志凝其气,气动其天,非卤莽灭裂之所能效。此其意,庄生知之,私其身不以用于天下;仪、秦亦知之,且习之,以人国戏,私富贵,以自贼其身与名。庄所称伯昏瞀人临千仞之蹊,足逡巡垂二分在外,吕梁丈人出没于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之间,何莫非是?其神全也。叟又以视观者,久亦忘其为险,无异康庄大道中,与之俱化。甚矣,习之能移人也!
④叟因之重有感矣。先王之教,久矣夫不明不作,其人恬自处于优笑巫觋之间,为夏仲御之所深疾。彼固自以为戏,所游历几千万里,高明巨丽之家,以迄三家一巷之村市,亦无不以戏观之,叟独以为有所用。固哉,王介甫谓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士之所以不至!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益足以致天下之奇士,而孟尝未足以知之。信陵、燕昭知之,所以收浆、博、屠者之用,千金市死马之骨,而遂以报齐怨。宋亦有张元、吴昊,虽韩、范不能用,以资西夏,宁无复以叟为戏言也。悲夫!
注:(1)彭士望(1610—1683年),字躬庵,一字树庐,南昌(今江西南昌)人。(2)抵戏:古代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天的摔跤,也泛指杂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叟悯其劳,令暂息 悯:哀怜
B.屡蹉跌而不迁 迁:升迁
C.为夏仲御之所深疾 疾:痛恨
D.以迄三家一巷之村市   迄:至于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抵戏帮主来为树庐叟表演,树庐叟笑着点头答应,这场表演吸引了很多村民观看,让观众看得胆颤心惊。
B.角抵戏表演惊险万分,场外观众都吓得两腿发抖,头发直竖,目眩头晕,就连场上的八岁儿也不例外。
C.作者所说的“习之能移人也”,既指表演者平日里的训练提升了技艺,也指观众长时间观看惊险表演,也不再害怕了。
D.表演者和世人都只将角抵戏当作一种娱乐,然而作者认为角抵戏和“鸡鸣狗盗”一样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能。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小题4】请根据第③段,简要概括表演者取得成功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疑解

(清)戴名世

岁辛酉七月,有客过戴子舍馆,将去而告戴子曰:“余窃有疑于子,而未敢以请也。”戴子曰:“子为我言之。”

客曰:“操舟渡江者,晏然顺流而下,而顾叫号神明,若有风波之恐焉,则人必笑之矣。何者?为其忘乎所安,而忧夫所不及也。今子年不满三十,读百家之书,修身洁行,文章赡逸,气盖百代,世固未有如子者。宜子之浩浩然而自得,而趑䢐憔悴,有出骚人思士之所不堪者,毋乃忘乎所安,而忧夫所不及者乎?”

戴子曰:“吾方没溺于波涛之内,颠覆于险阻之途,子且云云若是耶?夫人之患重痼者,其危苦自知之,而人之在旁者,见其饮食言笑或无异于常人,遂不复知其图;即偶一愁痛呻吟,而人且厌其声而恶其态矣。世无扁鹊,则未有知之者也。且子言读书修行,吾非敢当也。今果如是,则余之忧滋甚。”

客曰:“夫子之忧,吾不识也,请其敌,”戴子曰:“昔北宫子造事而穷,西门子造事而达。北宫子谒西门子曰:‘余与汝并世也,而余且穷若此,何耶?’西门子曰:‘汝不得与余并。’东郭先生曰:‘北宫子厚于德,薄于命;汝厚于命,薄于德。若之何其以辱北宫子也?’仆不佞,适有类于北宫子。而世之所为西门子者多矣,相与嗤笑设侮,非有东郭先生,则其论将谁定耶?余困于世将三十年矣,颠倒狼狈,辗转相,以至今日,而不知其所终极。举世之人固莫不胜余,而岂敢望于西门子者?由东郭先生之言推之,岂其读书修行之所致耶?既薄于命也,不读书修行,其穷犹尔,吾岂以彼易此乎哉!”“然则胡为忧之?”曰:“不必忧者,忧之不可也。可忧而不忧,为矫,为忍,为妄,为忘情,吾之所不为也。”

客曰:“噫!有是哉!吾闻之古人之言,以为小人多忧,君子则否,吾以是疑子非君子。”戴子曰:“小人之忧,于外物而汲汲嗜欲,侥倖于不可得,而为是戚戚也。昔者孔子删《诗》,自《国风》《小雅》,大半皆劳人、思妇、忠臣、孝子悲悼惨怛之音。其言至深痛不可读,而夫子许其能怨,则君子之忧固有不可遽释者。吾子既不能如扁鹊之知病,而反咎病者之呻吟。子其行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然顺流而下   晏然:平静,安宁
B.请其故 敢:谦词,冒昧地
C.辗转相 属:从属,归属
D.于外物而汲汲嗜欲   徇:顺从,屈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为我言之  皆出于此乎
B.有出强人思士之所不堪者 然微以自文君亲
C.则余之忧滋甚 无有不过而拜泣者
D.吾以是疑子非君子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忧德不忧命,如同孔子删掉《诗经》中悲悼惨怛之音一样,无需过于在意人生的困顿失意,贵在读书修行,坚持自我。
B.本文借答客解疑,揭露当时社会无德者达、有德者困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作者决不屈志变节的坚定信念,斥责了那些不能知世识人的庸夫俗子。
C.文章起篇从容不迫,客问主答入论后,论愈深,辞欲急,情愈真,步步紧逼,至终篇逐客行,情不容人,理不容改,气势夺人。
D.文章采取对话的形式,问答间,引文、征史、设臂信手拈来,叙事说理融为一体,自然流畅。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仆不佞,适有类于北宫子。
(2)其言至深痛不可读,而夫子许其能怨,则君子之忧固有不可遽释者。
【小题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见夫谈士辩人乎?虑事定计,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说人主意故言必称先王语必道上古虑事定计饰先王之成功语其败害以恐喜人主之志以求其欲多言夸严莫大于此矣

(选自《史记·者列传》)

同类题5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乙】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清·吴敏树《书谢御史》 )
【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筇屐:筇,竹杖。 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 .  详:知道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
C.人避之,莫敢诘   诘:质问(责问)
D.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名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为号焉 . 故自号曰醉翁也
B.或置酒而招之 .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
【小题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②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小题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
②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③两文都写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