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②。元和圣德③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④。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②黍离:《诗经》篇名。周平王为避犬戎之害而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宫殿宗庙成了废墟,上面长满了黍子,十分感伤,就写了《黍离》这首伤悼的诗。其中首句是“彼黍离离”。后世往往用“黍离”来代指故国的残破。③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④斩将搴(qiān千)旗:打仗时杀死敌方大将,拔取其军旗。这里借喻占领文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看君斩将更摹旗”一句,照应上阕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 “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做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19 01:06: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漕:漕司的简称,指转运使,主管钱粮运输。②同官王正之:作者调离湖北转运副使后,由王正之接任原来职务,故称“同官”。王正之,名正己,是作者旧交。③长门事:长门,汉宫名,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后被幽闭于此。陈皇后幽居长门,相传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为她写《长门赋》以悟主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继承了《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并且贯穿全篇,构成了整体的象征意蕴。
B.这首词多用反问,下阙反问句“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中的“君”指的是同官王正之。
C.这首词与李清照的《一剪梅》都写到了“闲愁”,但它们所表达的“闲愁”却是大相径庭。
D.本词词尾运用“斜阳”“烟柳”等常见意象,以景结情,委婉含蓄折射出词人复杂的心境。
【小题2】现代词学研究大家夏承焘先生评价这首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