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为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的作品。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天下之至险也”(陆游《入蜀记》)③戏马台:项羽所筑,晋时刘裕北征至彭城,九月九日会将佐群僚于戏马台,赋诗为乐。当时,谢瞻和谢灵运各赋诗一首。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黔中秋来阴雨连绵,叫人困苦不堪的状况,表明贬谪环境之恶劣。
B.“及至”“催醉”描绘了重阳放睛诗人登高痛饮的形象,流露出喜悦之情,表现了诗人忘怀得失的胸襟。
C.“鬼门关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以鬼门关的险峻衬托诗人被贬后的悲愁。
D.全词“催醉--簪菊--驰射”,结构一抑三扬,衬跌有力;铸词造句新警生动,用典自然贴切,富于生气。
【小题2】吉林大学喻朝刚教授在《宋词观止》中评价此词,显示了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不甘消沉的精神风貌。你是否同意这一评价?结合全词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15 02:54: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谪居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②醽醁(líng lù):美酒名。③老子:作者自指。④霜竹:指笛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的月亮,虽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但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欣赏弥补自然的缺憾,以乐景衬哀情,突出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悲愤惆怅之情。
B.作者描述嫦娥驾驶玉轮,有别于嫦娥以往“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 作者让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旧典翻新,别开生面。
C.下阙作者信笔挥洒,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用金荷盛美酒共解离乡之愁。
D.“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江南江北”意指作者一生漂泊,阅历丰富。
【小题2】作者自诩此篇的风格“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词从三个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