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累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在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累积是快乐的过程。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蛮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挨饿,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下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多少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生活环境里面,显然缺少成为作家的有利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记得中国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大地文章,你把大地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惜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今天的大陆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拜金拜物,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的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俗) ,一边是一个人加个山谷的“山”(仙) ,“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

当然,不被欲望所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提升的途径。

(选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小题1】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小题2】阅读访谈最后一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如何理解林清玄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
⑵为什么林清玄说“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小题3】林清玄“对欲望不敏感”与他成为有名的作家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题4】文中,记者问“在这样……活出真正的优雅?”林清玄的回答是:“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保持平衡。”请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林清玄的观点,谈谈你对“真正的优雅”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03 09:09: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绑架

陈思远

这是发生在上星期的事了。星期四那天早上,老丁起了一个早床,正准备赶往厕所方便时,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看来电显示——134××××5914,顿时感觉怪怪的,于是他不紧不慢地按下了接听键,说:“喂,你哪位?”这时,电话那端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

“爸,我是小新,快来救我,我被绑架了!”紧接着电话那端便“嘟嘟”地响个不停。

“应该就是儿子小新的声音。”老丁一听,顿时一下子心惊肉跳起来。

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蹊跷,一般绑匪是不会这样做的呀,既然是绑架,那为何又没朝我狮子大开口呢?而且又没有具体交易地点。这一连串的问号不得不引起老丁的怀疑。

于是,老丁迅速给远在北京念书的儿子拨去了电话,“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电话那端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声音。

老丁一下子傻了。“莫非儿子真的出事了?”此时,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心也陡然跳得厉害,似乎天很快就要塌下来。惊吓之余,老丁又朝那个陌生电话拨了过去,想试着与那人和解,可是电话那端却又传来这样的声音:“您好,您所拨的号码是空号。”

原本去厕所方便的老丁,这时一下子便意全无。于是他战战兢兢地回到屋子对妻子说道:“孩子他妈,好像我们小新出事了。”

“啥,出啥事了?”妻子焦急地问。

“你先别着急,我也只是一种猜测。”接着,老丁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妻子逐一讲了。

“什么,小新被人绑架了?”妻子一听见儿子遭人绑架,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我不是话还没说完嘛。”老丁说。接着,老丁又把其中的疑惑给妻子讲了。

“听说四月有个什么节,好像是捉弄人的,是不是小新这孩子故意让我们为他担心一回呢?因为小的时候,我们都照看得少,一直以来都是由他爷爷奶奶照看,我们也确实很少尽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该不会是因为怪罪我们而搞的恶作剧吧?”

听妻子这么一说,老丁感觉妻子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于是他顺手翻看了一下当天的日历,4月17日。“不对呀,愚人节早都过了,儿子都这么大了,而且又是高等学府的一名高才生,他又怎么会跟我们玩这个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呢?”

“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妻子问。

“唉,我也不清楚,明天还是去北京看看就一清二楚了。”老丁叹了口气道。

“那你现在就去呀!”妻子说。

“不,待会儿我再给小新打几个电话,看他有没有开机。另一方面,我还要看那个陌生电话有没有消息。”

“对对对,这样会比较好一些,免得花上一些冤枉钱。”

可是令老丁伤心的是,一天的等待都是徒劳的。无论他怎么拨打,电话的那端总是重复着前面同样的话语。

第二天一大早,老丁便乘车去了北京。经过一日一夜的奔波,老丁终于来到了儿子就读的那所学校。当老丁见到儿子时,儿子正和其他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着他们的最新课题。儿子见到父亲后,一脸的欣喜,他似乎并没有察觉到父亲脸上所挂着的那一丝忧愁,他只是轻声地询问道:“爸,你怎么来了?”

“哦,我是专程来看你的。对了,小新,你的手机怎么一直没开机呀?”老丁问。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他觉得也就只有这样问问了。

儿子笑了笑说:“哦,我不小心把手机摔地上了,开不了机了,就拿到维修店修去了。本想给您打个电话,可是最近忙于课题研究,一直没法抽出时间。”

“丁小新,我们这一组又有了新发现,你快过来看看。”实验室的一位同学对他说道。

“哎,来了!”接着儿子耸了耸肩说道,“没办法,每天都是这样。爸,要不,你去我宿舍坐坐,中午我再过来看你。”

“啊,不了,看到你平安我也就放心了,我还是先回去了。”

坐在车上,老丁那颗不安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可是一想起先前的几幕,他又有些后怕。他不知道那一天如果真的出现的话,他该怎样面对,他只是在心里祈求这样的事以后再也不要发生。上了年纪的人是最受不了这样一惊一吓的。想起更多像他那样为了孩子而操了一辈子心的父母们,他落泪了。车厢里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他,然而没有一双眼睛能够看出他为什么落泪。

(选自《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小说以“绑架”为题,结合文本,探究其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知识、开展社会教育与提供社会活动场所等重要职责。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仍存在总量不足、经费不足、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国际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编自黄志良《 中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分析》 )

材料二:

材料三: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很多地方“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级图书馆”的做法逐渐演变成”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在中国事实上就逐步造就了“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的基本格局。

随着径济实力提升、政府向服务型转型,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开始排上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再者进入新世纪后,恰逢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在中国完成重建.唤醒了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制设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崛起。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之后,带来了服务效益的迅速提升和公众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反过来又坚定了地方政府进一步推广总分馆制的决心和力度。地方实践经验很快被吸收转化为国家文化发展方针政策,又面向全国普及推广。

2012 年5 月l 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作为国家标准,填补了中国图书馆规范体系中服务类标准规范的空白,是文化行政部门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南,也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立馆的纲领。在这一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术:“公共图书馆应在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分层管理、资源共享的原侧下,建立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总分馆服务,…提升同一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摘编自金武刚 李国新《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

材料四:

在美国,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国会图书馆、州图书馆和市、县图书馆分别承担不同的服务职能,定位明确。美国国会图书馆以为国会议员提供服务为工作重心。各州图书馆也以州议会、州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美国市、县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向本地区居民提供服务。所有的市、县图书馆均实行总分馆制,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区城图书馆网,向辖区公众提供普遍、均等、无差别的服务。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各市、县图书馆并非都有总馆(或主馆)。总分馆制的广泛实行使公众可以就近方便地利用图书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身边的“大书房”,而且使图书馆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此外,美国市、县公共图书馆以行政区域的居民财产税为主要经费支撑,税收占图书馆年度经费的70﹪-80﹪;实行由行政区域居民组成的董事会制度.图书馆经费预算、支出都要经过董事会审议.图书馆馆长向董事会负责。因此.美国公众普遍具有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图书馆普遍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美国公共图书馆以读者服务为根本宗旨.所有工作紧密围绕读者服务展开.从而保证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摘偏自徐大平《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启示》)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顶是
A.作为我国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其发展受到国家重视,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B.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级图书馆”的做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逐渐演变成“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
C.2006年一2014 年我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共图书藏量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较前一年增长量最大的年份是2013 年。
D.《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是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立馆的纲领.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国际化水平较低成为制约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B.2006年一2014 年,随着我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的增大.人均公共图书藏量也逐年增加,但2008年和2011年较前一年增长量最小。
C.2006年一2014 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外借册次呈正比增长,从2012 年起,总流通人次和书刊外借册次均超过了30000。
D.21世纪后,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在我国得到重建,唤醒了图书馆人职业精神,因此新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崛起。
E.美国公共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图书馆服务意识都较强,这是因为美国市、县公共图书馆以行政区域的居民财产税为主要经费支撑,实行由行政区域居民组成的董事会制度。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公共图书馆与美国公共图书馆在实施制度方面的不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2020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分析显示,目前我国是全球第四大海上风电国,占据全球海上风电8. 4%的市场份额。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巨大。据中国气象局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5米到25米范围内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水深5米到50米范围内70 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为5亿千瓦。
但是,我国海上风电仍处于起步阶段。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建设至今,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已有8年的时间了,到2015年底全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75万千瓦。与陆上风电发展相比,海上风电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产业自身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机组技术、施工技术、输电技术、运维技术等,对它还是严重的制约。
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面临建设难度高、发展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开发商、施工方、设备制造商等各方面积极配合,通力合作,以务实的态度推动国家海上风电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材料二:
2016年11月《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布,国家要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四省的海上风电建设,累计并网规模占全国规划规模90%,开工规模占比85%,同时积极推动天津、河北、上海、海南、辽宁等地区的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将达到10.05GW(1GW=10亿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超过5GW。
我国历年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和预测(MW)

(摘编自《风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海上风电投资前景分析》)
材料三:
我国海上风电设计更多受制于施工能力,大多是基于现有的运输船只、打桩设备、吊装设备等,设计一个相对经济、可行的方案。由于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施工队伍,所以施工能力较弱,以至于在设计过程中优化空间较小。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工建设,我国海上风电的施工能力将大大提高,施工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为设计优化提供更大的空间。
根据海上风电市场的需要,未来将出现一大批以运行、维护为主的专业团队,为投资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此外,海上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等也将逐步建立完善。毫无疑问,在海上风电项目的逐步发展过程中,海上风电设计、施工等将累积丰富的经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也将日趋完善。
(摘编自《中国华能》)
材料四:
日前,江苏省加速发展海上风电,福建省也核准并开建了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他沿海省市也开始展开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尚缺对全国海上风能资源的勘测和评价,因此,政府应尽快开展海上风能资源的勘测和评价工作,从全局出发对沿海省市因地部署发展任务,避免盲目投资,打造产业链,对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长期激励机制,给予企业实质性的经济支持。
另外,尽管欧洲海上风电的自然环境和电网系统与中国有差异.中国仍然可以学习其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和投资融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中国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建设经验相结合.更好地指导之后的海上风电场建设及运营。
(摘编自林伯强《中国海上风电的挑战与机遇》)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苏、福建等加速发展海上风电,促使其他沿海省市也都开始了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B.我国海上风电施丁方案是经济的、可行的,因为它是依据现有设备和技术制定的。
C.我国海上风电装机的增长率,2011年最高,2013年最低,2014年之后较为平稳。
D.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相对而言不如陆上风电,主要是因为产业自身技术层面的问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近海5米到50米水深范围内7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为5亿千瓦,将来我国海上风电在全球海上风电市场份额的占比有望增大。
B.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虽然放缓了,但到2020年,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依然会达到9.05GW,并网容量也会超过5GW。
C.随着海上风电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海上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等也将逐步建立完善,相关配套产业也会不断出现。
D.政府给予企业的实质性经济支持,及其提供的长期激励机制,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避免了盲目投资。
【小题3】从以上材料看,我国海上风电事业想要健康发展,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C.“逍遥”不属于道德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D.“逍遥”即是对己、功、名的去除,达到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似乎反对“逍遥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的猜想。
B.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要破除依待,理解逍遥,郭象认为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来说。
C.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是因为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
D.我们只要同于成心的知见,落入了大小、长短、天寿、高下等对待关系之中,就永远无法达成逍遥。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所以,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B.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么对他在《逍遥游》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和是非分别。
D.“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郭象认为,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而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