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
悲愤
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
悲哀
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两年前的此时,即一九三一年的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是我们的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时候。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小题1】第一段中“悲愤”与“悲哀”两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说“将悲愤摆脱”而说“将悲哀摆脱”?
【小题2】结合文章标题来理解第1段的文字,是为了“忘却”呢,还是为了“记念”?
【小题3】第1段结尾说,“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忘却了没有? 从文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概括不超过22字)
【小题4】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不超过22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04 10:20: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第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9,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0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小题1】A.选文中“无恶意的闲人”指:
B.选文中“有恶意的闲人”指
【小题2】指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小题3】说说文中所引用陶潜的诗句的意图?
同类题2
对《狂人日记》的解说,
不确切
的一项是
A.作者在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了“鲁迅”的笔名,意为“迂鲁之人赶快做,即笨鸟先飞”,兼有怀念母亲鲁瑞之意。
B.《狂人日记》的主旨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C.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
D.小说序言用文言文,正文则是用白话文写的心理小说,情节链完整。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一则文言文作为小序,这就构成了两个视点、两重叙述。
同类题3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想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小题1】
这段文字描写人物怎样的心理?要表达怎样的主旨?
同类题4
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以下句段。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能不能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为什么?)
(2)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
(3)“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比较一下,“祥林嫂,你放着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5)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柳妈是“善女人”,“不杀生”,可是为什么认为祥林嫂应该“撞一个死”?)
同类题5
“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实行“拿来主义”需要什么条件?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鲁迅(1881-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