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踏枝

冯延巳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情侣的相逢和追忆,忽今忽昔,将眼前和往昔的时间之线交错在一起。
B.上片抒写的情感依次是再次相逢的欣喜——追忆往昔的欢乐——又将离别的痛苦。
C.过片“蜡烛泪流羌笛怨”画面感极强,既承上片末句喜中含悲又启下片离别之痛。
D.全词境华辞洁,语淡味浓,情至心苦,哀怨内敛,体现了冯延巳词作的基本特色。
【小题2】请赏析下片的表现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9-17 11:47: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临江仙  冯延巳

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②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小题2】本词中“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尤为人们称颂,请比较它和柳永《雨霖铃》的下阕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