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思谦,字景让。少孤,警敏好学,凡名物度数、纲纪本末,考订详究,尤深于邵子《皇极经世书》。文宗天历初政,收揽贤能,丞相高昌王亦都护举思谦,时年四十矣。先是,关陕大饥,民多鬻田流徙,及来归,皆无地可耕。思谦言:“听民倍直赎之,使富者收兼入之利,贫者获已弃之业。”从之。

明年九月,拜监察御史。时有官居丧者,往往夺情起复,思谦言:“三年之丧,谓之达礼,自非金革,不可从权。”遂著于令。有诏起报严寺。思谦曰:“兵荒之余,当罢土木,以纾民力。”帝嘉之,赐缣绮旌之。元统二年六月,召为中书省员外郎,上言:“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功之人,与斗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法应加重。”遂令法曹议,著为定制。

至正元年,岁凶,盗贼蜂起,剽掠州邑,思谦力言于执政,当竭府库以赈贫民,分兵镇抚中夏,以防后患。庐州盗起,思谦亟命庐州路总管杭州不花领弓兵捕之,而贼已不可扑灭矣。言于宣让王帖木儿不花曰:“承平日久,民不知兵,王以帝室之胄,镇抚淮甸,岂得坐视!思谦愿与王戮力殄灭。且王府属怯薛①人等,数亦不少,必有能摧锋陷阵者,惟王图之。”王曰:“此吾责也,但鞍马器械未备,何能御敌?”思谦括官民马,置兵甲,不日而集,分道并进,遂禽渠贼,庐州平。既而颍寇将渡淮,又言于王曰:“颍寇东侵,亟调芍陂屯卒用之。”王曰:“非奉诏,不敢调。”思谦言:“非常之变,理宜从权;而擅发之罪,思谦坐之。”王感其言,从之。

寻召入,为集贤侍讲学士,修定国律。十三年,升中丞,年近七十,上章乞身,不允,特旨进一品,授荣禄大夫。入谢,感疾,及命下,强拜受命,明日卒。

《元史•列传七十一》

(注)①怯薛:蒙古语,宫廷侍卫。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丞相高昌王亦都护思谦    西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B.岁,盗贼蜂起    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
C.而擅之罪,思谦坐之 涂有饿莩而不知
D.强拜受命,明日卒  信臣精陈利兵而谁何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著定制 天下笑者,何也
B.思谦力言执政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
C.王帝室之胄,镇抚淮甸    斧斤时入山林
D.非常变,理宜从权 寡人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思谦少年时聪敏好学,对事物的名称数量及其来龙去脉都有详尽的研究,因而获得了很大的名声。
B.皇帝下令修建报严寺时,陈思谦建议,兵荒之后,应停止建设,体恤民力。皇帝大加称赞,并赏赐给他许多精美的丝绸和旗帜。
C.“拜监察御史”中的“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授、除以及左迁等。
D.“乞身”:因为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请老等。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谦括官民马,置兵甲,不日而集,分道并进,遂禽渠贼,庐州平。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1 06: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当署得风,天赞我也。”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诏赐黄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成宗即位,封高唐。西北不安,请于帝愿往平之,再三请,帝乃许。及行,且誓曰:“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不南。”大德元年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众谓当俟大军毕至,与战未晚,阔里吉思曰:“大丈夫报国,而待人耶!”即整众鼓躁以进,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诏赐世祖所服貂袭、宝鞍,及缯锦七百、介胄、戈戟、弓矢等物。二年秋,诸王将帅共议防边,咸曰:“敌往岁不冬出,且可休兵于境。”阔里吉思曰:“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众不以为然,阔里吉思独严兵以待之。是冬,敌兵果大至,三战三克,阔里吉思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敌诱使降,惟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阔里吉思毅然曰:“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敌不敢逼。帝尝遣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见于人众中,阔里吉思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言未毕,左右即引其去。明日,遣使者还,不复再见,竞不屈死焉。。九年,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向三司、上柱国,追封赵王。

(选自《元史·阔里吉思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B.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D.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术数”是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
B.“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出嫁称为“出降”,迎娶公主称为“尚”。
C.“王”是多义词,既指古代一国君圭的称号,也可指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文中指王爵。
D.“介”指古代战士戴的帽子,“胄”是用来防身的一种武器,即铠甲。介胄分别指头盔和铠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阔里吉思文武双全,学识广博。他生性勇猛,懂军事武功,学习儒家学说,曾经于自己的住宅之内建万卷堂,对于性理、阴阳等学问十分精通。
B.阔里吉思主动请缨,平叛有功。西北地区发生动乱后,他连续多次请求率兵前去平定,后在伯牙思挥军主动出击,大败敌人,擒获敌人一百多个。
C.阔里吉思富有主见,做事果决。他在征讨也不干、平定西北以及在与诸王和将帅商议防御边疆事务中,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D.阔里吉思忠心耿耿,为国捐躯。敌人想方设法以利益诱使他投降,他始终不为所动;面对家臣,他心中牵挂皇帝皇后是否安康,最终不屈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
(2)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敬俨,字威卿,善属文。选充中书省掾。大德六年,擢礼部员外郎。七年,拜监察御史。时中书省臣有既黜而复收用者,与相比周,以黩货挠法,即日劾去之。九年,入御史台为都事。中丞何某与执政有隙,省议欲核台选之当否,俨曰:“迩者省除吏千余人,台亦当分别之邪?”语闻,议遂寝。江南行御史台与江浙省争政,事闻,俨曰:“省台政事,风化本原,各宜尽职,顾以小故忿争,而渎上听乎?”入为右司郎中。武宗临御,湖广省臣有伪为警报,驰驿入奏,以图柄用者,俨面诘之曰:“汝守方面,既有警,岂得离职,是必虚诞耳。”其人竟以状露被斥。旱蝗为灾,民多因饥为盗,有司捕治,论以真犯。狱既上,朝议互有从违,俨曰:“民饥而盗,迫于不得已,非故为也。且死者不可复生,宜在所矜贷。”用是得减死者甚众。仁宗践阼,召为户部尚书,廷议欲革尚书省弊政,俨言:“遽罢钱不用,恐细民失利。”不从,以疾辞。皇庆二年,拜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其年冬,移疾退居真州。除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不赴。四年春,诏促就前职,以疾辞。七月,召为侍御史。湖广省臣以赃败,俨一日五奏,卒正其罪。赐《大学衍义》及所服犀带。每入见,帝以字呼之,曰威卿而不名,其见礼遇如此。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四年九月,拜中书平章政事,复以老病辞。天历改元,居月余,伤足,告归。家居十余年,痹不能行,犹劬书不废。临终,戒子弟曰:“国恩未报,而至不禄,奈何!汝曹当清白守恒业,无急仕进。”正冠帻,端坐而逝。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柱国,封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敬俨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B.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C.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D.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 指走上阼阶主位,意为即位、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亦叫“践祚”﹑“践胙”。
B.改元,指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元”,而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C.不禄,指死亡。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去世有不同的称呼,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叫“崩”,大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D.赠,指追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这里皇帝给敬俨追赠的都是官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俨守正不阿,严厉打击贿赂。敬俨担任监察御史时,弹劾了中书省贪污违法的官员;湖广省臣贪赃枉法,敬俨一天五次上书,终使贪赃者认罪伏法。
B.敬俨目光如炬,往往一语中的。湖广省臣向朝廷谎报有警情,被敬俨当面拆穿其为谎报;中书省要审核御史台的人选, 敬俨指出其不当之处。
C.敬俨心系百姓,多次为民执言。百姓因饥荒沦为盗贼,敬俨认为应理解其苦衷,从轻发落;敬俨建议不要突然废除通行货币,以免损害百姓利益。
D.敬俨尽职尽责,深受皇帝器重。皇帝对敬俨言听计从,委以重任,先后授予户部尚书和中书平章政事等职位,可惜敬俨因身体生病而辞官或没有赴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省台政事,风化本原,各宜尽职,顾以小故忿争,而渎上听乎?
(2)每入见,帝以字呼之,曰威卿而不名,其见礼遇如此。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生五岁,父且卒。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中统元年,为燕京宣抚使。燕多剧贼,造伪钞,结死党杀人。德辉悉捕诛之,令行禁止。然事多不白中书,由是忤平章王文统意,去位。至元元年,授太原路总管。至郡,崇学校,表孝节,劝耕桑,立社仓,一权度,凡可以皁民者无不为之。嘉禾瑞麦,六出其境。五年,征为右三部尚书。人有讼财而失其兄子者,德辉曰:“此叔杀之无疑。”遂竟其狱。权贵人为请者甚众,德辉不应,罪状既明,请者乃惭服。十七年,置行中书省,以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是年,西南夷罗施鬼国既降复叛,诏云南、湖广、四川合兵三万人讨之。兵且压境,德辉适被命在播,乃遣安珪驰驿止三道兵勿进,复遣张孝思谕鬼国趣降。其酋阿察熟德辉名,曰:“是活合州李公耶,其言明信可恃。”即身至播州,泣且告曰:“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德辉以其言上闻,乃改鬼国为顺元路,以其酋为宣抚使。其后有以受鬼国马千数谮德辉于朝者,命曰:“是人朕所素知,虽一羊不妄受,宁有是耶!”
德辉卒年六十三,蛮夷闻讣,哭之哀如私亲,为位而祭者动辄千百人。合州安抚使王立,衰絰率吏民拜哭,声震山谷,为发百人护丧兴元。播州安抚使何彦请率其民立庙祀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B.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 腐草木也
C.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D.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悌”,孝,指兄弟姊妹的友爱;梯,指对父母还报的爱。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B.“行中书省”,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简称“行省”或“省”。
C.“宣抚使”,元朝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管理军民参用士官。明清沿置,为武职士官。辛亥革命后仍有沿用旧名者。
D.“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德辉德行合一。抄录书籍诵读不息,又谢绝与朋友的交往,专心求教,立志做一个为国效力、造福于民、孝顺父母且有修养的人。
B.李德辉心系百姓。在太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诸如兴办学校、旌表节孝、鼓励农业、设立社仓、统一度量衡等。
C.李德辉威震四方。鬼国酋长阿察久闻李德辉大名,是因为听说其为人可信,曾经拯救过合州人的性命,所以阿察最终领着国人归顺了朝廷。
D.李德辉深受尊敬。朝廷任命鬼国的酋长为宣抚使,之后宣抚使向朝廷诬告李德辉,说他收了鬼国贿赂。李德辉死后,蛮夷们对他敬重、怀念。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
(2)合州安抚使王立,衰绖率吏民拜哭,声震山谷,为发百人护丧兴元。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忽辛,至元初以世.臣.子备宿卫。至元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明年,出为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河南多强 盗,往往群聚山林,劫杀行路,官军收捕失利,忽辛以招安自任,遣土豪持檄谕之。未几,贼二人来自归。 忽辛赐之冠巾,且谕之曰:“汝昔为贼,今既自归,即良民矣。”悉放还,令遍谕其党。数日后,招集其为首 者十辈来。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俾随侍左右夜则令卧户外时呼而饮食之各得其欢心群盗闻之相继款附。

大徳九年,改云南行省右丞。既至,条具诸不便事言于宗王,请更张之,王不可。忽辛与左丞刘正驰还 京师,有旨令宗王协力施行。由是一切病民之政,悉革而新之。豪民规避徭.役.,往往投充王府宿卫,有司不 胜供给。忽辛按朝廷元额所无者,悉籍为民,去其宿卫三分之二。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事觉,宗王 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覆研鞠,反状尽得,竟斩之。军粮支给,地理远近不同,吏夤缘为奸, 忽辛籍军户姓名及仓.廪.处所,为更番支给,吏奸始除。先是,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时,建孔子庙为学校,拨田 五顷,以供祭祀教养。赡思丁卒,田为大徳寺所有,忽辛按庙学旧籍夺归之。乃复下诸郡邑遍立庙学,选文 学之士为之教官,文风大兴。王府畜马繁多,悉纵之郊,败民禾稼。忽辛度地置草场,构屋数十间,使为牧 所,民得以安。

广南酋沙奴素强悍,宋时尝赐以金印,云南诸部悉平,独此梗化。忽辛遣使诱致,待之以礼,留数月不 遣,酋请还,忽辛曰:“汝欲还,可纳印来。”酋不得已,赍印以纳,忽辛置酒宴劳,讽令偕印入觐,帝大悦。 至大元年,拜荣禄大夫、江西省政平章政事。明年,以母老谢职归养。又明年正月卒。谥忠简。

(节选自《元史·忽辛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俾 / 随侍左右 / 夜则令卧户外 / 时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 相继款附
B.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 / 俾随侍左右 / 夜则令 / 卧户外时 / 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 相继款附
C.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 / 俾随侍左右 / 夜则令卧户外 / 时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 相继款附
D.忽辛命吏籍其姓名为民俾 / 随侍左右 / 夜则令 / 卧户外时 / 呼而饮食之 / 各得其欢心 / 群盗闻之/ 相继款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臣,是指历代有功勋的旧臣。在元代,“世臣”一般都享有世袭的特权。
B.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等。古代的军役不在徭役之列。
D.仓廪,在古代是指贮藏米谷的仓库。贮藏谷的仓库叫“仓”,贮藏米的仓库叫“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辛治匪有方。在河南任职时,面对猖獗的盗匪,他采取招安的政策,提供吃住,从而感化了他们,终于解决了匪患。
B.忽辛不畏强权。任云南行省右丞时,他希望宗王能改革一些不够便民的政策却遭到宗王反对,但是忽辛当面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宗王,改革取得了成功。
C.忽辛热衷教育。他夺回了被大德寺占去的学田,从而让孔庙有了祭祀教育的费用,在郡县普遍设立学校,选文学之士为教官,大兴文风。
D.忽辛心系百姓。王府养了很多马,随意在郊外放牧,损坏了老百姓的庄稼,忽辛在适当的地方修建了牧场及牧所,使百姓免受其扰、减少损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龙州酋谋叛,阴与外贼通,事觉,宗王为左右所蔽,将释不问。
(2)酋不得已,赍印以纳,忽辛置酒宴劳,讽令偕印入觐,帝大悦。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康里脱脱,少时从其兄猎于燕南,世祖见其骨气沉雄,命宿卫。五年,海都犯边,脱脱从太子武宗讨之,大破其众,武宗壮之。成宗大渐,太后以两子星命付阴阳家推算,颇惑其言,武宗有虑。时武宗、仁宗同为太子,武宗进脱脱而言曰:“我捍御边陲,勤劳十年,又次序居长,神器所归,灼然何疑?”命脱脱往察事机。脱脱至大都,道武宗旨以闻,太后、仁宗与语曰:“闻汝所致言,殆有谗间。汝速归,弥缝阙失,则功为不细矣。”脱脱承命即行。归具致太后仁宗之语武宗释然无疑使使还报即日命驾上都正位宸极尊太后为皇太后仁宗为皇太子

只儿哈忽尝有不逊语,将置于法,脱脱曰:“陛下新正位,大信未立而辄行诛戮,恐自危。”乃宥之。察八儿率诸王内附,脱脱即席陈西北诸藩离合之由、去逆效顺之义,听者倾服。后迁尚书省右丞相。尚书省赐予无节,迁叙无法,财用日耗,名爵日滥。脱脱进言恪遵旧制,侥字之风顿衰。宗王南忽里部人告其主为不轨,脱脱辩其诬,抵告者罪。

仁宗即位,拜脱脱江浙行省左丞相。下车,进父老问民利病,咸谓杭城便河堙废已久,若疏凿以通舟楫,物价必平。僚佐或难之,脱脱曰:“民以为便,行之可也。”不月而成。英宗嗣位,召拜御史大夫。时帖赤先为大夫,阴忌之,奏改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复嗾言者劾其擅离职守,将徙之云南,会帖赤伏诛,乃解。卸职,家居不出者五年。泰定四年薨,追赠太师、上柱国,谥忠献。脱脱尝即宣德别墅延师以训子侄,乡人亦化之,皆向学。朝廷赐其精舍额曰景贤书院。

节选自《元史·康里脱脱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归/具致太后/仁宗之语/武宗释然无疑/使使还报/即日命驾上都/正位宸极/尊太后为皇太后/仁宗为皇太子/
B.归具/致太后/仁宗之语武宗/释然无疑/使使还报/即日命驾上都/正位宸极/尊太后为皇太后/仁宗为皇太子/
C.归/具致太后/仁宗之语/武宗释然无疑使/使还报/即日命驾/上都正位/宸极尊太后为皇太后/仁宗为皇太子/
D.归/具致太后仁宗之语/武宗释然/无疑使/使还报/即日命驾上/都正位宸极/尊太后为皇太后/仁宗为皇太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渐,古汉语中是病危的意思。文中成宗病危,所以武宗接位的事情就迫在眉睫。
B.行省,元代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常设的中央最高官府,代表中央分驭各地。
C.御史,中国古代官名。商周时为史官。秦代起御史兼掌监察,是监察机关之开端。
D.追赠,指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封,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示荣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脱脱既具勇武,又有谋略。随武帝讨伐不臣,破敌立功,武帝认可他的勇壮;武帝初登皇位的时候,脱脱劝武帝不要轻易杀戮,以此安定人心,得到采纳。
B.脱脱辩才突出,关注文事。察八儿率诸王归附的时候,脱脱在宫延宴会上,侃侃而谈,使诸藩王折服;在宣德别墅请塾师教导子侄,乡人因此得到教化。
C.脱脱为官忠正,能于吏职。在尚书省任职时,请旨改进赏赐及官员任用制度,提振了官场风气,后审明宗王南忽里部人诬告案;仁宗时,在江浙主持疏通河道。
D.脱脱做事谨慎,深得信重。武宗获得皇位的关键时刻,让脱脱去为自己探查;仁宗、英宗即位后,都让他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信重有加,有始有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汝所致言,殆有谗间。汝速归,弥缝阙失,则功为不细矣。
(2)咸谓杭城便河堙废已久,若疏凿以通舟楫,物价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