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北山独游记

①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崒然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惨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至则空旷寥廓,目穷无际,自近及远,洼者隆者,布者抟者,迤者峙者,环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来相御者,吾身之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

②吾于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辽远殊绝之境,非先蔽志而独决于一往,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有能诣其极者乎!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

(注释)①抟:聚集。②蔽:断、定。③泚:以笔蘸墨。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A.也
B.哉
C.矣
D.乎
【小题2】第①段划线句的作用是
【小题3】下列与第②段划线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小题4】下列对本文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虚响振动”,巧妙借助心理活动表现山路险峻崎岖。
B.登山过程一波三折,作者身心感受可概括为“倦”“惑”“惧”。
C.作者以亲身经历证明独游更能体会到登临绝顶的得意快然之情。
D.本文以游踪为线索,用简练的语言写景,写出了境界的变化,引人入胜。
【小题5】本文和《游褒禅山记》都是前半部分记游,后半部分议论,但是两文作者从游览中得到的启发略有不同。请比较两文主旨的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6 11:3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翀,字子翚,邓州顺阳人,从萧克翁受学。克翁隐居不仕,有学行,为州里所敬,尝梦大鸟止其居,翼覆于轩,明日翀至。翀始名思温,克翁为易命名,以符梦兆。从京兆萧渼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姚燧以书抵渼曰:“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比伦者。”于是渼以女妻之。
延盐五年,拜监察御史,时有旨凡以吏进者。例降二等,从七品以上不得用。翀言:“科举未立,人才多以吏进,若一概屈抑,恐未足尽持平之议。请吏进者,宜止于五品。”许之,因著为令,时宰相铁木迭儿专事刑戮,以复私憾,翀因谢病去。
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翀为强起,文宗之入屯,大臣问以典故,翀所白近汉文故事,众皆是之。文宗尝字呼于晕而不名,命翀与平章政事温迪罕等十人,商论大事,日夕备顾问,宿值东庑下。文宗虚大位以俟明宗,翀极言:“大兄远在朔漠,此真有阻,神器不可久虚,宜摄位以俟其至。”文宗纳其言。
迁集贤学士,诸生素望翀,至是相贺。弟子员初入学,以羊贽,所贰之品与羊等。翀曰:“与其餍口腹,孰若为吾党燥湿寒暑之虞乎?”命撙集之,得钱二万缗有奇,作屋四区,以居学者。诸生积分有六年未及释褐者,翀至,皆使就试而官之。
帝师至京师,敕朝臣一品以下皆乘白马郊迎,大臣俯伏进觞,帝师不为动,惟翀举觞立进曰:“帝师,释迦之徒,天下僧人师也。余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师也。请各不为礼。”帝师笑而起,举觞卒饮,众为悚然。帝问翀:“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帝曰:“然则儒贱耶?”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可一日阙哉!”帝曰:“善。”
翀状貌魁梧,不妄言笑,其为学一本于性命道德。居国学久,论者谓自许衡之后,能以师道自任者,惟耶律有尚及翀而已。
(选自《新元史》列传第一百八,有删减)
【注】①翀(chōng), 人名,意为鸟向上直飞,翚(huī)。②文宗,元武宗次子,泰定帝崩于上都,权臣用用事,逾月不立君,卷铁木儿等于大都起事。因武宗长子(后来的元明宗)该离漠北,乃迎其弟于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帝,以安众心。③帝师:元朝皇帝从吐蕃请来喇嘛充当的一种最高神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翀因谢病去   谢:拒绝
B.其学益宏以肆   肆:延伸
C.无足与子比伦者 伦:匹敌
D.所贰之品与羊等 贰:不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州里所敬   高租为亭长,素易诸史
B.于是渼以女妻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
C.皆使就试而官之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D.帝师,释迦之徒 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B.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C.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D.顷之\左丞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翀认为当时“从七品以上不得任用吏员”的旨令不利于朝廷选拔人才,所以建言将限制到五品以上。
B.古人的名用于自称或尊长者称呼卑幼者,字用于称呼平辈或尊长,文宗用字称呼鲁翀,说明他对鲁翀的尊重。
C.帝师到京城时,众大臣俯首伏地极尽尊敬,唯往鲁翀站立敬道,并随帝师一饮而尽,这表明了他的为人率真和不拘小节。
D.面对皇帝关于三教地位的询问,鲁翀以五谷喻儒教,似抑实扬,巧妙说明了儒教一日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问以典故,翀所白近汉文故事,众皆是之。
(2)与其餍口腹,孰若为吾党燥湿寒暑之虞乎?
(3)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项羽本纪》)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容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随州李君墓表
曾国藩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蜂起,汉沔荆襄蹂躏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
(注)①受性:赋性、天性。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
B.将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
C.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
D.汉沔荆襄蹂躏遍 殆:危险
【小题2】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子归,礼也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则余缕述一一     窃大王不取也
C.又以礼请,余可辞  奔车朽索,可忽乎
D.而君亦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臣险衅,夙遭闵凶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
(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
【小题4】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兆麒,字瑞图,宝坻人。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即成诵,为文皆有理法。年十四,遇太宗观兵畿辅,见兆麒,异之,令入官学读书。年十六,随世祖入关。又七年,诏选汉军满汉文艺,兆麒名列上卷,投翰林院编修。兆麒起布衣,为侍从,感激图报。世祖屡幸内院,喜其年少敏练,十年中,历擢都察院启心郎,改宗人府,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兆献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顺治十八年,滇、黔既平,余党逸入楚。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圣祖即位,大军南下,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缺供,授工部侍郎。楚人新罹兵灾,噢咻安辑,民庆更生。康熙七年,擢四川总督,旋以裁缺回京,投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八年,授淅闽总督。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十二年,入京陛见,适有三藩之变,廷推将帅,上特用文臣三人,改衔以往,兆麒其一也。初任直隶援剿提督,改投江南崇明水师提督。崇明密迩海氛,地险要,兆麒请择偏禅自随,预储粮饷,壮我之威,伺寇之隙。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坐镇十载,人不知兵。二十三年,俄人入境。上择贤能谙练大臣掌军事,以兆麒为黑龙江总管,督兵三战,皆有功。三十一年,边境肃清,兆麒年逾六十,以母老拜疏乞归。优旨俞允。徜徉林下六年。监修北河,工既竣,上复命为总督、兵部尚书。时其子殿衡官江南布政使,值圣祖南巡,迎驾。上问兆麒年及提督海疆岁月,兼赐上方珍物。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四十年六月卒,年八十。
兆麒性孝友,家门雍穆。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殿衡继抚楚,遗民故老争迎马首,问兆麒起居,可以知其德泽之入人深矣。
(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名臣传》,有删节)
【注】①噢咻:抚慰病痛。②海氛:指海疆动乱的形势。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党逸入楚 逸:逃跑
B.楚人新罹兵灾 罹:遭受
C.旋以裁缺回京 旋:不久
D.兆麒性孝友 友:朋友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兆麒其一也  其皆出于此乎
C.壮我之威,伺寇之隙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刘兆麒治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遇太宗观兵畿辅 ②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铁供
③授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 ④督兵三战,皆有功
⑤值圣祖南巡,迎驾     ⑥徜徉林下六年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B.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C.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告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D.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兆麒幼年时为人端庄稳重,不苟言笑,过目不忘。他被当时的皇帝赏识,因而能接受很好的教育。
B.刘兆麒在楚地做官时,悉心疗治战争创伤。他坐镇崇明十年,因人们不懂使用兵器而寇患不断。
C.刘兆麒肃清中俄边境后,便请旨退休;他在隐退之后,仍然不忘国事,成功监修了北河。
D.文章从读书、治政、为人等多方面来写刘兆麒,言简意赅。结尾用侧面描写烘托了传主形象。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兆麒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2)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
(3)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