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小题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16 05:22: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是这般鲜红,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破损。樱桃如此娇嫩,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致,摹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的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作者在西蜀收到“野人”相赠的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E.“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