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阴影区域发展水稻种植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土壤肥沃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光照充足
【小题2】亚洲水稻种植的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政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1 04:48: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同类题2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甲城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小题2】图示中湖泊的成因是 ( )
A.地壳下陷
B.冰川作用
C.河流侵蚀
D.板块张裂
同类题3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特征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该地所产长绒棉、瓜果品质优良,其中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A.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B.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C.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D.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小题2】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B.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C.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D.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同类题4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看出,阶段I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小题2】可能引起上述牛奶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是
①甲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突出 ②乙地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地的交通不便④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市场和饲料供应
C.饮食习惯
D.政策与科技
同类题5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的局部地图,右表为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统计表(表中数字为百分率)。回答下列问题。
(1)①国与②国的气候都有明显的
性特征,但②国的气候为季风气候,其根本成因为
。
(2)①国、②国和③国的土地利用类型状况依次对应表格中的
、
、
。
(3)b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别是
和
。
(4)a国和d国的耕地比重都比较小,简析两者成因的差异。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