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退居漫题七首

司空图

(其一)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其三)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

[注]司空图曾亲身经历黄巢起义的动荡,深感唐王朝国势衰危,于是过了归隐生活。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第一句情景交融,写诗人观花瓣残缺难以连缀而感伤。
B.第一首诗第二句写诗人听黄莺喧鸣之声不绝于耳,感到很无奈。
C.“惜春”既有诗人对春之留恋,又有韶华已逝而自伤,意蕴丰富。
D.第三首结句“莫愁”有着蜂回路转的情趣,使人看到希望和信心。
【小题2】简析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共同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17 10:0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 ①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③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④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残”“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陈朝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亡国,该乐曲也被后代称为亡国之音。
B.墓地多植松树和楸树,因以“松楸〃代称坟墓。颔联写诗人登高而望之景,满目萧然,坟墓重重,宫殿荒凉。诗人与周大夫行役面对这样的景象,都很伤感。
C.颈联“拂”“吹”―字写得传神,“拂云”描写石燕掠云穿雨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这两句运用陚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D.“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豪华尽”与首联的“王气终”相呼应,“惟有青山似洛中”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安慰,景物依旧,但物是人非。
E. 这首诗从题材来看是怀古,从体裁来看是七律。中间两联对仗严谨,形象丰富多彩,烘托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⑴。

家住层城临汉苑⑵,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⑶,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⑷,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释:⑴马邑:秦所筑城名,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龙堆:白龙堆的简称,指沙漠。(2)层城:京城。 ⑶“机中”一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
(4)元戎窦车骑:元戎,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出一位征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魂牵梦萦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诗歌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小题2】这首诗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