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①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乃渡之千之津(______)   (2)为子取饷,子何哉(______)
(3)价百金(______) (4)赐粟五万石,执圭(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求树下,不见 之(子胥)
B.如至再 是(歌而呼之)
C.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
D.掩子之盎浆,无令露 其(渔父)
【小题3】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_________。
A.价直百金,以此B.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实不D.富贵莫忘也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何用姓字为?
【小题5】用四字短语概括渔父的品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0 11: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记

王世贞

(1)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

(2)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巻,而琅玕①之色流润缃碧②,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③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④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凉风之飒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

(3)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冺,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

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尾翮:代指竹梢。
【小题1】第一段画线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二段划线处标点正确的是(  )
A.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B.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C.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D.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小题3】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
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
C.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
D.昼夜睡眠时,竹予我清凉。
【小题4】概括第三段中徐子与汪惟一的说法,作者作“记”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简析本文的思路。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岑嘉州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斫雕为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大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注)受职,本非朝,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邪佞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梁益,畅皇风于邛僰。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呜呼不禄。

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确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焉。

(有删改)

(注)乱:这里指四川节度使崔旰杀死原节度使一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有敦风格   尚:高尚B.斫雕为 朴:朴实
C.本非朝 旨:旨意D.发挥高焉 致:情致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复当时所重     谁为大王此计者
B.文武衣冠附会阿谀求自结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C.折挫邪佞计 不知老将至
D.播德泽梁益 师不必贤弟子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B.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C.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D.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岑参的才能的一组是
①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②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③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④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⑤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⑥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岑参从小自立自强,遍读诗书,富有文才其文风与轻浮绮靡之风迥异,用词崇尚清简,命意崇尚真切,大多境界高妙。
B.岑参先后担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右补阙、关西节度判官等职在担任右补阙时,不断给皇帝上封章,指责评述权臣。
C.岑参被免职寓居蜀地时,针对崔旰擅杀原节度使自立,官员争相依附,无视朝廷威严的现象,写下《招蜀客归》一文。
D.杜确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章,并亲自整理抄录分类集中,刻写成八卷,这篇序言表达了他对岑参的怀念、敬仰之情。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
(2)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
(3)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