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使任何非遗资源都可能变成商品和赚钱的对象。虽然多数非遗可以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但确实有些非遗项目不适宜实行产业化经营。过度的商业开发和不当的产业运作,会对非遗保护传承产生种种负面效应。因此,要促进非遗产业化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对非遗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适宜性进行具体评估,合理界定非遗产业化的对象和范围。

某种非遗能否实行产业化开发,主要取决于其性质和生存方式。总的来说,非遗可分为宜产型和非宜产型两大类。宜产型非遗是指适宜通过产业化途径和手段来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非宜产型非遗则反之。宜产型非遗具有经营性,而非宜产型非遗具有公益性。所谓非遗产业化,实际上是指对宜产型非遗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当然,这种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即便是非宜产型非遗,其中的某些元素也是可以被适当开发利用的。

在非遗产业化开发进入实际运作之前,应当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各方对非遗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审视和全面评估,逐一分析和研究非遗项目的具体特点,论证和判定其宜产性,以便实施分类保护与管理。非遗资源宜产性评估既要切实遵循产业化的一般规律,追求非遗市场价值和参与开发各方的经济利益,又要充分考虑非遗的公共文化资源属性,确保非遗的社会效益和有效保护。换言之,评估应当寻求和体现非遗保护与开发及利益相关各方的权益均衡。

为最大限度地反映非遗资源产业化开发优势之大小,可根据非遗项目的品相要素、内容要素、经济要素、保障要素这四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进行非遗项目的宜产性评估和分类。评估过程要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能定量评估的指标必须给出量化结果,为非遗产业化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在科学评估和分类的基础上,要对宜产型非遗保护和非宜产型非遗保护区别对待,分而治之。非遗的性质不同,所采取的保护方式和措施也应不同。对于远离现代生活、无市场生存能力的非宜产型非遗,应由政府承担保护职责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严格保护,按照该非遗原有的方式传承和发展,尽力维护其历史文化价值,优化其生存发展环境。而对于仍有市场需求、特别是潜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宜产型非遗,则应在正确指导、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管之下,借助市场力量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而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和双赢。因为市场是宜产型非遗生存的土壤、发展的平台,越有市场的非遗,就越有生命力。这种宜产型非遗保护与非宜产型非遗保护并举、分别实施的做法,充分考虑和照顾了两类非遗的不同特点,既可以使非宜产型非遗得到更为精心的针对性保护,又为宜产型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创设了更为宽松适宜的环境,是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和路径。当然,无论针对何种非遗,无论保护还是开发,都要尊重非遗传承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和发挥有关各方尤其是非遗传承人及当地民众的主体意识和介入热情。

(摘编自张秉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数非遗可以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因为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使任何非遗资源都可能变成商品和赚钱的对象。
B.非遗项目在品相、内容、经济、保障这四个方面的要素是综合进行非遗项目宜产性评估和分类的重要标准。
C.对非遗项目进行宜产性评估与分类,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定量分析,后者应给出量化结果,为决策提供依据。
D.非宜产型非遗,有的因远离现代生活而不具市场生存能力,若盲目动用市场力量开发,则可能无助于保护。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从促进非遗产业化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非遗保护与开发对策,提挈下文。
B.文章从能否实行产业开发的角度区分了非遗资源的不同类型,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主体部分从非遗性质与生存方式、宜产性评估要素与方法方面进行论述。
D.文章指出不同性质的非遗应采取不同保护措施和方式,分析具体,具有辩证意味。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资源宜产性评估只要维持非遗保护与开发及利益相关各方的权益平衡,则非遗的社会效益与有效保护就能实现。
B.借助市场力量对宜产型非遗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加强和促进宜产型非遗的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和双赢。
C.非宜产型非遗具有公益性而不具经营性,如果要获得针对性保护,就决不可以对它实施任何市场倾向的开发与利用。
D.对于富含经济价值的宜产型非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如果它能在有效监管之下运作,就可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0 10:20: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书大写之“我”
张世英
人们不敢多谈个性解放。仅就学术界、思想界而言,据我所知,谈集体攻关,可以气壮山河;谈个人创造,则人多嗫嚅。谈弘扬国学,则儒家至上,伦常为重;余皆次之,或不足道,大有独尊儒术之势。何以故?皆“属性化自我”湮没、掩盖“个体性自我”之流弊也。
心理学家朱滢先生通过调查指出:“东方亚洲文化培育了互依型的自我,而西方文化培育了独立型的自我。中国人更依赖于别人的观点,而英美人依赖自己的观点。”难怪中国人总爱听从外在权威和权势的意见,而不敢见由己出。
当今之中国正强调发展科学,而科学以“主体一客体”式的思维方式为基础,以发挥个体性自我的主体性为前提。中国传统的“互依型自我”缺乏西方人所讲的对宇宙自然之必然性的依赖,因而不重理性思维,不重自然科学。如果一味强调,一味把“个体性自我”湮没于“属性化自我”之中,以依赖社会群体、依赖他人为至上原则,则必然抹杀个人的独立创造性,即使在科学上也能做出某些成绩,但不可能有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成就。我们不能笼统地反对集体主义,但我以为集体主义只能是发挥自我创造性的一种补充,绝不能沦为颂扬集体领导人物的工具。然而,我国的现实似乎就是集体主义抑制了个人的独立创造性。我国科学上出现不了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巨人,其在此。
把“个体性自我”从社会群体中突显出来,也是发扬民主、尊重基本人权和平等自由的前提。人生而在权利方面平等自由,也就是说人皆有独立的个体性自我。一味强调“属性化自我”,依赖群体,依赖他人,抑制“个体性自我”,抹杀自我的独立性和个性,用普遍性抑制差异性,只准说相同的话,听不进不同的声音,这种自我观必然成为发扬民主、维护人权的障碍,甚至变成专制主义的理论依据。
清代画家松年说:“吾辈处事,不可一事有我,唯作书画,必须处处有我。我者何?独成一家之谓也。”处世待人,的确要有儒家所讲的“仁”德之公心,“不可一事有我”,这里的“有我”,私心之谓也。但作画之类的审美意识,则“必须处处有我”,这里的“有我”,独立的个体性自我之谓也。实际上,松年所讲的在“处世”方面“不可一事有我”,如果这里的“我”不是指私心,而是指个体性自我,则“处世”也“必须处处有我”。因为只有“个体性自我”才是从社会群体中显现出来的自我,因而也是超越了世俗功利关系的自我,这种自我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说的“童心”和“真心”,吾辈若能处处以“童心”“真心”待人“处世”,重义轻利,尊重他人的个性和独立性,那该是一副多么美妙的“和而不同”的局面啊!
其实,如前所述,科学家也需要“有我”,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也需要“有我”。西方文字,“我”字大写,中国人则爱自称“鄙人”,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中,我们中国人也该改变一下老传统,在世界文化史上堂堂正正地写上一个大写的“我“字,做一个大写的人。
【小题1】文章中“互依型自我”的人有哪些表现?
【小题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小题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做一个大写的人”的内涵。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风

太阳风是1958年由人造卫星测得,并为美国科学家帕克等人首先发现的。1962年,“水手2”号飞船获得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1964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发表了一篇杰作《太阳帆船》,公开提出利用太阳光子流形成的太阳风扬帆碧空,实现星际航行。这个设想很有“刺激性”,很鼓舞人。1994年11月2日美国航天航空局为此专门发射了一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耗费2亿美元,用来对太阳风进行为期3年以上的观测研究。

那么,什么是太阳风呢?所谓太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稀薄的等离子体组成,粒子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万至10000万个,温度约为15000摄氏度。由于太阳温度极高,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驱使这些由低能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体不停地向行星际空间运动。这些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达到每秒350公里以上,最高每秒达1000公里。尽管太阳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要大28倍,但这样高速的粒子流仍有一部分要冲脱太阳的引力,像阵阵狂风那样不停地“吹”向行星际空间,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太阳风”。

科学家根据对太阳风的基本特征的了解,现已查明:太阳风的风源来自“冕洞”。“冕洞”是日冕表面温度和密度都较低的部分,在X光射线和紫外线下看起来比周围地带要暗,就像是一个个的黑洞,不间断地出现在太阳“两极”地区。随着太阳旋转而旋转的冕洞,如同草地上浇水的水龙头,把太阳内部爆发产生的“高速等离子流”抛向太空。由于太阳自转会合周期是27天,因此,每隔27天,源于冕洞的“太阳风”就会“扫过”或“吹向”地球一次。“太阳风”从太阳“吹”向地球,一般只需要5至6天的时间。它一直可以“吹送”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日冥距离”(约合50个天文单位,即50×1.49亿公里)的4倍处,才被星际气体所制止。

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会对地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磁层的外形像一只头朝太阳的“蝉”,“尾部”拖得很长很长。

而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可以激发地球上南北极及其附近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这些微粒受激后,能发出多种形态的极光。巨大的冲击还能强烈地扭曲磁场,产生被称为“杀手”的电子湍流。这种电子湍流不但能钻进卫星内部造成永久性破坏,还能切断变电器及电力传送设施,造成地面电力系统全面崩溃。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还会使地球上空电离层受到干扰,引起磁爆,给无线电短波通讯、电视、航空和航海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太阳风也会引发磁层亚暴。在磁层亚暴期间,距离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真空放电和高压电弧,给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带来灾难,甚至导致卫星殒灭。1998年5月发生的一次太阳风使美国发射的一颗通讯卫星失灵,导致美国4000万个寻呼用户无法收到信息。

【小题1】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B.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D.从太阳发出的会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小题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强劲的太阳风一旦引发磁层亚暴,将导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失灵甚至殒灭。
B.开展对太阳风的研究工作,对于无线电广播通讯、电视、航天航空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C.地球南北极一带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受到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的激发,是多种形态的极光形成的重要原因。
D.对太阳风的研究,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如何减轻太阳风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太阳风蕴藏的巨大潜能。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阿瑟•克拉克公开提出了利用太阳风实现星际航行的大胆设想,美国航天航空局则耗费2亿美元来对太阳风展开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B.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其温度极高可达15000摄氏度。因而会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
C.尽管太阳的引力很大,但速度极快的带电粒子流还是有一部分像狂风那样“吹”向行星际空间。
D.强劲的太阳风强烈地扭曲磁场所产生的电子湍流能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

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工业革命时代与分享经济时代的“发展”形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B.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分享经济也由此产生了。
C.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就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这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D.分享经济使现代的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得利益。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分享经济在近些年很火。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分享经济的一种形式。
C.分享经济中“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可以不同。
D.分享经济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小题3】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阐述了分享经济给供给端、个人、社会资源等带来的影响。
B.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阐述了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以及相关服务平台的获利方式。
C.文章运用例证法,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有力地印证了分享经济可以改变供给端的观点。
D.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的属性,论述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公平的功能。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先生
刘立勤
州城人都不知道他姓啥名谁,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只知道他是一个盲人,眼睛看不见,却在醉仙楼前摆了一张桌子,做起给明眼人指路的生意。
州城人习惯把他们叫先生,因他只有三十来岁,人们就叫他小先生。
人常说,算命查八字,凑钱养瞎子。州城人厚道,有了闲钱,就到小先生的摊子前和他拉呱拉呱。三拉呱两拉呱,陡然对他肃然起敬了。谁想那小瞎子真是厉害,竟把明眼人说得一惊一乍的。
小货郎奎五,每天挑着货郎担子转四乡,养活着一家大小五口人。靠腿吃饭的奎五突然患上了腿痛的毛病,找了好多医生看,就是治不好,家里眼看没法子过了。奎五的老娘找到小先生问一家的活路。他掐指一算,说奎五家房子的顶梁柱上有一截草绳子成精作怪,把绳子剪掉扔进水里,再用酒火把痛腿揉揉就好了。
老娘给奎五一说,奎五硬撑着爬上楼,顶梁柱上真有一截草绳子。奎五小心剪下,扔进水塘。回头沽了二两白酒,用酒火揉揉痛腿,当下轻松,第二天能正常走路,第三天就挑货郎担卖货去了。
谁都知道茂盛绸缎庄的黄老板有个头疼的毛病,已经四五年了。疼起来虽然不至于钻心,可是手脚发麻,四肢用不上力。特别是遇上阴雨天,那份痛更是让人难过。黄老板是有钱人,看遍了州城的名医,还去省城看西医,也找了好多的游方郎中,花了好多的钱,都不见效。
黄老板找到小先生。小先生问了他的生辰八字,又掐指一算,问黄老板几年没有回老家了。黄老板说五年。小先生说,那就对了。你回一趟老家,你老父亲的坟头上生了一棵树,你把树拔了,毛病就好了。 黄老板回了一趟老家,父亲坟头真的有一棵小树,拔了树,他立马经络通畅,通体舒坦。
小先生生意越来越好,找他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外地人。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麻六。麻六是 个二鬼子,无恶不作,州城里的人恨不能扒了他的皮。他身后有日本鬼子,人们敢怒不敢言。
麻六听说了小先生的传奇后,提着枪来找小先生的麻烦。好心人提醒小先生躲避一下,小先生却摇了摇头,人们只好躲到一边看热闹。远远看去,麻六凶神恶煞一般,小先生却沉着应对。末了,麻六悻悻离去。一连几天,麻六来时凶神恶煞,最后都是悻悻离去。
几次三番,州城不见了麻六。有人说麻六领着手下的二鬼子炸鬼子炮楼时炸死了,有人说麻六投奔了国军,也有人 说麻六投奔了八路。问小先生,小先生摇头一笑,也不作答。只知道找小先生问路的人很多,好像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小先生的生意更红火了,驻扎在州城的洪团长也请他算命来了。 洪团长是州城伪军的团长,官运财运样样通达,可惜没有儿子。三年间他连续娶了四房太太了,还是
不见一男半女。小先生掐指一算,又摇头晃脑一番,说,你回家去把你家正房后面的下水道用竹竿捅一下,啥都有了。
洪团长回家后,亲自用竹竿疏通下水道。过了两个月,几个太太相继怀孕,第二年洪团长就得了两男 一女。洪团长一高兴,不仅亲自送来一千块现大洋,还请小先生做师爷。小先生收了大洋,坚决不当洪团长的师爷,依然忙着为明眼人指路的生意。
小先生虽然没当洪团长的师爷,却操心着洪团长的事情。洪团长有什么事,都会把小先生请到府上协商,小先生也尽心竭力。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洪团长的队伍越来越壮,儿女也越来越多,各方的关系也越来越通达。
后来呢,洪团长竟然带着人马投奔了八路。
再后来,小鬼子投降了。人们看见小先生的摊子前来了好多的军人,有八路,有国军,还有洪团长,还有失踪很久了的麻六。他们都是来感谢小先生的,感谢小先生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小先生连忙说,我要感谢你们呢,我是个瞎子,杀不了鬼子,感谢你们替我这个瞎子去杀鬼子呢!
小先生说完就笑,笑得一脸灿烂。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小瞎子真是厉害,竟把明眼人说得一惊一乍的”,说明小瞎子不仅命算得很准,而且骗术高明,使明眼人对小瞎子说得一些未卜先知的事深信不疑。
B.小说以“小先生”为题,既可代替主人公的姓名,又有明显的褒扬之意。主人公眼虽盲,却知识丰富,用不同的招数接待不同的人,让大家都满意而归。
C.前两个故事看似有封建迷信色彩,实际上没有离开医道、孝道。爬梁柱、用酒火、回老家到墓地等无不是用医道指导其活动筋骨之举,理荒坟算尽孝道。
D.小说卒章显志,这么多人来感谢小先生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这光明大道就是拯救我们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不要再内讧使狠当汉奸。
【小题2】小说通篇写了四个故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前三个故事。
【小题3】你怎么看待小先生这个人?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分析其形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空间概念,它既是一个传统的居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的概念。由于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因此,古村古镇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古村古镇的保护可以根据具体规模的大小和相关政策的要求,选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设施保护等;也可以根据呈现的环境,选择活态博物馆保护、静态博物馆保护、虚拟博物馆保护;也可以根据呈现的方式,选择实体环境保护、文字记录保护、数字化保护、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等。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是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古村古镇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方向。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所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政府管理者和参与企业,必须高度认识古村古镇保护的重要价值,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协同保护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古村古镇协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聚落的整体格局、街巷风貌、民居风格、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就是为了确保其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从长远来看,保护古村古镇必须依靠立法,我国目前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要加强对有利于古村古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执法保护的力度。
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思想,这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思想,不仅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建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未来充满人性关怀与和谐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信,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理念与行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欢迎,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选自2015年11月0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居住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多维空间,是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
B.我国的古村古镇在地域分布、文化内涵、传承价值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保护。
C.正确处理古村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多方位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以求得和谐的人居环境。
D.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来保护古村古镇,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长远之计。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实际问题,而所谓“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
B.不应将发展旅游业和商业作为活化古村古镇的唯一目的,而应多方位永续利用古村古镇的文化资源,以保障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C.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主要是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和挖掘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
D.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要特别注意保护聚落的整体格局、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其目的是确保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我们乡愁的依托”,这句话道出了保护古村古镇的重要意义。
B.古村落良户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散路灯、迎神赛社、社火节等民俗依然鲜活地留存于民间,这些都是古村落应该保护的内容。
C.芙蓉村司马第大屋虽然名气大,但其颓败迹象在方方面面已显露出来,蚁蛀的痕迹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古村古镇应该重新建设。
D.通过调查摸清各地古村落的分布情况,建立古村落名录制度,科学制订古村落保护规划,并与其他规划有机衔接,这是有效保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