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证。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缘化。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流社会和管理阶层所关注的。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其高下雅俗,并分别予以对待,这有其历史的理由。现在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看,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它们是守法的、文明的,其文化权利都是平等的。目前我国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条件。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提倡对民族文化作同情的理解和增强文化包容精神,提倡民族理性,防止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抑制民族主义的狂热与偏激,以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和睦。社会主义社会绝不是一个在思想文化上清一色的社会,而应是文化领域多元和谐的社会。一方面,社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和尊严;另一方面,社会又能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给各族人民的特色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尊重差异”,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或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而固化、甚至扩大差异;“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萍;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同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

(摘编自商文莉《从民族平等看文化相对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促使我们积极支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B.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C.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民族文化,并加以区别对待。
D.要实现民族的平等,就必须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B.文章用引证法论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及其价值,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C.文章将文化相对论与进化论进行了对比,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步。
D.文章论证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醒人们不要误入歧途。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威胁,只有倡导文化多样性才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
B.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各种文化应享有平等权利。
C.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文化整合效应对传统文化的杀伤力,是倡导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背景。
D.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族人民的文化都能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获得自由同等的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5 10:4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看似已无甚价值,但其实不然。侠早已成为一种泛化的精神气概与处世风范,沉淀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侠文化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这从如今武侠文学、影视的高度繁荣可见一斑。笔者以为,无论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还是针砭矫正社会时弊,抑或塑造理想人格模式,侠的当代价值都是圭璧连城的。
尽管侠文化一直是以一种反传统、反正统的文化存在,但历史已经证明一直盘踞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甚至是脆弱不堪的。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必然包蕴着多种面向。侠之于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武功超凡的英雄形象甚或是舍己为人的仁人义士的典范,而早已化作融合这一切的一种独特而丰满的民族文化人格的图腾,其所蕴涵的崇尚正义公平、自由进步、打破常规的思想价值,诚信重诺、见义勇为、不矜不傲的伦理精神,以及孤鸿烟月、断剑沧海、浊酒残阳的审美意蕴,都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品格,必将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
侠从一开始就具有深刻的平民性,且在历史上几乎一以贯之,这也是其能深入社会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偏矫正的原因。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
浮夸炫耀之风四处蔓延,究其本源,乃个体文化人格的偏颇与缺失。侠之“仗义疏财,赴人困厄,重诺守信,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精神气概与人格风范正是一剂对症的良药,试想如今不少骄奢淫逸的“富二代”如果能有些许真正的侠者气概,那他们能产生的正面能量将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中的散播,毕竟平民性才是其本质特点,聊可欣慰的是,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约略浮现出了侠的影子,或可视为侠心未泯的象征。
归根到底,侠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人格而穿越千载。尽管中国传统上推崇儒、释、道合一的人格模式,但无论是儒家的仁和谦冲,还是道家的虚静无为,抑或佛家的明心见性,都无法触及理想人格模式的全部内涵。事实上,侠早已成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流品而与儒、道、佛并驾齐驱,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并不在此三家之下,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现了超越,尤其是在近世演化中所出现的明显的“儒侠互补”倾向,更是证明了侠在近代理想人格模式重构中的重要地位。而侠在当代的最大价值正是体现在对中国人传统人格的建设性重构之中,有侠参与构建的人格,才是一种更加健康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这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节选自吴靖《侠:一种文化人格的历史流变》)
【小题1】下列对侠文化“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儒家文化不是万能的,需要侠文化等其他文化样式提供新的前进动力。
B.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风四处蔓延,侠文化能够对这一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中华文明健康发展。
C.侠文化所蕴涵的思想价值、伦理精神和审美意蕴能够给中华文化提供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D.侠文化的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在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侠文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了其他文化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小题2】下列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武侠文学、影视的高度繁荣使得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侠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界。
B.侠具有深刻的平民性,而且贯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其能深入社会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偏矫正的原因。
C.侠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约略浮现出了侠的影子,可视为侠心未泯的象征。
D.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同儒、道、佛三家一起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人格,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现了超越。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代中国,以前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价值仍存,早已成为一种泛化的精神气概与处世风范。
B.从当代文化价值角度来看,侠文化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品格,必将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精神动力。
C.侠文化所具备的精神气概与人格风范是一剂对症的良药,是“侠”在当代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
D.侠在当代最大价值正是体现对中国人传统人格的建设性重构之中。只有侠参与构建的人格才是一种健康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雅俗之伪:二人转的生态学

①我国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优秀的民间文艺滋养着主流文化。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使衍生于农耕文明的民间文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前所未有的重视。民间文艺的传承传播呈现出从官媒、精英到民众、社区的反哺状态。就二人转传承传播的现状而言,像赵本山这样有着极高社会身份和社会影响力的二人转的传承者,正是在和央视、尤其是“春晚”的推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明星效应和聪明才智,将二人转这一原本主要在东北乡野生存的民间艺术进行了有效的挪移,重新赋予了二人转以新的生机。

②根据展演形态和空间的变化,二人转的类型也不同。广场二人转满足了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不同群体的闲暇需求,它与黑土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水乳交融,成为后来诸多形态二人转之母。剧场二人转的盛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时代变化,它多了对新社会、新时代的歌颂和对旧社会、旧时代的批判。当下的剧场二人转的演者,会根据自己对二人转的理解和对受众欲望的解读,在经济利益和名誉追求最大化的驱使下,使自己的表演在雅俗警戒线上下游移。现代传媒的传播手段使二人转节目变成一种音像制品出现在市场,并拥有了自己的消费者,媒介二人转因其传播的便捷,将广场二人转和剧场二人转最大程度地散布到生活世界的各个角落。

③民间艺术是伴随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传承和演变的,凝聚着人们对自然、社会的基本认知,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习惯。在任何一种有着生命力的民间文艺那里,雅俗是一体的,雅俗的区分,主要的体现在这些民间文艺展演的现场,是由特定的时间、空间、演者、观者、展演内容与形式等互相影响、制约并合力决定的。

④在今天的中国,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多种文明混融并存的状态下,任何一种艺术如果只能满足小部分人一时的兴趣和欲望,都将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虽然难于将之与公民意识、公民社会等联系起来,但在政治、文化、市场、传媒、明星艺术家的相互合作下,二人转在剧场内外、舞台上下、荧屏里外的红火,正是因为它在相当意义上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语境和心境下的欲求。

⑤在央视春晚二人转的红火大潮中,一直持续不断与之相伴的是指其低俗、庸俗、媚俗的批评之声,这既与批评者对民间文艺的陌生有关,也与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央视与明星赵本山之间的博弈有关,还与媒体过度热心的应景炒作、快餐写作、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和当政者对变化中的文化艺术市场管理经验不足等密切相关。

⑥要提供多样并满足当下有着不同思想意识的不同群体需求的文艺产品,需要决策部门和生产者深入调查了解这些群体的生活状态、心态与需求。在电视、网络等传媒能裹挟政治和市场前行的当下社会,包括央视在内的主流媒体过分包装并依赖了赵本山。

⑦无论怎么看,二人转的传承传播都如一片森林,其中有参天大树,有高高矮矮的灌木,还有花花草草。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大树可能枯萎或自燃,灌木可能生长。传承者有自己的识别,有自己的选择,有其自发的平衡机制,这是官媒精英不应该视而不见的。政府职能部门倡导正面积极的意识形态、健康的娱乐方式是必要的,但不要试图控制一切。民众娱乐需求是多层次的,尤其是在这个信息传媒发达的媒介社会。媒介社会不是一个“熟人社会”,它凸显的是个体、异质、多元与新颖、新鲜、刺激。    因此,不应一刀切地给二人转定性,让所有的二人转都成为“绿色”。只有实现多元发展,赵本山是否继续在春晚演出,才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选自《读书》2012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解释第①段中加点词“反哺”在文中的意思。
【小题2】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3】联系全文,简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⑦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⑴绝大多数观者都说不会和家人一起去看二人转
⑵雅俗的杠杆自然向俗倾斜也就不足为怪了
⑶这样,观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陌生的
⑷在当下剧场二人转的现场
⑸公共空间的演出反而成了私密的
A.④①②③⑤B.⑤④③②①C.④①③⑤②D.⑤①②④③
【小题5】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的二人转已成为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媒介文化的一部分。
B.批评二人转低俗与媒体的炒作及人们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等相关。
C.当前的主流媒体和公共演出空间对赵本山的包装和依赖过分了。
D.文章认为,必须使二人转成为正面的积极健康的民众娱乐方式。
【小题6】根据本文第⑦段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关于“海派清口”不同评论的看法。
近年走红的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是从上海滩的单口滑稽、北京的单口相声等曲艺表演样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的。对此,有人认为,他的表演能够及时地捕捉当下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形式和轻松诙谐的表达,诠释了海派文化的魅力,融化着世俗精神、平民意识,体现着市民文化的乡土美。也有人批评他在舞台上,油头粉面,喜欢高谈阔论却一再显出功底浅薄,低俗的嬉笑怒骂,只落得一地鸡毛,是一个失根的“白相人”(玩家)。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孩子缺什么
刘彦好
在第28届心理学大会上,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高期望有关。
专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揽直接造成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缺乏,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大包大揽还会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是浅尝辄止。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l3.8%。
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容易使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产生不良情绪。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父母的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同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长久的不快乐会导致抑郁症。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对此,专家的解释依然与家长的高期望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
临床诊断表明,儿童异常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异常行为问题则包括自闭、攻击心理强、胆小、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父母消极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成正比关系。
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曾设计了一个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多忍耐l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少的那盘。这项延续了7年之久的跨文化实验的结果是,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至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
性格内向和自制力差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有很大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雷雳博士发现,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容易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那些注重现时享乐的孩子极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由于在现实的交往中遭遇门槛,他们往往求助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建立自己的交往系统。“这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封闭和孤立。”雷雳说。
有趣的是,美国密歇根洲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130个平均年龄为l3.5岁的美国孩子的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不经常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调查中,许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同陌生人交谈?
在上网的问题上,中国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之后是父母粗暴的干涉,又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中国儿童教育的症结集中地体现在大包大揽和高期望值上,而这两点又都可以归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宠爱。对此,专家建议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我空间,要以平等的方式多与孩子交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小题1】“中国孩子缺什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的大包大揽使得中国孩子缺乏自制能力、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识能力。
B.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的高期望以及家长在面对孩子时的不良情绪使得中国孩子缺乏快乐,缺乏健康的情绪。
C.父母对孩子过度关注和宠爱使得中国孩子缺少足够的自我空间,缺少父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缺少积极的暗示。
D.社会因素中诸如网络、重现实享乐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孩子缺乏豁达开朗的性格、自制力和自觉性。
【小题2】(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琳达·杰克逊的调查表明美国的孩子经常有父母和朋友交流,他们不经常以网上聊天的方式同陌生人交谈。
B.儿童异常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不安、攻击心理强、抑郁、恐惧、胆小等。
C.美国心理学专家卡姆拉斯研究认为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
D.专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揽造成了孩子人际交流能力缺乏,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浅尝辄让。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性格内向、自制力差、注重现实享乐的孩子,容易沉迷网络,这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封闭和孤立。
B.孩子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和父母悲观、失望、自卑等有关。
C.有父母、老师、朋友常跟孩子平等交流,孩子就不会沉迷网络,孩子沉迷网络引导得当,也不会再上网。
D.只要父母对孩子的大包大揽、高期望的现状改变了,孩子的微笑多了,孩子就会健康成长,科学发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家政策与市场力量的双重驱动下,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动能激发下,呈现出蓬勃的创作发展态势。

中国纪录片始终保有与时代共进的创作传统。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辉煌中国》《复兴之路》《一带一路》等经典作品先后涌现。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主流化”气质回归,注重现实生活和主流价值传播。《记住乡愁》《本草中国》等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成为延续中华文脉、树立大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影视载体。《乡村里的中国》《中国人的活法》等反映时代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题材不断增多。自2012年开始,《舌尖上的中国》让纪录片成为全民话题,纪录片“年轻化”特点愈发凸显。近两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人生一串》等纪录片在视频网站上受到了年轻人热烈欢迎。

纪录片的精品化趋势也与制作技术提升直接相关。新型前沿拍摄技术的运用及对录音、音乐音效、视觉特效等技术手段和纪录片工业化流程的重视,让中国纪录片在制作品质和观看体验上更具“大片感”。电视媒体也推出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微纪录、短视频、纪录电影。大体量的精品力作与小而美的纪录“小品”形成高低搭配,让中国纪录片创作更具层次性和良性化。

近年来,“中国主题”正在成为全球纪录片市场的热门资源,很多国外大型传媒机构推出了中国题材大型纪录片,中外合拍、国际传播成为纪录片制作传播的重要模式。

(摘编自韩飞《中国纪录片的新动能与新趋势》,《人民日报》2019年2月7日)

材料二:

如今,纪录片市场迎来红利期,种种资源向纪录片领域倾斜,国内纪录片生产一改往日困窘,开始吸纳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加入,诸如《舌尖上的中国》《了不起的匠人》《风味人间》等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构筑自己的生态圈。这似乎标志着这个原本游离在市场与艺术之间的小众品类开始走出市场化的第一步。

在这一过程中,难免有资本改变了创作者的目的,侵蚀了纪录片的真实边界,让作品在商业性与公共性之间进退两难。在这样的作品中,过分商业化使作品“铜臭味”过重,纪录片与广告片的界限不清。各大赞助商品牌和产品强行嫁接,不但打断了故事情节和逻辑的流畅性,而且降低了剧集的艺术水准。同时,强行娱乐化也让纪录片与剧情片难分你我,大量娱乐性的、非严肃的内容挤占了真实内容的空间。

(摘编自牛梦迪《纪录片商业化之路别走偏了》,《光明日报》2019年1月10日)

材料三:

《国际先驱导报》2015年10月13日刊登一篇题为《西方涉华纪录片不断升温:从好奇到研读》的文章。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的提升,以前相对强势的西方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在反思自己的同时,希望通过研读中国寻找出路。随之而来的是,近两年西方纪录片对中国题材的关注一直在升温,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西方涉华纪录片的拍摄曾达到一次小高潮。20世纪80年代,更多国家加入记录中国这一队伍中来,直到现在全面铺开。不管哪一个时期,拍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的原因无外乎好奇和需要——希望了解和传递关于中国的信息。相比之前的那次高潮,现在的涉华纪录片更倾向于研究和研读的视角,从过去的误解和片面认识的阶段回归更加客观、平和、直面的阶段。一方面,以中国的经济崛起为出发点,他们表现出充分肯定的态度和希望寻求更多合作机会的意图。另一方面,从自身利益考虑,希望保持本国强大的经济地位,害怕中国的崛起所造成的威胁,表现出对中国的警惕和批判。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5年10月1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传统是与时代共进,见证中国改革发展、延续中华文脉、表现大国文化自信、反映普通百姓生活都是它的重要创作题材。
B.制作技术的提升使纪录片在制作品质和观看体验上提升明显,纪录片的精品化已经等同于大片化,微纪录、短视频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C.纪录片原本使游离在市场与艺术之间的小众品类,目前在国内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期,许多纪录片愈来愈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D.无论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之后,西方拍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都出于好奇和需要,从过去的误解到现在的直面中国崛起,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纪录片创作“主流化”气质回归,其蓬勃发展态势得益于国家政策与市场力量的双重驱动,也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动能激发有关。
B.纪录片商业性过重,往往与广告片或剧情片界限不清,打断纪录片故事情节和逻辑的流畅性,或让娱乐性、非严肃的内容损及真实性。
C.随着中国对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前相对强势的西方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从研究和研读的视角,表现出既希望合作又警惕威胁的复杂心态。
D.材料一和材料三中,都提到了西方纪录片对中国题材的关注,从西方国家部分加入到全面铺开,可以看出中外合拍“中国主题”纪录片不断升温。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信息与世界的新主人

胡 泳

①从全球看,越越多的信息以越越快的速度被传送到越越多的人手中,无论是宽带网、无线通信还是智能终端的普及都在推动这一趋势。在这个趋势中,人们不仅强烈要求接入互联网,而且也渴求随着上网而获得未经阻碍和不加过滤的信息。正如在互联网上流传多年的那个著名的口号所言:“信息渴望自由”。

②如果你仔细观察国际生活的真正运转,你会发现这个舞台的主角已然发生变换。有哪些新的演员在登台亮相,试图把自身的逻辑施加给全世界呢?今天我们评选这个星球上最有影响的五十人,奥巴马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们当然可以和董事长和CEO们搏斗,然而,他们(  )战胜的是人们对自由的和未经过滤的信息的追求。他们(  )一时能够阻挡住信息的洪流,但从长远看,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原因很简单:你(  )控制你给予人们的,但你无法控制人们主动寻求的。

⑨当然,公民社会也不是万能的。维基解密教导我们的是,各方都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国家不可一厢情愿地想象回到没有维基解密这样的网站的日子,而维基解密企图逃避所有司法辖区的做法——虽说,对于挑战强权的一个小小机构说,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也使其具有变成不负责任的权力的风险。须知,挑战不负责任的权力,恰好是维基解密本的宗旨。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一个根本的前提上:任何不受制约的力量,本质上都是危险的,无论国家、跨国公司还是好斗的无政府主义者,皆如此。

【小题1】“信息渴望自由”在文中的意思是
【小题2】分析第②段提及“奥巴马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国家领袖”的用意。

【小题3】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⑧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
A.难以可以可能B.难以可能可以
C.可能难以可以D.可以可能难以
【小题4】阿桑奇等人之所以成为世界新主人的根本原因是( )
A.他们登台亮相并具有将自身的逻辑施加给全世界的愿望。
B.他们披露的大量信息令众多的政府遭受重创并最终失败。
C.他们能置身于任何政府或法律系统所能染指的范围之外。
D.他们拥有新的、开放的传播架构满足民众对信息的渴求。
【小题5】阅读第③—⑥段,筛选重要信息,给“维基解密”下定义。字数在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