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孙正之序

王安石

(1)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

(2)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崇杨、墨,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崇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3)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

(4)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韩之心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为绝域也。北辕而首之,苟不已,无不至。孟、韩之道去吾党,岂若越人之望燕哉? ,予未之信也。 ,予亦未之信也。

(5)正之之兄官于温,奉其亲以行,将从之,先为言以处予。子欲默,安得而默也?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

(注释)①诎:同“屈”。②杨、墨:杨: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墨:墨翟,春秋战国期思想家、政治家。③释、老:即佛教与道教。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焉尔B.也哉C.矣乎D.之邪
【小题2】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定志向改变时俗。
B.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
C.君子与众人的区别在于坚定志向不从时俗。
D.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己能在当世显露出来。
【小题3】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小题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的两个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日得志于吾君
②以正之之不已
③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
④而不至焉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小题5】作为赠序,本文有赞许义和勉励义,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议论色彩,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1 10:05: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芝阁记 王安石
①祥符时,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其大吏,则天子赐书以宠嘉之,小吏若民,辄锡金帛。方是时,希世有力之大臣,穷搜而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而芝出于九州、四海之间,盖几于尽矣。
②至今上即位,谦让不德。自大臣不敢言封禅,诏有司以祥瑞告者皆勿纳。于是神奇之产,销藏委翳于蒿藜榛莽之间,而山农野老不复知其为瑞也。则知因一时之好恶,而能成天下之风俗,况于行先王之治哉?
③太丘陈君学文而好奇。芝生于庭,能识其为芝,惜其可献而莫售也,故阁于其居之东偏,掇取而藏之。盖其好奇如此。噫!芝一也,或贵于天子,或贵于士,或辱于凡民,夫岂不以时乎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此予之所以叹也。
【小题1】祥符年间,芝“几于尽”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分析第②段的作用。
【小题3】下列对陈君建阁藏芝的原因的推测,合理的一项是
A.不满皇帝迷信祥瑞粉饰太平。
B.进献朝廷颂扬今上谦让有德。
C.为芝草不遇于时而感到惋惜。
D.先居为奇货再伺机高价出售。
【小题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应以士人际遇的贵贱来区分是否有道。
B.作者把士人不应为贵贱所役使作为文章的主旨。
C.作者为士人的际遇为何有贵贱之分而感到困惑。
D.作者认为士人和芝草贵贱有别的原因是一样的。
【小题5】清人沈德潜评价《芝阁记》“用意多在题外”。请对此加以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小题2】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王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对于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而感到非常惋惜。
B.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的统一,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认为只要尽“志”,即使不能到达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D.平坦的、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