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昶,字士都,东平须城人。昶颖悟过人,读书如夙习,无故不出户外,邻里罕识其面。初从父入科场,侪辈少之,讥议纷纭,监试者远其次舍,伺察甚严。昶肆笔数千言,比午,已脱稿。释褐,授征事郎、孟州温县丞。正大改元,超授儒林郎、赐绯鱼袋、郑州河阴簿。三年,召试尚书省掾,再调漕运提举。

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居数岁,忠济怠于政事,贪佞抵隙而进。昶言于忠济曰:“比年内外裘马相尚,饮宴无度,库藏空虚,百姓匮乏,若犹循习故常,恐或生变。惟阁下接纳正士,黜远小人,去浮华,敦朴素,损骑从,省宴游,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可以弭未然之祸。”时朝廷裁抑诸侯,法制寝密,忠济纵侈自若。昶以亲老求解,不许。俄以父忧去官,杜门教授,一时名士若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

岁己未,世祖伐宋,次濮州,闻昶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昶上疏,论治国,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为对。世祖嘉纳之。明年,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访以国事,昶知无不言,眷遇益隆。世祖尝燕处,望见昶,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其见敬礼如此。

至元元年,迁转之制行,减并路、府、州、县官员,于是谢事家居。五年,起为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六年,奸臣阿合马议升制国用使司为尚书省,昶请老以归。七年,诏授南京路总管兼府尹,不赴。八年,授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务持大体,不事苛细,未几致仕。二十二年,昶年已八十三,复遣使征之,以老疾辞,赐田千亩。二十六年卒,年八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李昶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授征事郎    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宴游   省:醒悟
C.世祖伐宋,濮州  次:驻扎
D.复遣使之 征:征召,朝廷征用人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忠济怠政事 奉晨昏万里
B.贪佞抵隙进 门虽设常关
C.以用贤、立法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D.老疾辞 臣险衅,夙遭闵凶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B.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C.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D.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昶从小聪明过人。读新书文如同过去经常学习的一般熟悉。参加科举考试时能一上午奋笔写数千字。
B.李昶能积极进善言。他极力劝说懒于处理政事的严忠济接纳忠正之士,罢黜疏远奸邪小人。
C.李昶聪明懂礼,即便皇帝闲居退朝,他见了也都非常礼敬。因此世祖常高兴采纳他的疏谏,向他询问国事。
D.李昶才干非凡,官员的品级和选举,朝廷的礼仪,很多是他裁定的。宰相常请他商议朝廷大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2 08:3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广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纪。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取三馆围籍太常天章礼仅仗归于京师凡所荇技皆时之名士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查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四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世祖崩,构撰谥册。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归东平。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榆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翠修国史,趣召赴阔,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舂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幽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B.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名士
C.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D.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拨/皆时之名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后来“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太庙,古代呈帝祭奠祖先的家庙。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C.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十五日可以称为“望”。
D.铨选,选官制度。吏部主选文武官员。官员有的由皇帝任命,有的由有关部门补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构富有文才获得赏识。他从小聪明,学问渊博,文章雅典,凭文章人仕;他被贾居贞器重,贾居贞让儿子跟他学习;他写的诏书得到皇帝的欢心。
B.王构恪尽职守,主动担当。他为朝廷积极谋划;平反了一些冤案;他和卜忽木去办事,因故可能获罪,他主动要求承担责任,最终被朝廷免职。
C.王构积极议政,不惧权贵。有人上书主张搜刮民众,他和何荣祖极力反对,予以阻止;有人倚仗权贵作恶,百姓侧目面视,他把此事上报朝廷。
D.王构富有威望,引荐后生。他是三朝元老,熟悉一些事务,朝廷碰到大事都会向他咨询他江欢推荐贫寒之士,所推荐的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
(2)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赠医师葛某序

明·宋濂

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炎》,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传经者既明载其悦,复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承三世为言,何其惑欤

夫医为道,必志虑微,机颖明发,然后可与于斯,虽其父不能必传其子也。

吾乡有严生者,三世业医矣。其为医,专大观之方,他皆情愤,绝弗之省。又有朱聘君,家世习儒,至聘君始以医鸣,医家诸书无不精览。

一少年病肺气上,喀喀鸣喉中,急则唾,血成缕,严曰:“此也,后三月死”聘君曰:“4也,气升而,中失其框;大司,烁金于炉,是之谓肺痿,治之生。”已而果然成生。一六十翁患寒热,初,毛洒,齿击下上,热继之,盛如,严曰:“此痰也,不治将“聘君曰:“非也,脉淫以,数复乱息;外强中干,两作福极,是之谓解㑊之则痒,不药则刷”已而果别,治乃愈。一妇女有疾,每吐数升,腥独人;人进亦吵,严曰:“此寒也,法宜温”聘君曰:“非也。阳阴未,气爸血聚;其势方格,有攸处,是之谓阻。在法不当治,久则自,且生男。”言后辄验。

夫严生之医三世矣、聘君则始习为之,而优劣若是者,医可以世论否?嗟夫!昔之名医众矣来暇多论若华元化若张嗣伯若许智藏其治证皆入神初不闻父子相传也。自传经者感是非,使《礼)经之意晦而不白,三千年矣,世之索医者,不问其通书与否,见久于其业者从之。人问其故,则曰是记《礼》者云尔也,其可手哉!

葛生某,之钜族也,明于医,三世之书皆尝习而通之。出而治疾,决死生,验瘥剧,若烛照而龟卜,无爽也者。士君子或不能药,注之,不索其偿,士君子然称誉之,名上丞相府,赐七品服,俾提举诸医官,有疾者遂倚之以为命呜呼!若葛生者,其无愧古之师者欤!

注:①大观之方:即大观年间的《大平惠民和剂局方)》。②大官司令,金于炉:意为心火过大有伤于肺。③解㑊(xiè yì):中医指固无力、得说话、抑郁不欢的症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大观之方 事:从事,这里指学习
B.他皆愤惯,绝弗之  省:明白,领情
C.之则瘳,不药则剧  药:用药治疗
D.士君子或不能药   具:全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医为道,必志虑渊微  师道不传也久矣
B.医可以世论否耶 若葛生者,无愧占之医师者欤
C.自传经者惑是非 辞楼下殿,辇来
D.则瞀瞀从之  至丹以卿为计,始速祸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之名医众/矣未暇多/论若华元/化若张/伯若许智/藏其证皆人/神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也
B.之名医众矣/未多论/若华元/化若张/伯若许智/藏其治证皆人神初/不其父子相传也
C.之名医众矣/未暖多论/若华元化/若张伯/若许智藏/其治证入神/初不同其父子相传也
D.昔之名医众/矣未暇多/论若华元/化若张/伯若许智藏/其治证入神/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做医师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不能“志虑微”“机颖明发”,即使父是医师,也一定不能把技艺传给儿子。
B.在对三个病人的不同诊断中,朱君没有一次失准,显示了他饱该医书后精的拉艺有力地佐证了作者的观点。
C.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以严生和朱聘君为例,阐释了自己对“医不三世”的理解,驳斥了传经人和世俗百姓的错误看法。
D.文章以君子和朝的,侧面表现了葛生医术的高超和医的高尚,并认为他无愧于古人所说的大名医。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传经者既明载其说,复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水三世为言,何其惑欤!
(2)出而治疾,决死生,验瘥剧,若烛照面龟卜,无爽也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阎复,字子靖,祖衍,仕金,王事。父忠,避兵山东之高唐,遂家焉。性简重,美丰仪。七岁读书,颖悟绝人。弱冠入东平学,师事名儒康晔。时严实领东平行台,招诸生肄进士业,迎元好问校试其文,预选者四人,复为首。至元八年,用王磐荐,为翰林应奉,以才选充会同馆副使,兼接伴使。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十二年,升翰林修撰。十四年,出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阶奉训大夫。十六年,入为翰林直学士,以州郡校官多不职,建议定铨选之法。二十三年,升翰林学士。帝屡召至榻前,面谕诏旨,具草以进,帝称善。二十八年,尚书省罢,复立中书省。帝励精图治,急于择相,一日,召入使殿,谕之曰:“朕欲命卿执政,何如?”复屡谢不足胜任。御史台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首命复为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先是,奸臣桑哥当国,尝有旨命翰林撰《桑哥辅政碑》。桑哥既败,诏有司踣其碑,复等亦坐是免官。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以旧臣召入朝,赐重锦、玉环、白金,除集贤学士,阶正议大夫。元贞元年,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定用释奠雅乐。”从之。又言:“曲阜守冢户,昨有司并入民籍,宜复之。”其后诏赐孔林洒扫二十八户、祀田五千亩,皆复之请也。大德元年,仍迁翰林学士。二年,诏赐楮币万贯。四年,帝召至榻前,密谕之曰:“中书庶务繁重,左相难其人,卿为朕举所知。”复以哈剌哈孙对,帝大喜。十一年春,武宗践祚,复首陈三事,曰“惜名器,明赏罚,择人材”,言皆剀切。未几,进阶荣禄大夫,遥授平章政事,余如故。复力辞,不许,上疏乞骸骨,诏从其请,给半俸终养。皇庆元年三月卒,年七十七,谥文康。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B.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C.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D.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殁:指小孩夭折和病死。我国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的称呼各有不同,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B.弱冠:“弱”意指“年少、年幼、体犹未壮”。在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己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C.铨选:选才授官。我国古代从唐开始,选用官吏,除最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一般都由吏部铨选,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
D.乞骸骨:请求将骸骨归葬故乡,意为自请退职回家安度晚年。与“致仕”略有不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则提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阎复天资聪颖。阎复从少年时代就超出常人,成年后师从饱学之士康晔,元好问也非常赞赏其文采。
B.阎复以才学闻名。世祖极为赞赏他的文采,从此仕途一帆风顺。成宗即位后,他力劝成宗重视儒学。
C.阎复淡泊名利。世祖、成宗、武宗都很器重阎复,但是阎复不贪恋官位,曾坚决不肯接受宰相一职。
D.阎复谨严持重。阎复尽职尽责,看到对朝廷不利的现象就敢向朝廷提出建议,谏言屡次被皇帝采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屡召至榻前,面谕诏旨,具草以进,帝称善。
(2)桑哥既败,诏有司踣其碑,复等亦坐是免官。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金人迁汴,乃举家南渡河,居汝之鲁山。磐年方,从麻九畴学于郾城,客居贫甚,日作糜一器,画为朝暮食。自是大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涯涘。及河南被兵,磐避难,转入淮、襄间。宋荆湖制置司素知其名,辟为议事官。丙申,襄阳兵变,乃北归,至洛西,会杨惟中被旨招集儒士,得磐,深礼遇之,遂寓河内。
中统元年,即拜益都等路宣抚副使,居顷之,以疾免。李璮素重磐,以礼延致之,磐亦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意。及璮谋不轨,磐觉之,脱身至济南,得驿马驰去,入京师,因侍臣以闻。世祖即日召见,嘉其诚节,抚劳甚厚。璮据济南,大军讨之,帝命磐参议行省事。璮平,遂挈妻子至东平。召拜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
出为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郡有西域大,称贷取息,有不时偿者,辄置狱于家,拘系榜掠。其人且恃势干官府,直来坐听事,指麾自若。磐大怒,叱左右捽下,箠之数十。几死,郡人称快。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磐曰:“四万人多矣,何烦他郡!”使者怒,责磐状,期三日尽捕蝗,磐不为动,亲率役夫走田间,设方法督捕之,三日而蝗尽灭,使者惊以为神。
曲阜孔子庙,历代给民百户,以供洒扫,复其家,至是,尚书省以括户之故,尽收为民,磐言:“林庙户百家,岁赋钞不过六百,仅比一六品官终年俸耳。圣朝疆宇万里,财赋岁亿万计,岂爱一六品官俸,不以待孔子哉?且于府库所益无多,其损国体甚大。”时论韪之。
磐以年老,累乞骸骨。丞相和礼霍孙为言,诏允其请,进资德大夫,致仕,仍给半俸终身。年至九十二,卒之夕,有大星陨正寝之东。
(节选自(元史·王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B.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C.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D.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最初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后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后来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B.贾:商人。在古代,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做“行商坐贾”。现泛指经商的买卖人。
C.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一枚铜制铸币(方孔钱)为一文,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里穿起来,称为一贯或吊。
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文段后“致仕”也是这个意思,此外还有“告老、解褐”等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磐治学勤勉,文辞宏放。他青年时,客居异乡,非常清贫,每天只有一碗粥而已,他勤勉的学习,努力研究经史百家学说,终使文辞豪放大气,浩荡无涯。
B.王磐为民除害,维护朝廷威仪。有个西域商人放债取息,对那些不能按时偿还的人,私设公堂,非法拘禁拷打,而且依杖权势,蔑视官府,肆意妄为;王磐大怒,令人将他拿下,施以杖刑,郡人称快。
C.王磐工作尽责,能力出众,蝗灾发生后,面对使臣的指责,王磐立下三天捕尽蝗虫的期限,他来到田间,想方设法,果真在三天内灭尽蝗虫。
D.王磬敢于直言,保护孔庙。尚书省通过清查户口把孔庙的民户收为一般平民。王磐认为孔庙民户百家每年交纳的赋税,仅相当于一个六品官一年的俸禄而已,这对于府库所增不多,而对国体损伤很大。时论都认王磬的话有道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①: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取材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注】①君子:指作者宋濂自己。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闻师楚之意何如     师:以……为师。
B.王趣见,未至 趣:催促。
C.闻晋约诸侯图楚 图:谋取。
D.或可少售其妄 售:实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不可以空言白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尚得奠枕而寝耶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 斧斤以时入山林
D.然则尊卢沙之劓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B.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C.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D.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小题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尊卢沙“大言无当”的一项是 ( )
①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②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③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    
④是不可以空言白也⑤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⑥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⑤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卢沙大言不惭,声称自己能游说楚王,因此一到楚国就受到楚国官吏的礼遇。
B.尊卢沙的大张声势和故作高深的表现,帮他先后几次过关,终获机会进见楚王。
C.尊卢沙以对晋等诸侯图楚形势的分析打动了楚王,并且很快就被楚王任命为卿。
D.尊卢沙大言无当以致于最后被劓鼻,作者认为他的引祸上身实际上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