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开篇意境雄阔,大江东去让人有“逝者如斯夫”的联想,把永不止息的江水与随岁月消逝的英雄相联系,通古今而观之,有悠久深远的历史感。
B.称周瑜为周郎,意在突出周瑜的俊逸风流,年纪虽轻但已建功立业,与“小乔初嫁”相呼应,也用以反衬自己华发早生、功业难成。
C.整首词虚实相生,从眼前写起,回溯到“从前”,又从“从前”回到眼前,眼前的人、景与“从前”的人、景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构思巧妙。
D.词的下阅情感深沉,感慨于英雄风流已然逝去,叹息于自我理想落空,最后在江月永恒、江水长流中得到自我超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1 10:4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①

徐门②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③,牛衣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①苏轼时任徐州太守,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②徐门:即徐州。③缲车:缫丝车。④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的首句采用了倒装的句式,既描绘出枣花纷纷飘落的样子,又写出了词人的行为——行走在枣树下。
B.上片的后两句,词人通过“村南村北”的“缲车”声和农人卖瓜的叫卖声,表现了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表达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心情。
C.词的上片一句一个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下片侧重抒情议论,既有对路途遥远、人体困乏的无奈,又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D.“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小题2】结合词的内容及相关注释,说出作品中的作者自身的性格特点。字数50以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攀栖鹘之巢 危:端正
B.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刚好,恰好
C.今者薄暮 薄:接近
D.履巉岩,披蒙茸    披:分开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B.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D.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的十五日前后。这是古代纪日的一种方法。
B.赤壁: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遗址。
C.冯夷:也称作冰夷、河伯,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黄河水神。也泛指水神。文中指河伯。
D.羽衣:指以羽毛织成的衣服;或常称道士或神仙所着衣为羽衣;或指道士的代称;或指轻盈的衣衫等。文中指道士或神仙所着衣服。
【小题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