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中的“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表明了诗人的形象魅力。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小题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06 09:1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间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间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小题1】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中的“一雁”和“孤帆”都是借代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
B.《送张舍人之江东》的颈联意思是说,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
C.《送严士元》的颔联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让人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交谈的身影,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D.《送严士元》的颈联两句均为实写,上句写送别时落日去帆的景色,下句补叙离别后严士元所去之地。
E. 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人诗人深清厚谊。
【小题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供奉翰林(__________)   (2)宰惊愧,拜曰(___________)
【小题2】子,仙人也。(   )
A.人名B.上升C.被贬职D.被谪迁
【小题3】白时卧庐山,为僚佐。(   )
A.招聘B.同“僻”C.避让D.君主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命之 论时事,奏颂一篇
B.今墓在 过而能改,善莫大
C.所业投贺知章  激怒贵妃
D.亲调羹 “饮酒八仙人”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2)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小题6】用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句诗句来概括上文,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结合上文,说出“传”的文学样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