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格天阁

(宋)罗大经

(1)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及中词科,靖康初,为御史中丞。
(2)金人陷京师,议立张邦昌。桧《议状》,大略谓:“赵氏传绪百七十年,号令一统,绵地万里;子孙蕃衍,布在四海;德泽深长,百姓归心。只缘奸臣误国,遂至丧师失守,岂可以一城而决废立哉?若心欲舍赵氏而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而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而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望古揆今,复君之位,以安天下。”虏虽不从,心嘉其忠,与之俱归。
(3)桧天资狡险,始陈此议,特激于一朝之;既至虏廷,情态遂变,谄事挞辣,倾心为之用。兀术用事,侵扰江淮,韩世忠邀之于黄天荡,几为我擒,一夕凿河,始得遁去。再寇西蜀,又为吴玠败之于和尚原,至自髡其须发而遁。知南兵日强,惧不能当,乃阴与桧约,纵之南归,使主和议。
(4)桧至行都,绐言杀虏之监己者,奔舟得脱。见高宗,首进“南自南,北自北”之说。时上颇厌兵,入其言。会诸将稍恣肆,各以其姓为军号,曰“张家军”“韩家军”。桧乘间密奏,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上为之动,遂决意和戎,而桧专执国命矣。
(5)方虏之以七事邀我也,有“毋易首相”之说,正为桧设。洪忠宣自虏回,戏谓桧曰:“挞辣郎君致意!”桧大恨之。厥后金人徙汴,其臣张师颜者作《南迁录》载孙大鼎疏,备言遣桧间我以就和好,于是桧之奸贼不臣,其迹始彰彰矣。
(6)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云 :“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蛾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桧益喜,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歉 ,故特喜此谀词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7)余观唐则天追贬隋臣杨素诏曰:“朕上嘉贤佐,下恶贼臣,尝欲从容于万机之暇 ,褒贬于千载之外;矧年代未远,耳目尚存者?”夫杨素异代之奸臣,则天一女主,尚知恶而贬之,矧如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上通于天,其可赦乎?开禧用兵,虽尝追削,嘉定和戎,旋即牵复,是可叹也!
(注)①格天阁:秦桧任宰相后所造,是“一德格天之阁”的简称。格,感通;格天,封建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②挞辣:完颜昌,金大将,女真族。③矧:shěn,何况。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桧《议状》(___________) (2)有朝士贺以云(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特激于一朝之(    )
A.信用 B.原谅    C.谅解    D.信件
(2)望古揆今(    )
A.追查   B.缉拿    C.滑稽  D.考察
【小题3】第(4)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
B.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
C.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
D.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
【小题4】把第(5)段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厥后金人徙汴,其臣张师颜者作《南迁录》载孙大鼎疏,备言遣桧间我以就和好,于是桧之奸贼不臣,其迹始彰彰矣。
【小题5】文章以“格天阁”为题目,用意是什么?
【小题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秦桧这个人物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1 09:03: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①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②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④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⑤,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注)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骢,音cōng,青臼杂毛的马,今名菊花青马。③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④燕然:即燕然山。《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干余里,臀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⑤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起首三句表现了主人公精通韬略,武艺高强。“乌丝阑展,醉墨龙跳。”形容主人公展开绢素,任意挥毫,其书法矫健有力,有如蛟龙跳跃。
B.“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用典抒情。“请缨”语本《汉书·终军传》:“(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这里借此典故,抒发了词人矢志报国,立功塞外的豪情壮志。
C.“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样都运用间接抒情的手法,在词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怅”字统领后面四句,“怅燕然未勒”,用了典故,借以表达了词人功名未就、报国无门的怅恨。
E.词的下片语气陡转,充满了时代悲凉与家国身世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功名未就、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小题2】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抒情方式、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相同相似之处,请你就三个方面谈一淡。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温三事

义理所在,虽盗贼凶悖之人,亦有不能违者。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其子守文守沧州,朱全忠引兵攻之,城中食尽,使人说以早降。守文应之曰:“仆于幽州,父子也,梁王方以大义服天下,若子叛父而来,将安用之?”全忠愧其辞直,为之缓攻。其后还师,悉焚诸营资粮,在舟中者凿而沉之。守文遗全忠书曰:“城中数万口,不食数月矣,与其焚之为烟,沉之为泥,愿乞其所余以救之。”全忠为之留数囷,沧人赖以。及篡唐之后,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用。全忠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宋州节度使进瑞麦,省之不,曰:“宋州今年水灾,百姓不足,何用此为?”遣中使诘责之,县令除名。此三事,在他人为之不足道,于全忠则为可书矣,所谓憎而知其善也。

《容斋随笔》

注释:①全忠:后梁太祖朱温,起初参加黄巢起义,降唐时被唐僖宗赐名全忠。②鸱枭:同“鸱鸮”,这里代指罪人。
【小题1】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沧人赖以(2)当不次
(3)全忠其为人 (4)省之不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梁王方大义服天下 其为唐鸱枭
B.刘仁恭卢龙节度使 与其焚之
C.全忠则为可书矣 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在舟中者凿沉之 所谓憎知其善也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朱全忠引兵攻之,城中食尽,使人说以早降。
(2)仆于幽州,父子也。
【小题4】文中举了朱温三件事为了说明___________观点。(用文中的句子)
【小题5】通过此文,我们认识到应该用_________的方法评判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