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某同学对《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一番比较,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他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概括,请你与他合作,得出恰当的结论:
①两位作者的生卒年:
姜夔  1155—1221 年
辛弃疾  1140—1207 年
这说明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首词都涉及到作者的见闻经历:
《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这说明两首词都涉及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重要历史背景。
③这两首词都借历史人物抒发现实情怀:
《扬州慢》中提到杜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孙权、刘裕、廉颇。
这种写法都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要求指出这两位词人的不同风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1 09:03: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注①汉乐府《陌上桑》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此处以秦楼人指代妻室。②东汉末年,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曾登城作《登楼赋》,述其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开篇两句起笔突兀,开宗明义,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又通过“落日”“酒”等意象表现了“离愁”。
B.“和月载离愁”一句不仅通过“月”这一意象烘托“离愁”,还化虚为实,使抽象的“离愁”成为可“载”的具体形象。这与李清照《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两句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此行能有远大的目标,像伊尹和周公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D.本词使用了伊尹、周公、班超、王粲等典故,这些典故文字简洁、直白深刻,富有感染力,体现了辛词长于用典的特点。
E. 本词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上片以写景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全词情由景生,作者因情明志,充满了一种悲慨之情。
【小题2】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两句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