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最终溯源石梁而登天台山,全长约200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2200余人中,先后有近300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70余年,著《寒山集》,依托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山小镇”跃然纸上。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摘自《“诗与远方”犹在 随唐诗游天台》,《光明日报》2019年2月17日)

材料二:

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


特色小镇分类很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受到欢迎。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大古镇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这个时期对古城古镇以观光为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旅小镇的需求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享受的。

(摘编自《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及开发模式分析》)

材料三: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压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四: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浙江天台县建设“云端·唐诗小镇”“寒山小镇”等特色小镇是将唐诗“物化”的重要过程,同时也凸显了“诗路文化”的特点。
B.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看,我国国家级特色小镇功能类型多样,发展态势良好,而且比例分配均匀。
C.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天台县在唐诗上做文章,其特色小镇的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等活动都融入了唐诗元素。
B.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到文旅特色小镇旅游,由最初对古城古镇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
C.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找准“产业生态位”就可以构建特色小镇“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生态系统。
D.四则材料虽侧重点不同,但都围绕建设文化特色小镇这一中心,分别谈到它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发展意义,并介绍了国外成功的经验。
【小题3】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特色小镇?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3 12: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题。
“美”是灾难
毕飞宇
“美”是什么?“美”是什么呢?从导演离开推拿中心的那一刻起,沙复明就被这个问题缠住了。他挖空了心思,却越来越糊涂。“美”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它长在哪儿?
严格地说,沙复明想弄清楚的并不是“美”,而是都红。可是,“美”在都红的身上, 这一来“美”和都红又是一码子事了。你不把“美”这个问题弄明白,你就永远不可能弄懂 真正的都红。沙复明焦躁了,伤神了。他的焦躁没有任何结果,留给他的只有更加开阔的茫 然,自然还有更加深邃的幽黑,那是一个永远都无法抵达的世界。“把都红从头到脚摸一遍 吧”,沙复明这样想。这个念头吓了沙复明一跳。说到底,手又能摸出什么来呢?手可以辨 别出大小、长短、软硬、冷热、干湿、凸凹,但手有手的局限。手的局限让沙复明绝望,整 个人都消沉了。他终日枯坐在休息厅里,在想。在胃疼,面色凝重。
书上说,美是崇高。什么是崇高? 书上说,美是阴柔。什么是阴柔? 书上说,美是和谐。什么是和谐?
什么是高贵的单纯?什么是静穆的伟大?什么是雄伟?什么是壮丽?什么是浩瀚?什么 是庄严?什么是晶莹?什么是清新?什么是精巧?什么是玄妙?什么是水光潋滟?什么是山色空蒙?什么是如火如荼?什么是郁郁葱葱?什么是绿草凄凄?什么是白雾茫茫?什么是黄 沙漫漫?什么是莽莽苍苍?什么是妩媚?什么是窈窕?什么是袅娜?什么是风骚?什么是风 姿绰约?什么是嫣然一笑?什么是帅?什么是酷?什么是潇洒?什么是风度?什么是俊逸铿锵?什么是挥洒自如?流水为什么潺潺?烟波为什么澹澹?天路为什么逶迤?华光为什么璀璨?戎马为什么倥偬?八面为什么玲珑?虚无为什么缥缈?岁月为什么峥嵘? 什么是红?什么是绿?什么是“红是相思绿是愁”?什么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沙复明记忆力出众,至今能背诵相当数量的诗词和成语。这些诗词和成语他懂么?不懂。
许多都不懂,学舌罢了。慢慢地,随着年岁的增加,似乎又懂了。这个“懂”是什么意思呢? 是他会用。严格地说,盲人一直在“用”这个世界,而不是“懂”这个世界。
问题是,“美”不是用的,它是需要懂的。 沙复明急了,急火攻心。一颗心其实已经暴跳如雷了。然而,暴跳如雷没有用,沙复明只能控制住自己,在休息区里坐下来了。他拨弄着自己的手指,像一个捻珠的老僧,入定了。 他怎么能入定?他的心在寂静地翻涌。
他和这个世界有关系么?有的吧,有。应该有。他确确实实就处在这个世界里头,这个 世界里头还有—个姑娘,叫都红。就在自己的身边。可是,“美”将他和都红隔开了,结结实实地,隔离开来了。所以,他和这个世界无关。这个突发的念头让沙复明的心口凛了一下, 咕咚就是一声。对这个世界来说,他沙复明只是一个假设;要不然,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假设。
问题是,“美”有力量。它拥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反过来说,它给了你驱动力。它逼 着你,要挟着你,让你对它做出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是都红的“美”吸引了沙复明,不如说是导演对“美”的赞叹吸引了他。导演的赞叹太令人赞叹了,“美”怎么会让一 个人那样的呢?它具有怎样的魔法?
足足被“美”纠缠了一个星期,沙复明扛不住了。瞅准了一个空当,沙复明鬼鬼祟祟地 把都红叫了过来,他想“看一看”她的“业务”。都红进来了,沙复明关上门,一只手却摸到了墙壁上的开关,“啪”的一声,灯打开了。灯光很黑,和沙复明的瞳孔一样黑。为什么 一定要开灯呢?沙复明想了想,也没有想出什么结果来。考核完毕,沙复明说:“很好。” 人却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了。他只好笑,他的笑声前言不搭后语,最终,沙复明拿出一种嬉戏的、甚至是油滑的口吻,说:“都红,大家都说你美,能不能把你的‘美’说给我听听?”
“老板你开玩笑了。”都红说。都红这样说得体了。在这样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谦虚更 能够显得有涵养呢。“人家也是开玩笑。”
沙复明收敛起笑容,严肃地指出:“这不是玩笑。” 都红愣了一下,差不多都被沙老板的严肃吓住了。“我哪里能知道,”都红说,“我和你一样,什么也看不见的。” 这个回答其实并不意外。可是,沙复明意外。不只是意外,准确地说,沙复明受到了意外的一击。他的上身向后仰了一下,像是被人捅了一刀,像是被人打了一记闷棍。“美”的 当事人居然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这让沙复明有一种说不出口的悲哀。
沙复明无限地疲惫,他决定放弃,放弃这个妖言惑众的、骗局一般的“美”。但沙复明 低估了“美”的能力——它是诱惑的,它拥有不可抗拒的勾引。它是漩涡,周而复始,危险而又迷人。沙复明陷进去了,不停地沉溺。 “美”是灾难。它降临了,轻柔而又缓慢。
(选自《推拿》)
【小题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本描写书上对美的界定和诗词,表现了沙复明记忆力出众,对美的热爱,丰富了人 物形象。这些词是他对都红的美的猜测和想象,侧面体现了都红的形象。
B.沙复明探究思索这些美的概念和现象,表现他对美的向往和善于思考生活。
C.“和你一样”表现了都红对能像常人一样感受美好事物美丽世界的渴望。
D.尽管眼盲,他们顽强坚韧、乐观积极的生存状态已经是一种美好,而他们却美而不自知。他不懂这些诗词和成语,暗示他与世界隔离的痛苦。
【小题2】沙复明开灯的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3】结合全文,理解“对这个世界来说,他沙复明只是一个假设;要不然,这个世界就是一 个假设”中的“假设”的意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街汉子
牛五每天清晨在薄雾中跺着青石板从老街南头的葫芦大院向街中的钟鼓楼走来。钟鼓楼下“马一鲜”羊肉汤馆刚好肉烂汤肥,牛五是第一个顾客。要一碗肥汤,两个火烧馍泡进去,碗面上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牛五一边摇头晃脑的吹着,一边顺着碗沿呼噜呼噜的喝着。肥汤下肚,热气便往脸上窜,额头便渗出细汗。牛五惬意的抹抹嘴,伸伸双臂。此时太阳正好担在钟古楼的檐角。
牛五回到院中。嫂子说,五子,你退伍回来3个月了,该出去找点事做啊。牛五晃着脑袋:那哪儿行啊,我是大军区给司令员做过警卫的,不能给首长掉脸。我就不信没人来请我。
还真有人来请牛五。宏发公司金老板是做电料生意发家的,专程到葫芦大院找牛五:好,跟我干,月薪两千。
周末,金老板急匆匆叫上牛五,说揽了笔大买卖。这次一定要把宋处长打发好,他就爱喝酒,喝痛快了,单就签了。300万啊,够咱吃一年了。牛五拍拍胸脯,那还用说。
老街水席远近闻名,始于唐朝,因上菜是一道一道往桌上端,吃完一盘撤下去再上另一盘,如行云流水一般,而且几乎道道菜都带汤,干稀有致汤随菜走,故此得名。一张八仙桌,四人各居一端,一瓶杜康酒分倒进四个杯子。
宋处长兴致勃勃:怎么,带着保膘壮胆啊。不就是四瓶杜康嘛,来!
金老板对牛五说,五子,喝!
牛五说,老板,那不行,我不能空着肚子喝酒。
金老板说,好先上盘蒸馍,韭黄炒肉丝,让我这小兄弟垫巴垫巴。
馍、菜端上。牛五拿起一个蒸馍从中间掰开,夹进韭黄肉丝,大口大口的吞嚼。很快,5个馍就没了踪迹。客人看得眼都直了,好胃口,好胃口。
五子,饱了没?
老板,饱了。
好,把酒干了。
那不行啊,我吃饱了是不喝酒的。
金老板嘴都气歪了,饿了你不喝饱了你也不喝,你啥时候喝?
牛五说,部队不准喝酒的,要关禁闭的。
金老板火了,你滚,你给我滚!
老板,我不能走。你干,醉了我背你回家。
金老板喝得醉成一堆烂泥,还真是牛五把他背上五楼的家。
丢了一宗买卖,金老板气得躺了两天。找了个借口,他派牛五去公司门岗做警卫,做了警卫的牛五每天也很神气,雄赳赳气昂昂的。
金老板对牛五也没说什么,态度是大不如从前,后来就拖欠工资。3个月后,金老板愁眉苦脸的对牛五说,公司经营不景气,外欠款也讨不回来。明市K公司讹了咱的30万元的货,两年了一分钱也没给。一帮子无赖,没人敢去。你若能讨回来,30%提成,讨不回来你也就另谋高就吧。牛五说,那还用说,我明天就去。
K公司的办公楼气派豪华。K公司的老板听说牛五是来讨账的,就呵呵地笑,你还来讨账啊,看你大老远来的,也挺辛苦,到财务支500块回去吧。牛五说,我不要500块,我要30万呢。老板收敛了笑脸说,你恐怕还不知道我K公司在本市的影响吧,走吧,我手下的弟兄脾气有些不好。别惹他们不高兴啊。说着从门外就进来两个高出牛五一头的彪形大汉,牛五啥也不说扭头就走。
下午,牛五背了个编织袋又来到K公司。牛五从袋中倒出一堆红砖,老板吓了一跳,立即叫来两个保膘。保膘正要上前,就见牛五蹲下身,拿起一块砖一掌劈下,砖便断为两截。保膘怔住了,不敢靠前。牛五连劈五块砖,脸不红气不喘。随即左手拿起半块砖,右手中指尖顶在砖面,只见红色的粉尘纷纷扬扬,顷刻间红砖就被手指钻透。牛五连钻五块砖,还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牛五抽出一节铁丝,将钻透了的砖块穿成一串,这才缓缓站起身,拍拍手掌:我初来乍到也没啥送老板的,这串项链算是见面礼。说罢,他用脚尖挑起铁丝,小腿一抖,一串砖便挂到墙角的衣架上。
30万元的汇票放在金老板的面前,金老板张大了嘴。
牛五说,我知道老板对我好,可我不适合在这干。没帮你做啥事又不好意思离开,今天我可以告辞了。
金老板拿出10万元,五子,这是给你的。
牛五摇摇头,欠我的工资给我,公司的钱我一分不要。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牛五在宏发公司发展不好,陪酒不成,丢了买卖,再加上公司经营不景气,导致金老板对牛五的态度越来越差,以至于拖欠工资。
B.文中关于羊肉汤和老街水席的描写,一方面照应了题目中的“老街”,另一方面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使得人物形象丰富而真实。
C.手掌劈砖、手指钻砖、脚尖挑砖,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牛五的人物形象瞬间高大起来,小说由此完成了牛五人物形象的塑造。
D.小说在塑造牛五形象时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段,特别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更突出主人公“汉子”的特点。
【小题2】小说在刻画牛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金老板对待牛五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小说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整体来看,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众的阅读热情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培养,阅读内客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10本,并且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一起读”成为主流。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带火诗词类图书。
(摘编自2017《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
材料二: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各类媒体阅读时长比较表

(摘自网络资料)
材料三:
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7国民阅读报告》显示,虽然越来越多用户开始习惯于手机等信息接收方式,但从学生和中青年用户的阅读习惯看,他们对图书(无论纸书还是电子书)都存在明确需求,内容还将是图书市场的决胜因素;爱读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已经形成。
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持续追求,对于精神食粮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全国各省的图书销量及用户数持续保持高增长,越来越多人加入阅读大军。其中,北上广及其他东部发达城市仍然是阅读主力,但增长率趋于平稳;得益于线上购书的便捷性,中西部城市反而高歌猛进,湖南、宁夏、陕西、江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份,2016年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过70%。
方便快捷的电子书,深刻地影响着年轻的阅读群体。2016年,京东阅读APP年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07%,总阅读时长提升了379%。其中,男性占比超过七成,相较于纸书用户,性别差异进一步拉大。8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最高,占所有电子书用户一半以上,因此他们的书单也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职业特征。《别让拖延症毁了你》《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欢乐颂》等成为2016年电子书的畅销书。
《2017国民阅读报告》认为,在需求型阅读的基础上,共读模式尤其是亲子共读、家庭共读等,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摘编自腾讯科技《京东发布2017国民阅读报告:阅读消费成趋势》)
材料四: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堪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受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问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同,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此外,网络时代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
【小题1】下列对于材料二、材料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显示,成年人能够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但更乐意接受互联网和手机上的阅读方式。
B.2016年,成年人每天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时间均有回落,而用电子阅读器阅读的时间却有所增加。
C.相对2015年,成年人2016年上网浏览的时间接近,但手机阅读的时间每天却增加了将近半个小时。
D.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很少,日本、韩国都远超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显示,中国人阅读热情越来越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不断培养,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过10本。
B.北上广及其他东部发达城市已失去阅读主力优势,面中西部城市借助线上购书的便捷,反而高歌猛进。
C.方便快捷的电子书深刻影响年轻的阅读群体,2016年京东阅读APP男性占比超七成,8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最高。
D.受应试教育影响,工作时间长、无谓应酬多的中国人对读书都很抵触,更喜欢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
E. 纸、电“一起读”已成为90后和00后阅读的主流现象,他们的书单呈现明显的年龄特征和职业特征。
【小题3】针对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祝贺!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一)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月背的神秘面纱。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逐步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为零。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
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起伏达6000米,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新华社)
材料二:
半个世纪,50多个着陆器奔向月球
在嫦娥四号之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苏)完成了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最近一次就是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虹湾着陆,再上一次就要追溯到1976年苏联月球24号了。在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美苏之间爆发了人类史上第一轮大规模无人探月、载人登月竞赛。
早期登月探测器采用的是最原始的硬着陆方式登月,最早期的硬着陆方式不顾星载设备的安全,只求谁先把人造物体“扔”到月球上,但美苏的相关试验也表明,硬着陆如果控制在一定速度范围,可以确保航天器(弹头)结构完好。只不过美苏很快又开始竞争软着陆以及载人登月,硬着陆也就开始废弃的。
1966年,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成功在月面实施软着陆,月表工作8小时多,美国的勘测者1号也在同年完成月面软着陆,开启了月面软着陆的探测时代。到目前为止,前后19个无人或有人着陆器在月面成功降落,如果算上硬着陆或者撞击月面的探测器,那么数量要超过50个。
这些航天器中,嫦娥四号是最特别的一个,不仅要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还要释放一台月球车,这样的成就当然是半个世纪50多个涉月任务软硬着陆航天器中最突出的一个,开启了月背探索的新篇章。(人民网)
材料三: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
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摘录自欧阳自远院士在中科院SELF讲坛演讲实录: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月球, 但很奇怪的一点,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这半个月亮,为什么?因为月亮是地球的一个卫星,它们相互的引力产生一种潮汐力, 最后我们站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这就是“潮汐锁定”。
月球背面长啥样?
我们的“嫦娥一号”精细地探测到了整个的全月球,提供了一张当时最好的月球的地图,正面、背面都看得非常清楚。我们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对月球表面的各种成分都测出来了,最后我们甚至可以测出来月球上有一种特殊的能源,能够提供人类未来核聚变的原料,可以为我们人类解决一万年以上的能源需求,所以月球真的是地球的好“女儿”,将会给地球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月球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优势。月球背面是长波无线电最干净的环境。因为我们在地球和月球正面上有一段无线电是绝对收不到的,包括太阳的某一部分爆发,包括宇宙的各种信息,地球上都接收不到。月球背面非常干净,所有的杂音都被月球正面挡住了,所以它是一个最好的环境,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可以清晰地收到来自宇宙早期的很多信息。之前我们也发射了很多的小卫星,让它们探测各种功能,得到我们在地球和月球正面永远得不到的各种科学数据。今年我们中国将探测器降落到人类从来都看不到的月球背面,接下来我们将要在月球上打钻、采样,最后把样品全部带回地球,开展全面的研究。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着陆。
B.早期登月探测器采用的是硬着陆方式登月,不顾星载设备的安全,只求谁先把人造物体“扔”到月球上,使航天器受到破坏。
C.1966年,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在月面实施软着陆,美国的勘测者1号也在同年完成月面软着陆,由此开启了月球软着陆的探测时代。
D.因为“潮汐锁定”,我们站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这也使得对月背的探测显得更为神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四号着陆区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选择这一地区着陆是因为这一地区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B.嫦娥四号是半个世纪50多个涉月任务软硬着陆航天器中最突出的一个,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还要释放一台月球车,这样的成就是空前的。
C.地球和月球正面上有一段无线电是绝对收不到的,包括太阳的某一部分爆发和宇宙的各种信息,都接收不到。所以月球背面是一个非常干净的环境。
D.月球上有一种特殊的能源,能够提供人类未来核聚变的原料,至少可以为我们人类解决一万年的能源需求,将会给地球做出巨大的贡献。
【小题3】请根据文本概括分析“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