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中吕〕普天乐·旅况   王仲元

树杈枒,藤缠挂。冲烟寒雁,接翅昏鸦。展江乡水墨图,列湖口潇湘画。

过浦穿溪沿江汊,问孤航夜泊谁家?无聊倦客,伤心逆旅,恨满天涯。

【小题1】“中吕”是这首小令的曲调,“普天乐”是__________,“旅况”是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作者对景物作了较为具体的刻画,以“杈枒”表现树木枝条蟠曲的老态,以“缠挂”表现枯藤在树干上的攀附缭绕,以“接翅”表现昏鸦成群,乱飞争噪的景象。
B.“过浦穿溪沿江汊”是对“孤航夜泊”的具体描绘,而自问泊于谁家,正是作者自叹长年漂流四方不得归家。
C.篇末并列的三个四言句,是对羁旅之愁的间接抒发,由“无聊”、“伤心”归结到一个“恨”字上,由此点出,对于漂泊生活的厌倦情绪和由此而引起的忧伤情怀,已经随着自己的足迹布满在天涯海角了。
D.结尾的三个并列短句,造成音节上的铿锵有力,与开头三组句子相呼应,在整饬与工稳之中显示了全篇的和谐与统一。
【小题3】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画线句进行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7 12:0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叹世(节选)
陈草庵
渊明图醉,陈抟贪睡,此时人不解当时意。志相违,事难随,由他醉者由他睡。今朝世态非昨日。贤,也任你;愚,也任你。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释:①陈草庵,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曾任赞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等。②渊明图醉: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说“吾尝得醉于酒足矣”;陈抟贪睡:宋人陈抟曾隐居华山,相传其贪睡,“多百余日不起” ③那个:即“哪个”。④长安:汉唐京都,此处泛指京城。
【小题1】(小题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时人”,指陶潜、陈抟生活的社会中那些为名利而角逐的人;“当时意”,指他们那样做的用意。
B.“晨鸡初叫,昏鸦争噪”“晨”、“昏”两个字相呼应,暗含着作者对世人从早到晚都在奔波的感喟。
C.“那个不去红尘闹”的“闹”表面是指上文的鸡叫、鸦噪,实际是暗指人们为追逐功名而趋之若鹜、竞奔不已的丑态。
D.“志相违,事难随”,这两个句短音促的对偶句,不加雕饰地对陶、陈二人“图醉”“贪睡”原由作出了解答。
E. 两曲结尾都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表明作者对现实人生的讽刺。
【小题2】(小题2)作者一腔愤世嫉俗之情层层推进,请以曲(一)为例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兄。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日:“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进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奷党,遂失志。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剌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节自《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鮮半岛古国名。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B.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C.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D.权贵有嫌其岀/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较年少,故称“弱”。
B.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C.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致政、乞骸骨等指官员辞官归家。
D.六义,诗经学名词,指风、雅、颂、赋、比、兴。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歌形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直接表现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使他仕途不顺,也是他“放纵诗酒”的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并且信奉佛教和道教。
【小题4】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2)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