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已。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河东集》)

【小题1】柳河东,即 ,字  ,与韩愈一起倡导    。我们上学期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过他的文章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良久已(____________) (2)窥之黑(____________)
(3)愈以为有(____________) (4)更千百年不得一其伎(_________)
【小题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自西山道口径B.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C.之可上D.其一少北而
【小题4】下列选项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投以小石B.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
C.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D.而君幸于赵王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2)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小题6】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西山道口”为游踪的起点,一共写了两条道,一条往西,一条往北转向东。
B.第二条道路重点不到四十丈远便有一条小河,河边的石块上面形成女城和屋栋的形状。
C.本文重点记叙第二条道。第二条道上有河流、积石,有水障和城门。
D.第二段全是议论性文字,作者故作不肯定的言辞,委婉曲折地道出怀才不遇,横遭贬逐的不平情绪。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7 10:0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亦同 趣:同“趋”
B.始指之 异:奇怪
C.外与天 际:交会
D.不与培塿为 类:同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游是乎始 不拘
B.高下之势 皆出于此乎
C.不知日入 句读不知
D.施施行 顺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
B.作者在西山之前的游山玩水也是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的,借饮酒和入梦正是寄压抑与忧愁于山水的率性表现。
C.西山之游才是真正的游,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乐而忘忧的目的,所以看似简单的“始”字,在文中不可或缺,语约意丰。
D.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小题4】翻译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