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宇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主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筵,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

已而,夕阳距西峰良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呜呼!人生聚散靡常,异时或相望千里之外。一展读此文,存没离合之感其能已于中耶?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小题1】第二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三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道 士 不 能 胜 降 跽 谢 过 众 皆 大 笑。
【小题3】对 “存没离合之感其能已于中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中涌起生死聚散的感慨,难道是能够抑制的吗?
B.心中是否存在分离和聚首的感慨,难道是能够控制的吗?
C.心中涌起生死聚散的感慨,我能够控制的了吗?
D.心中是否存在分离和聚首的感慨,我能够控制的了吗?
【小题4】作者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有什么关系?
【小题5】有人评价此文笔调“极平稳不费力”,请就此文语言风格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0:56: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说 琴
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弦以被音,轸以机弦,徽以比度,越以亮节。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圆也,徽取其数次也,越取其中疏也。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缚柱以求张驰,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古文鉴赏大辞典》,有删节)
【注】①机弦;控制琴弦。②比度:排比音节的高低度数。③亮节:加大、节制琴的音量。④栝(guā):琴弦插入琴体的一端。⑤数次;数,琴徽的度数;次,合乎次序,位置正确。⑥中疏:指琴体中间空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尤:怒,怪罪。
B.是以宫商不诚职 宫商: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二个音阶,此指音阶。
C.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 道:通“导”,治理。
D.朴其中,文其外 文:雕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病于材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浅以隘故声应沉伏 斧斤以时入山林
C.凡攻琴者,首选材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制琴喻用人,由物及人,以小见大,以琴的四大部件各自的作用,道出用人时,“劲则能弗挠”“时则能应变”“序则能辨方”“虚则能受益”四方面的意义。
B.文中批评今之琴四部件制作不当致使琴不中用,也就是抨击当时统治者用人之不当,使文章增添了对现实的揭露意义。
C.“信取于弦乎……一物而众理备焉。”借仲鹖之口来绾结文章的前后内容,沟通全文的内在意理,是全文的点晴之笔。
D.仲鹖说:“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说的是他信服何子说的道理,愿更换琴弦,调整琴弦的松紧,使琴重放光芒。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选自《苏舜钦集·沧浪亭记》)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2)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梁仲用默斋说

王守仁注

①仲用识高而气豪,既举进士,锐然有志天下之务。一旦责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乌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于是专心为己之学,深思其气质之偏,而病其言之易也,以“默”名庵,过予而请其方。予亦天下之多言人也,岂足以知默之道!然予尝自验之,气浮则多言,志轻则多言。气浮者耀于外,志轻者放其中。予请诵古之训而仲用自取之。

②夫默有四伪:疑而不知问,蔽而不知辩,冥然以自罔,谓之默之愚;以不言餂人者,谓之默之狡;虑人之觇其长短也,掩覆以为默,谓之默之诬;深为之情,厚为之貌,渊毒阱狠,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谓之默之贼。夫是之谓四伪。

③又有八诚焉。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故诚知耻,而后知默。又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夫诚敏于行,而后欲默矣。仁者言也讱,非以为默而默存焉。又曰:“默而识之”,是故必有所识也,终日不违如愚者也。“默而成之”,是故必有所成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者也。故善默者莫如颜子。“暗然而日章”,默之积也。“不言而信”,而默之道成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而默之道至矣。非圣人其 孰能与于此哉!夫是之谓八诚。仲用盍亦知所以自取之? 注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明朝著名思想家。其学说“阳明心学”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所发展创立,是明朝中晚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
A. 也
B. 者
C. 乎
D. 矣
【小题2】对第②段中“四伪”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知而又自我欺骗,是默之愚。
B. 用不言来讨好他人,是默之狡。
C. 借沉默来窥视他人,是默之诬。
D. 外表沉默内心狠毒,是默之贼。
【小题3】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仁者言语迟缓,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沉默。
B. 仁者言语中肯,不是自认为沉默就拥有沉默了。
C. 仁者言语中肯,行动敏捷,并不只是一味地沉默。
D. 仁者言语迟缓,行动敏捷,才称得是真正的沉默。
【小题4】分析第③段中引用手法使用的特点。
【小题5】简析本文写作意图。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上母书(明)

夏完淳

①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②痛自严君,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③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④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⑤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⑥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缡二年,贤孝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⑦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敞屣。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释:①对父亲的敬称。②作者的嫡母盛氏。③作者生母陆氏。④张游,明末文学家,复社的领袖。⑤夏完淳外甥。⑥典故,比喻绝嗣。⑦典故,比喻甥舅之情谊。
【小题1】题目中的“书”为“信”之意,高二我们曾经学过贾平凹的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
(1)痛自严君见(____________)
(2)本复见天日(____________)
(3)贤孝著(____________)
(4)为气所激(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为人所诟笑”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以淳为念B.若属皆且为所虏
C.君我呼人D.何辞为
【小题4】下列选项与“何以为生”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沛公安在B.大王来何操C.句读之不知D.盛以锦囊
【小题5】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1)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2)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小题6】本文是作者在狱中写给其生母及嫡母的绝笔信,笔墨所至,感情充沛。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从一个角度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