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C.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小题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11:0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崔 颢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注】①单(chán)于:指单于都护府,唐代六大都护府之一。裴都护:事迹不详,都护为官名,设大都护、副都护,管辖境内的边防、行政及各族事务。②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③献捷:指战胜后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的首联,用了“征马”“秋月”两个意象,除了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之外,还渲染了裴都护前去征战的氛围。
B.“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含有思乡离愁或团圆高兴之意,在本诗中的作用是寄予思念家乡之情。
C.颔联细致描写了单于和都护这两个人物,对单于采用了警告的语气,而对都护则是期许的语气,由此形成了鲜明对比。
D.胡地黄沙漫天,大漠浩瀚却无水泉,自然条件恶劣,“胡沙”一句既是实写边地之景,又暗寓了都护镇守边关的艰辛。
E. 从“塞”“驿”“胡沙”等字词,可看出本诗作为边塞诗的“塞垣景象”,语言质朴,格调刚健高昂,风骨凛然。
【小题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