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各题。

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诗》曰:“执辔如组(。”孔子曰:“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子贡曰:“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谓其躁也,谓其为之于此,而成文于彼也,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于天下矣。”故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鳖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

注释:饬:一本作“饰”。组:编织。前人注:“夫组织之匠,成文于手,犹良御执辔于手而调马口,以致万里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钟鼓不 (_____________) (2)年而有扈氏服   (____________)
(3)期年而有扈氏(_____________) (4)此言也可以为天下(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性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审此言也可以天下   谓其之于此
B.非谓躁也   皆出于此乎
C.战甘泽而不胜 而成文彼也
D.是吾德薄教不善也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2)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于天下矣。
【小题4】文中讲的“自胜”就是指“□□和□□”。
【小题5】从文中看,夏后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1:39: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今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注释:(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有困屈匮 穷:困厄
B.直兵胸 造:制造
C.而闻晋事   迭:多次
D.赏罚 审:慎重地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达死生之分  其孰能讥之
B.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 不崔氏而与公孙氏者
C.俞而以待耳 不知所以而然者也
D.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 古之学必有师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有所通达,那么外物就不会迷惑他
B.则今是已
那么现在这样就是对的了
C.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D.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这样之后,贤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为自己所使用了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②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
【小题5】本文说“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意思是通达事理的人,通达死生之义。《滕王阁序》中说“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请结合选文和你的阅读积累,谈谈对“达人(士)”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狐援说齐湣王日:“殷之鼎陈于周之廷,其社盖于周之屏,其干戚之音在人之游。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王必勉之!其无使齐之大吕陈之廷,无使太公之社盖之屏,无使齐音充人之游。”齐王不受。狐援出而哭国三日,其辞曰:“先出也,衣絺纻;后出也,满圈圈。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齐王问吏日:“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斫。”王曰:“行法!”吏陈斧质于东闾,不欲杀之,而欲去之。狐援闻而蹶往过之。吏曰:“哭国之法斫,先生之老欤?昏欤?”狐援曰:“曷为昏哉?”于是乃言曰:“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鲵居,使人之朝为革而国为墟。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斫之东闾,每斫者以吾参夫二子者乎!”狐援非乐斫也,国已乱矣,上已悖矣,衷社稷与民人,故出若言。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於危。此触子之所以去之也,迭子之所以死之也。

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犀蔽屏橹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筒子勃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进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第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言直则枉者矣 见:通“现”,显露
B.后出也,囹圄 满:使……充满
C.狐援闻而蹶往之   过:拜访,拜见
D.赵筒子攻卫,郭   附:归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王必勉 填然鼓,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及战,远立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进曰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所以贵士,其直言也   慎勿妇死,贵贱情何薄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2)吏陈斧质子东闾,不欲杀之,而欲去之。
(3)简子乃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鼓而士毕乘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无所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然推琴,喟然叹曰:“由与赐小人!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昔桓公得之莒,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会稽。陈、蔡之厄,于丘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人》)

(注释)①糁:野菜羹里掺的米粒。 ②逐于鲁……穷于陈、蔡:这几句概述孔子周游列国时遭遇到的各种困辱,其中包括在宋国被追杀。

(二)

子路问于孔子曰:“由闻丈夫居世,富贵不能有益于物;处贫贱地而不能屈节以求伸。则不足以论乎人之域矣。”

孔子曰:“君子之行己,期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①域:境界。   ②时:良时,好时机。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予矣 备:通“惫”,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B.盖君子之无所也若此乎    丑:羞耻
C.孔子然推琴 憱:高兴
D.今丘也仁义之道  拘:这里是“固守”的意思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所也,何穷之谓——这正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困穷呢
B.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路威武地拿着盾牌跳起舞来
C.君子之行己,期于必达于己——君子立身行事,希望一定要使自身通达
D.志达而不犯于义——只有实现自己的志向,才能不被正义的人讨伐
【小题3】下列对文段(一)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贡和子路认为,迫害夫子的人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夫子不应成天歌舞不绝。
B.颜回觉得子贡和子路私下里对夫子的评价很不礼貌,因此到屋里向夫子汇报情况。
C.孔子用霜雪之后松柏依旧茂盛来打比方,意在说明面对挫折也应保持高尚的品德。
D.孔子提及桓公、文公、越王都有过逆境,说明“陈、蔡之厄”也未必是不幸之事。
【小题4】材料一中的“穷”与材料二中的“贫贱”含义有不同,但都属于“困境”。这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孔子有关“困境”的看法,有怎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二)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所以不可不论也。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荆文王①得茹黄②之狗,宛路之矰③,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葆申曰:“先王卜以臣为葆④,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吾自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穀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贵直论》)
【注释】①荆文王:楚文王,春秋楚国国君。②茹黄:猎犬名。③矰(zēnɡ):带丝绳的短箭。④葆,即太保,官名。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 宅:家
B.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 比:结党
C.葆申趣出   趣:通趋,小步快走
D.析宛路之矰 析:通折,折断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乃变更   家祭无忘告乃翁
B.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    意恶能直
C.将以要利矣 所以不可不论也
D.臣少而好事 跪而加之于背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
像能意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在君主身边谨慎地议事,一定不会曲从君主。
B.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
希望宁戚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
C.吾自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
我在襁褓时诸侯们就看不起我,请您换一种刑法,不要鞭打我。
D.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
②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
【小题5】在下面每组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成语或熟语,来评价其在文中的表现。
①能意和葆申   
②齐宣王与荆文王
【小题6】根据上下文,在括号内填空,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进谏是古代文臣的重要职责,但方式却因人而异。材料中能意、葆申采取的是(_______)的方式;《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采取的是(______)的方式。面对进谏,贵在王能纳谏。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号令全国:“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