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
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六个区域农业区位和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地养鱼,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________。
B地种植小麦,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________。
C地苹果园,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________。
D地养鸡场,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________。
E地种植蔬菜,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7-28 02:02: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市场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城郊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此推断,影响该自然村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土壤
D.地形
【小题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长春
B.西安
C.广州
D.北京
同类题3
2017年6月,“耐盐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科研项目在海南省喜获进展。耐盐水稻新品种在含盐量0.6%的海水倒灌农田中增产明显,最高亩产达400 kg以上。读中国盐碱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海南省开展耐盐稻栽培选育试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A.选育周期长
B.热量条件好
C.潮滩面积广
D.劳动力丰富
【小题2】与甲地相比,乙、丙两地推广耐盐稻的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光照
D.土壤
同类题4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营销:与网络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C.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小题2】促使“互联网+农业”时代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方式转变
B.人口数量增加
C.城市规模扩大
D.信息技术发展
同类题5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土层深度
B.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C.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D.增加耕地面积
【小题2】“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
A.水稻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水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D.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