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参为齐相国。其治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

②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言文刻深、欲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辙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③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朕与”? 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④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节)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欲声名者(________________) (2)惠帝参曰(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其治用黄老术()
A.邀请B.求取C.需要D.要领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岂朕与()
A.轻视B.缺少C.削弱D.不多时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参为齐相国/参辄饮醇酒B.择郡国吏木诎文辞/帝富春秋
C.吏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陛下言是也D.醉后去/试私从容问父曰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小题6】对第③段汉惠帝人物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思细腻
B.沉着机变
C.宽容敦厚
D.勇于纳谏
【小题7】曹参身为汉相而“不治事”,为何能得到太史公的肯定?综观全文,分条概述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0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击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西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侯,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B.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C.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小题2】下列对文本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骑,本意乘坐的动物,一般指马,也是一人一马的合称。
B.亭长,秦官名,又称公。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
C.籍,即项羽之名,项羽名籍,字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勇武刚强,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带领八百多名部下溃围,从白天一直到晚上,终于向南突出重围。
B.项羽溃围南出被追,陷入大泽之中,于是他带领着骑兵向东跑,渡过淮水,到达东城。
C.项羽久经沙场,在八岁时候就随叔父起兵,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
D.项羽绝不苟且,关键时刻没有接受乌江亭长让自己横渡乌江的建议,他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心中有愧。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同类题2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节)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祸及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吕氏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何之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生为饮食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例:陈平乃以奴婢百人
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小题2】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生 揣 我 何 念(标在动宾之间)
(2)绛 侯 与 我 戏(标在主谓之间)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
【小题4】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陆贾的人物性格。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汉)司马迁

①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②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③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注)①淫嬖:滥施宠幸。②网:法网
【小题1】文章中的“高租”指的是____(人名)。
【小题2】文章第①段中与枝叶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
【小题3】文章第②段中“异哉所闻”使用了倒装句式,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对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帝王给予功臣的不同的礼遇,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成功的功业。
B.历代帝王治国的方略各有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功业。
C.历代帝王各自设立不同的礼仪,最重要的是把成就功业作为目标。
D.历代帝王做事都喜欢标新立异,把成就功业作为统治国家的目的。
【小题5】对于司马迁撰写这篇序文的目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历朝历代君王分封功臣的原则和依据。
B.剖析高祖时封侯功臣后代迅速衰亡的原因。
C.告诫功臣世家要遵守法度,切莫骄溢忘本。
D.记录可资借鉴的史实,供后人推究考证
【小题6】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法,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其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僻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眜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奉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
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岛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殉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
B.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
C.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
D.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卿是古代官阶名,爵位名,为中央政府各部行政长官,常为侯补职位。
B.三晋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国。春秋末晋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故史称三晋。
C.合从即合纵,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等国,地连南北,他们联合便称合纵,西抗秦国。合从在文中泛指联合。
D.战国时期,各大国设有“相国”“相邦”或“丞相”,后称宰相,为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毅的先辈乐羊,他曾带兵为魂文侯攻取中山,魏文侯把灵寿封赏给他。后来中山复国,乐毅又替赵武灵王带兵征战,灭了中山。
B.燕昭王因子之之乱被齐大败,一直想报复齐国,但力量太弱,便礼遇郭隗以招贤纳士。这时乐毅为魏出使燕国,燕王赏识其才,便留下他封臣。
C.燕昭王向乐毅询问攻齐的计策,乐毅审时度势,提出联合赵、楚、魏的主张,并亲自出使赵国。诸侯国都恶齐的骄横强暴,于是达成联盟攻齐,大败齐国。
D.齐湣王败逃,在其他诸侯兵回撤后,乐毅单独留在齐国攻战,夺取齐珍宝财物归燕,尔后又在齐征战五年,占齐七十多座城池,把它们划归燕国的郡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
(2)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事:从事
B.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竟:尽,终了
C.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善:交好
D.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目:用眼睛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隆准而龙颜     ②黑质而白章
B.①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①高祖为亭长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D.①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①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③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