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高温多雨
C.土壤肥沃
D.农业技术先进
【小题2】下列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结构与图示结构最吻合的是( )
A.茶叶园艺业
B.立体农业
C.地中海式农业
D.灌溉农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04 08:44: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样(下左图),人口稠密,农牧业发达。下右图为2013年丹麦农业产值结构统计图。
材料二: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盛,2015年1月28日至3月2日,上左图中甲地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雪袭击,其积雪厚度达2米。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受板块挤压的影响,地中海面积将________(“扩大”或“缩小”),亚平宁半岛多________(地质灾害)。该区域西部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因流域内降水_________,河流流量变化较小,莱茵河航运条件较好。
(2)乙地的巴黎盆地是法国主要的小麦产区。与该国西海岸相比,乙地小麦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丹麦农业产值结构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产值比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甲地该时段降雪量大的原因。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
D.华北平原
【小题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
【小题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
D.市场和政策
同类题3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 海南天然橡胶种植
案例背景 天然橡胶是-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下图示意国内天然橡肢产区面积占比。
案例思考
(1)说出我国天然橡胶产区的地区分布特点。
(2)与亚马孙平原相比,指出海南天然橡胶种植的不利自然因素。
(3)说明云南、海南天然橡胶种植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同类题4
(2017·浙江宁波九校期末)2017年4月,宁波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拉练活动,学生发现山坡上的梯田里覆有地膜,当地农民采用了间作套种的种植方式,使该地出现了黑白地膜相间分布的景观。结合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农民在梯田里采用间作套种模式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熟制
B.减轻水土流失
C.提高某一作物的数量
D.增加土壤肥力
【小题2】与白色透明地膜相比,采用黑地膜覆盖( )
A.土壤升温快
B.保温效果好
C.能抑制杂草生长
D.可减少“白色污染”
同类题5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
材料二 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向沙漠宣战,把2.7万亩沙丘改造成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据当地农民反映马铃薯种植基地的空气湿度增大了,云量增多了,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
材料三 “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是鄂尔多斯地区保护耕地采用的措施,即作物收割后,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图乙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图。
(1)概述图甲中植被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导致该地气温发生变化,请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简述鄂尔多斯地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的生态意义。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