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扆,字祥文,吴郡人。兴启二年登进士第。明年,宰相孔纬奏直史馆,得校书郎,寻丁忧免。景福元年,知制诰,二年日诰日日朝贺,面赐金紫之服。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同舍服其能。天子顾待特异。尝金銮作赋,命学士和,先成。帝览而嗟挹之,曰:“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乾宁二年,改户部侍郎。故事,三署除拜,有光署钱以宴旧僚,内署即无斯例。拜辅相之月,送学士光院钱五百贯,特举新例,内署荣之。九月,覃王以兵伐凤翔。师之起也,扆坚请曰:“播越之后,国步初集,不宜与近辅交恶,必为他盗所窥。加以亲王统兵,物议腾口,无益于事,只贻后患。”昭宗已发兵,怒沮议。是月十九日,责授峡州刺史。师出果败。天复初,帝密语韩曰:“陆扆、裴贽孰忠于我?”偓曰:“等皆宰相,安有它肠?”帝曰:“外言扆不喜我复位,元日易服奔启夏门,信不?”偓曰:“孰为陛下言此?”偓曰:“崔胤”。偓曰:“设扆如是,亦不足责。且陛下反正,素不知谋,忽闻兵起,欲出奔耳。陛下责其不死难则可,以为不喜,乃谗言也。”帝遂悟。天复元年五月,进阶特进,兼兵部尚书,加食邑五百户。车驾自凤翔还京,赦后诸道皆降诏书,独凤翔无诏。扆奏曰:“凤翔近在国门,责其心迹,罪实难容。然比来职贡无亏,朝廷未与之绝。一朝独无诏命,示人不广也。”崔胤怒,奏贬扆沂王傅,分司东都,削阶至正议大夫。居无何,崔胤诛,复授吏部尚书,阶封如故。明年正月,陆扆被害于滑州白马驿,时年五十九。
(选自《旧唐书·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
B.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
C.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
D.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
A.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朔、元夕、岁首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的就是这一天的情景。 |
B.光院钱:唐末及五代时期翰林院对新任职官员或学生收取的礼钱。这里指陆扆新上任交的五百贯。 |
C.食邑:中国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盛行于周。又称采邑、采地、封地等。 |
D.道:行政区域的名称。始设于汉代,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
A.陆扆才思敏捷,深受赏识。昭宗曾经作赋,诏学士们奉和,其中陆最先写完,昭宗看了之后深深赞叹。 |
B.陆扆直言敢谏,遭遇贬谪。覃王讨伐凤翔,陆扆认为军队实力不强,不应轻易征战,触怒龙颜,被贬为峡州刺史。 |
C.陆扆举止不当,受到怀疑。昭宗听说陆元日那天换了衣服逃到启夏门,以为陆扆对自己复位有意见,从而对他有所怀疑。 |
D.陆扆顾全大局、拾遗补缺。昭宗大赦天下,唯独不赦免凤翔。陆扆认为凤翔虽然有罪,却也履行了职责,不应区别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