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奇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09:1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渠堰,更铨法,通楮币。”上谓辅臣曰:“胡晋臣言可行。”
除度支郎,累迁侍御史。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
光宗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晋臣拜谢。
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其所奏陈,以温凊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缜密,人无知者。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 胡晋臣传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B.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C.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D.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楮币,也称楮券,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B.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C.《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为《周易》,是一本关于 “卜筮”的书。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D.给事中,秦置,汉魏相沿。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号能侍奉在皇帝左右。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晋臣政治才能突出。他得到了制置使范成大的推荐,并受到孝宗的召见。他能够明确阐述当时的政治弊端,官职很快得以升迁。
B.胡晋臣为人刚正 不阿。他敢于上奏论述皇帝亲信的大臣受恩宠弄权的情况,皇上为此醒悟,从此近臣也十分害怕。
C.胡晋臣对大宋尽忠职守。他辅佐孝宗和光宗两位皇帝,都是尽心辅政,竭诚开导皇帝切中事理,死于官任上,可谓竭忠尽智。
D.胡晋臣进言也难免失当。侍郎林栗弹劾朱熹不接受任职的行为十分傲慢,胡晋臣上疏挽留朱熹而排斥林栗,遭到人们的议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2)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 景 衡 传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第。宣和六年,迁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缪不可用者数十事,不报
睦州寇平江浙郡县残燬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茶盐比较不减于昔民欲无困得乎奏上,诏两浙、江东路权免茶盐比较,贼平日仍旧。
朝廷既兴燕云之师,调度不继,诛求益急。景衡奏:“财力匮乏在节用,民力困弊在恤民。”且极论和买、和籴、盐法之害,不报。会知洋州吴岩夫以私书抵执政子,道景衡之贤。因从子婿以达,缪以其书误致王黼,黼用是中景衡,逐之
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旋迁中书舍人。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瑀以鲠亮忤执政斥,景衡为辨白,坐落职予祠。
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宗泽为东京留守,言者附黄潜善等,多攻其短,欲逐去之。景衡奏曰:“臣虽不识其人,窃用叹慕。今若较其小短,不顾尽忠徇国之节,则不恕已甚。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缙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疏入,上大悟,封以示泽。
杭州叛卒陈通作乱,权浙西提刑赵叔近招降之,请授以官。景衡曰:“官吏无罪而受诛,叛卒有罪而蒙赏,赏罚倒置,莫此为甚。”卒奏罢之。除尚书右丞。
初,李纲议建都,以关中为上,南阳次之,建康为下。纲既相,遂主南阳之议。景衡为中丞,奏:“南阳无险阻,且密迩盗贼,漕运不继,不若建康天险可据,请定计巡幸。”潜善等倾纲使去,南阳之议遂格。至是,谍报金人攻河阳、汜水,景衡又奏请南幸建康。黄潜善等素恶其异己,遂借渡江之议罪之,已而有诏还京,罢景衡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至瓜洲,得暍疾【注】,及京口卒,年五十七,谥忠简。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有删改)
【注】 暍疾:中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知洋州吴岩夫以私书抵执政子   执政:掌管大权
B.朝廷既兴燕云之师,调度不继     调度:安排,调遣
C.景衡论其贪缪不可用者数十事,不报 不报:没有答复
D.南阳无险阻,且密迩盗贼 密迩:靠近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睦寇平/江浙郡县残燬/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茶盐比较不减于昔/民欲无困得乎/
B.睦寇平/江浙郡县残燬/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茶盐比较不减/于昔民欲无困得乎/
C.睦寇平/江浙郡县/残燬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茶盐比较不减于昔民/欲无困得乎/
D.睦寇平/江浙郡县残燬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茶盐比较不减于/昔民欲无困得 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许景衡敢于揭发官员的过失。朝廷任命童贯为河东、河北宣抚使,打算北伐,许景衡上书指出童贯贪婪伪诈,不能重用他。
B.许景衡关心百姓生活。面对财力匮乏、百姓贫困的状况,他上奏章建议朝廷节省开支,抚恤百姓,并且极力指责和买、和籴、盐法的危害。
C.许景衡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建都问题上,许景衡认为以建康作为都城最好,而以南阳作为都城缺陷多,后来又上书请求皇上南巡建康。
D.许景衡保护清正官员。高宗时,依附黄潜善的谏官经常攻击宗泽的短处,许景衡就上书替宗泽解释,后来皇上彻底醒悟,就加封了宗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从子婿以达,缪以其书误致王黼,黼用是中景衡,逐之。
(2)苟欲罢泽,别遣留守,不识缙绅中威名政事有加于泽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