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春日登楼怀归
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释)①旧业:祖上的基业。 ②清渭:寇准的家乡在渭水北岸的下邽,他当时在湖北,所以有“遥清渭”的感叹。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楼。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朦胧之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意境清新柔婉,契合下文情感的表达。
B.诗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意象鲜明,写景生动形象。登楼见闻领出了尾联,尾联化景为情。
C.本诗对仗工整。颔联“野水”对“孤舟”、“无人渡”对“尽日横”,浑然天成;颈联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严谨工整。
D.颔联化用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两者意境相近,寇诗着“尽日”一词更强调了其时间之长,又有一“孤”字,再加上“野水”的意象,其意境比韦诗要来得更为丰厚些。
【小题2】尾联以“惊”字收笔,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但是诗人却不直接点出,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0 11: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
宋 宋伯仁
数点沙鸥掠野塘,雨声初歇水微茫。
桥边十里荷花荡,输与渔人卧晚凉。
池荷
宋 黄庚
红藕花多映碧栏,秋风才起易凋残。
池塘一段荣枯事,都被沙鸥冷眼看。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下列对前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日》写夏日之景。夏雨初歇,水雾弥漫,数点沙鸥,十里荷花,景色美丽,傍晚时暑气消失,渔人在休息乘凉。
B.《池荷》前两句写红荷朵朵盛开,颜色鲜艳,秋风乍起,花易凋残,“花多”与“凋残”形成对比,也引出后两句感叹。
C.这两首诗都写到“塘”,《夏日》的“野塘”,视野开阔,雨后清新;而《池荷》的“池塘”碧栏相围,与红藕相映。
D.这两首诗都写到“荷”,《夏日》的“十里荷花”和《池荷》的“红藕”都给人无穷想象,令人赏心悦目,豪情顿生。
【小题2】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下面是对“荷花”内涵的理解,所举诗句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A.君子之花,出淤泥不染,象征君子高洁品格。
如: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B.爱情之花,“莲”“怜”同音,谐音表达爱情。
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节选)
C.静美之花,象征着美好、和谐和恬静。
如: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李商隐《板桥晓别》)
D.佳人之化,形容女子的美丽。
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
【小题3】《夏日》《池荷》和《旅夜书怀》三首诗,分别用什么手法写“沙鸥”? 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