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八声甘州

张 炎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抬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注]①沈尧道:张炎之友,下面的“赵学舟”也是张炎之友。②北归:129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张炎与沈尧道、赵学舟等人赴元都为元政府书写金字《藏经》,1291年从北方回归南方。③玉关:玉门关。此处泛指北方。
【小题1】简要概括词人赴北途中的景与情。
【小题2】选出对这首词分析不确切的一项。( )
A.“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是说,自己虽身处北方,但却无限思念江南故乡。
B.“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意为自己并非不想借红叶题诗赠友,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致。
C.作者以“芦花”自喻,表现自己“零落一身秋”的凄况,又饱寓着“生不逢时”、“家破国亡”的痛感。
D.“却怕登楼”表现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既期望登楼望远,排遣愁情,但又不堪再见伤心景色。
【小题3】这首词表达的感情与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有什么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3 10:45: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驱车逐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仕,策蹇驴,囊图书,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输诚哉!”

先生曰:“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狼请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图!”乃跼蹐四足,引绳束缚之,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内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匍匐进,跽而言曰:“行道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君能除之,固当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回车就道。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引蔽驴后,曰:“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因述始末,顿首杖下。丈人闻之,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狼曰:“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注)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取材于马中锡《中山狼传》)

(注)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困于途中,值雨雪粮少;伯桃遂绝食,且解己衣与羊角哀,入树洞中冻饿而死。羊角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后启树发伯桃尸葬之。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仕   干:求取
B.行失道,望尘惊悸 夙:清晨
C.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止步
D.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也 与:赞同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引绳束缚之  夫人有恩背之
B.引避道左以待赵人过  行道人何罪哉
C.先生匍匐进  丈人闻之,杖叩狼曰
D.简子默,回车就道    须眉皓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B.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人复活、让白骨长肉啊
C.我鞠躬不敢息    我(一直)鞠躬求饶不敢停止
D.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 从对方来考虑是好事;可是置自己于死地,又该怎么办呢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
(2)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
【小题5】在下面每个角色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其在文中的表现。
① 中山狼  ② 东郭先生  ③ 丈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
(明)金实
守令之誉,出于私爱狎昵者,固不足信;见于贤士大夫之称许,宜若可信矣。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故犹有不足征者。然则如之何而可?亦惟闾阎之细民,田野之鄙夫,心不留毁誉,言不知触讳,感悦而归之,斯可信矣。此古之观风者所以采民谣而识循吏,知教化也。
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在县且二十余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实爱戴之如父母。尝坐擅发官廪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弥月而竟,迎令还治,歌舞填道。又尝疾遘几危,民彷徨奔走,以香燃膊祷于神,谒医救疗之,无不至。疾间,则刲羊豕,巷歌醉饱以相庆。其得民若此类者不可殚纪。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后为东朝官,营居室于长安西门,其民有不远数百里,操畚锸负砖瓦来趋其事者数十人,不浃旬而成。此余所目见者也。
及出为松江同知,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劬力于民隐,如居深泽时。细民悦而归人,亦如深泽之民。每由公事至旁郡,求直者累累然相属于道,至拥其舟不得行。若是以观,君之所为,其得誉于人,非惟不出于私爱狎昵者之中,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亦非过情矣。直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
内艰服除,来朝京师。大司马王公素知其贤,言于上,以为职方郎中。国家太平六七十年,内外军政虽有成法,然历年既久,宁无蔽欺之弊?皇上所以究心于此,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正欲辨别其是非真伪,以为取舍,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其法甚良而密,而职方实莅其事。今大司马既委君以此任,君当为知己者用,则将忘己之利害,以别白其是非,使枉者直,抑者伸,无告者依依有所赖,亦如深泽、松江之民,则君之才之德,为大臣之所荐闻,为天子之所举用,可无负矣,岂不毅然大丈夫哉!慎毋致人曰:“功名不及于居守令时。”则甚不可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于私爱狎昵者    狎昵:亲昵
B.字之如子 字:养育
C.直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  直:只
D.慎毋致人曰 慎:谨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
B.君当为知己者用/为天子之所举用
C.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
D.其得誉于人/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
(2)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小题4】本文是一篇赠序,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目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拙效传
袁宏道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甚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隐藏
B.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到……去
C.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买
D.一日至比舍,犬逐之  邻近亲近
【小题2】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B.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C.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D.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小题3】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  )
①冬仆迷路   ②冬仆饮酒   ③冬仆推门   ④东仆市饼   ⑤戚仆缚薪   ⑥奎仆市帽
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
(2)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咏竹
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①,名淇澳②。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注】①华胄:贵族的后裔。②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用“池”“亭”点出了竹生长的环境,  “几竿”表明竹的数量不多,“相映带、一泓流水”描绘了竹周边的景物特点。
B.“风动仙人鸣佩遂”是写竹的动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雨余净女添膏沐”是想象雨后竹子的情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化用了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两句,抒发内心的情感。
D.下片从竹的渊源写到竹的秉性和竹的可人,词人用阿娇金屋的典故,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烦暑,使人内心清净。
E. 本词综合运用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竹,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小题2】这首词写出了竹怎样的特点? 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 《逊志斋集·吴士》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 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将:让……为将
C.月靡粟万计 靡:倒下
D.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募兵于钱塘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B.缚至辕门诛之 及其所之既倦  (《兰亭集序》)
C.战而不知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D.未尝能将兵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结党营私,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又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小题4】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
(1)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2)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