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当时诗人寓居于此,此诗为诗人在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而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颌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5 06:0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①。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注】①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前小序中“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此句乃诗人因病辞官,由京赴洛,寄悲情于金铜仙人,表达亡国之痛。
B.诗中“茂陵刘郎秋风客”“衰兰送客咸阳道”两句中的“客”均指金铜仙人,也是自己。人都是天地间匆匆过客,书法韶华易逝、人生难久的感慨。
C.诗前四句,通过金铜仙人观察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荒凉、凄清、冷落、悲凉的景象。
D.“忆君清泪如铅水”比喻奇妙,把金铜仙人的眼泪比作铅水,既符合铜人的物性,又赋予了铜人人性,眼泪的沉重正是内心的沉重。
E. 此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设想奇特,形象鲜明,怨愤之情溢于言表,怒目圆睁、气峻难平地抒发内心之悲。
【小题2】“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二句历来为人称道,司马光更是赞“天若有情天亦老”为“奇绝无对,请赏析此二句的妙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①东北风尘②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③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④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支离:流离。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指湘、黔、川边境的雄溪、满溪、酉溪、海溪、辰溪等。④庚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南北朝著名文学家。侯景之乱时,奉命出使西魏,遂淹留北方。庾虽身居高位,但一方面深切思念故国乡土,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身仕敌国而差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之所以要咏怀庾信,是因为他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即是明证。
B.安史之乱后诗人居无定所,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社会动荡、生活艰辛、报国无门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C.颈联中,诗人杜甫说自己漂泊异地,欲归不得的情景刚好和当年的庾信相反。庾信无赖地侍奉了多个主人,我这个词客常常为他的行为感到忧伤。
D.尾联说庾信晚年写的《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惊动江关传之千里,表面在写庾信,实际上是借古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