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钵金

张晓风

(1)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在贫乏的生活里流溢着旧王族的光辉。

(2)过完了整个没有花的春,过完了半个只有热风没有蝉鸣的夏,我们遂把行囊携到这一排密生的丛竹之下。竹影中有一幢小屋,小屋前有绕宅的七里香,小屋后有老去的葡萄藤。这里是一所安静的学院,暑假里学生都离去了,空留下大片美丽的红土操场,和校园中盘旋的清风,而风过时满屋生香,把我们借住的小屋弄得像一个搅拌中的草莓冰淇淋桶。

(3)将诗诗放在一张大木床上,他清亮的眼睛便惊讶地转动着,满足而又欢欣。他的满足使我们悲哀了好一阵,我们禁锢你太久,诗诗,我们也禁锢自己太久,在都市的黑尘里。

⑷多么喜欢那些竹子,在窗外撑起万竿青葱。整个安静的下午,那些长长的尖叶在微风中优美地翻动,风便由竹丛那边的世界滤了过来,没有人能想象过滤后的风是怎样地充满了绿意和凉意。落雨的夜里,竹叶也负责过滤雨声。把雨依次漏下,听来像什么人在临轩纵击羯鼓。翌日黎明,许多小笋便悄然出土,露出尖尖的骄傲,像一个埋藏了许多世纪而乍被掘出的城市。

(5)走着走着便想起在远古的时代里,有一个僧人,专喜欢在清晨时分去摘取竹叶上的露水,研为墨汁,以作书画。又想起东坡,在放逐流浪的岁月中,却永远能拥有几竿翠竹。竹是一种怎样的树啊!竹是五言诗,原始而古典,美丽而苍凉。那时候,你会觉得,汉很近,唐很近,竹林七贤不过就在几尺以外的地方饮酒。

(6)靠窗的地方放着我的小桌,仅容一盏灯、一卷书和一-杯茶的小桌。当我偶然铺开纸的时候,就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令我掷笔。没有围墙也没有门扉,我们的小屋因此看来便像一辆偶然停在林荫下的跑车,可以憩息,也可以观望。太多的风景重叠着,最远的一-幅是蓝天,其次是如烟的平林,再其次是草地,再其次是瘦竹,偶然间杂其中、成为流动的画面的,则是一些低飞的麻雀和一群跳跃的孩童一这一 切使文学变得笨拙而多余。。

(7)而在我背后,小诗诗朗声地笑着、叫着。长久以来,我们不曾如此地接近,不曾如此地以整日的时间什么都不做而只是谈那些轻柔的、语言之外的语言。五个月的他是那样的兴奋,那样的忙碌。时而望着窗外的浓荫,时而去捉墙上自己的影子,时而摇响他的玩具铃,时而抢爸爸的阔边眼镜,又时而煞有介事地倾听远方火车的长鸣……当我向前瞭望,当我向后俯视,我就默无一言。我已被夹在自然和婴儿之间,世间还有什么可羡慕的幸福?

(8)有一天清晨,当我醒来,小室里摇漾着淡淡的阳光,葡萄藤的影子在雕镂着粉墙。而当我抬头看窗外,我惊讶地发现竹林上开遍了蓝紫色的牵牛花。“这是什么奇迹?”我披衣而起,“昨天还没有的,是什么精灵在一夜之间幻出这样的花蔓!”

(9)而当我走出室外,牵牛花全不见了,蓝紫色的小点仍在——原来是致密的竹叶所遮不住的细碎碎的八月晴空。但我仍然相信那是一些牵牛花,在我今晨睁开眼睛,不知身在何处的那一霎间,某些善良的小仙就将竹影中的蓝天点化成花。为了给我一些温柔的回忆,一些孩提时代甜蜜而伤感的回忆,让我复习我生命初期那幢满篱牵牛花的老屋。那天,整个早晨,我的胸中都鼓荡着那些神圣的余响。

(10)最爱那些傍晚的阵雨,雨收之后,小园里的茉莉白得如一把新采出水的珠子。校园里的红土红得发沉,绿树绿得透明,我们便走在恍恍惚惚的往事里。仿佛仍是昨天,那些在大学念书的美好日子,而梦和现实是这样的混淆。

(11)走到那排松树下,我们忽然怔住了,放射形的松针上,遍生着晶亮的小雨珠。那些细细尖尖的青针,有着比花瓣更美好的形状,每一枝都指向一个崭新的方向。而那些雨珠,像一把散自天际的晶莹的梦,被兜在松针的网里。对着月亮,每一个梦都闪烁生辉。那两侧枝柯相接的松径,在此刻看来竟像是一道碎冰砌成的拱门,清冷而华贵,令人在敬畏中却步。我们肃立良久,感到一种宗教的庄穆。

(12)学校后面有一曲湖水,湖边水浅的地方丛生着大片浅紫色的花串。隔着湖水回望校园中的小教堂,便有那么朴拙可爱的意味。湖畔有一些苦苓树,恣意横生的枝子竟伸到水中去了,树影下憩息着垂钓的人,一次次地换他们的饵。

(13)如果我有一根钓竿,我就钓那些花,我就钓那些水中的云影,我就钓那些失去了的闲情。而事实上乡居的日子,一切都满着、溢着,我不禁窃笑起自己来了:我何需钓些什么呢?我竟那样不可救药地怀着都市人的想法。我何需花呢?这些日子本来就如同花心中的小憩; 我何需云影?它们在我窗前日夜周游;我何需额外的闲情?我早已拥有它——在我心灵的深处。

(14)让日子周而复始,让生活如一枝七节鞭笞打我们,我们能忍受——我们曾有炳耀的今夏。

(15)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黄金,在我们贫乏的生活中流溢着旧王族的光辉。

【小题1】作者在第(2)段提到已经过去的春天和半个夏天,目的是
【小题2】简析第(4)段中加点字“滤”的精妙之处
【小题3】第(14)段中作者说“让生活如一枝七节鞭笞打我们,我们能忍受”的意思是    
【小题4】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初到乡间,把自己借住的小屋比作一个“搅拌中的草莓冰淇淋桶”,表达了既忙乱又充满甜蜜的心情。
B.文中的“小诗诗”与自然浑为一体,二者同样淳朴至美,让作者感到人间幸福的极致不过如此。
C.文中提到“远古僧人”、“苏轼”、“竹林七贤”等,表达了对古人隐居生活的无比神往。
D.对牵牛花的误识带出了一段悠远的回忆,使作者在时空错位中体验到生命之初的美好。
E.第⑾段对雨后松树的描写,神秘奇幻,极富浪漫,整个画面晶莹闪亮仿佛仙境,让读者在美的欣赏中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无比崇敬的心情。
F.本文柔婉细腻,体现作者对自然独特的感受,充满了真情以及种种美的体验。
【小题5】联系全文,说说结尾段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6】上文中作者描写了乡居所见以抒发情感,中国的文人墨客亦常常通过借物寄情的方式来抒写心境,请在如下课文中选择一篇,加以赏析。(《归去来兮辞》,《水调歌头》,《再别康桥》,《项脊轩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7 03:4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一只拟人化的狗
孙道荣
①记得以前在小区散步,远远地看见一只狗,哪怕是再小的一只狗,母亲都会闪到一边。父亲倒是不害怕,但他小时候在农村被一只恶狗咬伤过,自此对狗没了好感。他们怎么可能会养起狗来了呢?
②然而,现在他们竟然养了一只狗,而且已经养了快一年了。
③家门打开了,一只狗先伸出了脑袋。虽然母亲电话里已经告诉了我,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吓了一大跳。因为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只伸着长舌头,哼哧哼哧喘着粗气的大狼狗!母亲安慰我,“别害怕,'花花’是我们家的礼仪小姐。”
④"花花”是它的名字。果然,花花只是围着我嗅了嗅,就开始摇头摆尾了,仿佛很熟稔的样子。母亲说,它经常去你的房间,熟悉你的气味呢。
⑤吃过晚饭,陪父母在客厅坐下来,闲聊。花花安静地卧在母亲脚边,有时又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时用舌头舔舔母亲的脚背。
⑥母亲说,有一次过节的时候,你爸爸单位发了一箱子芒果。搬回来后,就放在门厅。每天,我和你爸各削一个芒果吃,芒果很甜,味道很好。但是,有天晚上,我准备削芒果时,你爸爸却说,他不要吃了,因为他白天刚在报纸上看到说,胃不好的人,不宜吃芒果。你爸还皱着眉头说,难怪这几天胃不太舒服,原来都是芒果吃出来的。我就自己削了一个芒果。数了数,还剩下最后六个芒果。你绝对不会想到,第二天早晨,我们起床后,惊讶地发现,剩下来的六个芒果,全被花花叼到了狗窝旁,一个一个全都咬烂了。花花不吃水果的,很显然,它是故意的。这么好的芒果啊,太可惜了。我很生气,可你爸爸却笑了,夸奖说花花真懂事,知道他不能吃芒果,所以才将芒果都咬烂的,要不然,怎么放在门厅一个多星期了,它都没咬,单单我们昨晚一说,它就将芒果全咬烂了呢?
⑦母亲说,平常我对花花最好了,但它就是跟你爸亲,女儿都亲爸呢。花花是只母狗。看来,他们是把花花当女儿养了。坐在一边的父亲插话说,我看花花还是跟你妈亲。说着,顺手拿起茶几上的电视遥控器说,这是我们家第五个遥控器了,原来的遥控器,被花花啃坏了。买回来一个新的,没到一个星期,又被它啃坏了。前后已经被它啃坏了四个遥控器。母亲接话说,那你知道花花为什么要咬遙控器吗?转身对我说,我有时不在家,让你爸管管花花,带它出去遛邀,可是,你爸却常常只顾自己看电视,完全把花花給忘掉了,花花只能可怜巴巴地趴在电视机前,你爸却盯着电视,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一定是恨透了电视,所以,才把遥控器给啃坏的。说着,母亲指指茶几,上面放了这么多东西,为什么它别的都不啃,却只啃遙控器呢?道理很简单,它恨它呗。
⑧父亲摇着头说,其实花花就是个破坏分子,养它快一年了,咬坏了十几双鞋,啃坏了四个遥控器,还咬烂了我们六七副眼镜,有一次,甚至把我刚买回来的整条香烟都给撕烂了...母亲说,花花喜欢撕咬你的香烟,那是它知道香烟有毒,是心疼你呢,我支持它。
⑨就这样,父母亲你一言,我一语,讲的全都是花花的故事。花花真是恶行累累,比我小时候破坏性大多了,奇怪的是,他们说起这些时的语气,竟然没有丝毫的责备,反而充满了怜爱。
⑩夜渐渐深了,父母进了房间,关上门,花花温顺地趴在房间的门口。我也走进自己的房间,准备睡觉。被子很暖和,带着阳光的味道,一定是白天刚晒过。突然意识到,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家,没有睡过这张床了。
(11)床上留着我的气息,餐桌边有我的气息,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的气息,花花一定都嗅到了,它一定很奇怪,怎么一直只闻到气息,却没有见到我的身影呢?
(选自2014年《品读》第6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要概括。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特色。
【小题3】花花”拟人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的深刻意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恒的文赤壁

曹矞

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诗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

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

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的啊,几百年后已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赤壁赋》;仅仅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赤壁赋》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星转斗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依然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去,古时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如我们一般敬仰于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

(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文章叙议结合,先叙后议,既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C.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不朽的诗赋,并使本来默默无闻的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D.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并写下了许多在苏轼一生中最有影响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
【小题2】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
【小题3】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云在青天水在瓶

 林清玄

春日清晨, 到山上去。

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的肥美, 草茎有两尺长, 淡紫色的花竞相盛开, 我轻轻地把草和花拈起, 摘一大束, 带回家洗净, 放在白瓷盘中当早餐吃。

当我把这一盘酢浆草端到窗前, 看到温和的春日朝阳斜斜落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仿佛闻到山间凄凉流动的露气, 然后我慢慢地咀嚼酢浆草, 品位它的小小的酸楚, 感觉到能娴逸无事地吃着如此特别的早餐, 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我看着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 它的造型和颜色都很特别, 是平底的椭圆形, 滚着一圈极细的蓝线; 它不是纯白色的, 而是带着古玉一样的质感。我一直对陶瓷有一种偏爱, 最精致的瓷与最粗糙的陶, 都能使我感动。最好是像我手中的白瓷盘, 不是高级到需要供奉, 而是可以拿到生活里来用; 但它一点不粗俗, 只是放着观赏, 也觉得它超越了实用的范围。

如果要装一些有颜色的东西, 我也喜欢用瓷器, 因为瓷器会把颜色反射出来, 使我感受到人间的颜色是多么的可贵。

白色的瓷盘不仅仅是用来装食物, 放上几个在河边小溪捡到的石头, 那原本毫不起眼的石头, 洗净了自有动人之美, 那种美, 使我觉得随手捡来的石头也可以像宝石一样,以庄严之姿来供养。

从手里的白瓷盘, 我觉得我们生在这个世界, 应该学习更多更深刻的谦卑与感恩。我们住的这个地方, 不管任何季节走进树林去, 就会发现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草木吸收露珠、 承受阳光, 努力地生长; 花朵握紧拳头, 在风中奋斗, 然后伸展开放; 蝉在地底长期的蛰伏, 用几年漫长的爬行, 才能有枝头短暂悠扬的歌。

不管是什么生命, 它们都有动人的颜色, 即使是有毒的蛇、 蜘蛛, 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 就会看见它们的颜色是多么活泼, 使我们感到生命的伟大力量。

抬起头来, 看到云天浩淼, 才感到我们住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是多么的渺若微尘, 在白色、 红色、 蓝色的星星的照耀下, 我们行过的原野是何其卑微。幸而, 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 有如此繁茂的生命, 使我们虽渺小也是可以具足,虽卑微而不失庄严。

我们之所以无畏, 是因为我们可以把生命带进我们的心窗, 让阳光进入我们的心灵, 洗涤我们身心的尘埃; 让雨水落入杂乱的思绪, 使我们澄明如云。

我觉得人可以勇迈雄健, 那是因为人并不独立生活在世界的生命之外, 每一个人是一个自足的世界, 而世界是一个人的圆满。

自性的开启, 不是走离世界, 而是进入宇宙之心。

我愿学习白瓷盘, 收敛自己的美来衬托一切放在盘上的颜色, 并在这些颜色过后再恢复自己的洁白。就好像生命的历程里, 一切生活经验都使它趋向美好, 但不沉溺这种美好。

我要学习一种介于精致与朴素的风格, 虽精致而不离开生活, 不要住在有玻璃框的房子里; 虽朴素但使自己无暇, 使摆放的地方都焕发光辉。

我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 来承受喜乐或痛苦的撞击, 使最平凡的东西, 一放在白瓷盘上, 都成为宝贵的珍品。

佛教经典常常把人喻成一个“宝瓶”, 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 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 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

我们的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与最柔软的菩提, 只可惜被妄想和执着的瓶塞盖住了, 既不能让自性进入法界, 也不能让法界的动静流入我们的内在。

我们的宝瓶本是与佛一样的珍贵, 可惜长久以来都装了一些污浊的东西, 使我们早已忘记了宝瓶的本来面目。不知道当我们回到清净的面貌, 一切事物放进来都会显得珍贵无比。

打开我们妄想和执着的瓶盖, 这是悟!

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 这是悟后的世界!

试着把瓶里的东西放下, 体验一下瓶里瓶外的空气, 原来是相同的, 这是空性!

因此, 我不只要学习做白瓷盘来衬托人间事物的颜色, 我更要学习做宝瓶, 即使空无一物, 也能在虚空中流动香气, 并释放出内在的音乐。我要在人群里有独处的心, 在独处时有人群的爱, 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 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

【小题1】文章开头写自己采酢浆草作早餐的故事,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答:
【小题2】“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 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 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答:
【小题3】“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含义是什么? 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了哪些人生感悟? 请分条概述。
答:
【小题4】本文在构思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韩寒
①那是十几年前,我二十岁,一个学生网站组织一场慈善球赛,我和几个球友应邀参加,他们也都是上海高中各校队的优秀球员。而对手,是上海一支职业球队的儿童预备队,都是五年级左右的学生。我们是上海高中名校联队,我们去的时候彼此告诫要对小学生手下留情,毕竟人家是儿童。我们匆匆成军,彼此都记不得名字,决定各喊球场上的外号,比如二中菲戈,静安巴乔……上半场结束,我作为金山区齐达内只触球一次。对,没错,我只触球一次。上半场二十分钟,我们就被灌了将近二十个球,后来裁判嫌麻烦,连进球后半场开球都取消了,直接改为门将发球门球。我们的进球数为零,传球成功不到一次,其他时间都在被小学生们当狗溜;后来这场比赛甚至没有下半场,对方教练终止了比赛,说不能和这样的对手踢球,会影响小队员们的心智健康。从那次以后,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职业队踢了一场臭球,身边的朋友们纷纷骂说自己公司的球队上去都能赢的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心中荡漾起二十岁那个下午,被小学生虐成狗的恐惧。而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职业生涯。中国赛车有两大历史最悠久的顶级职业联赛——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和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CTCC),我获得过两次CTCC年度车手总冠军,五次CRC年度车手总冠军。我参加职业赛车的十四年,一共获得七次年度车手总冠军,五次年度车手亚军。如果某天,外星人入侵,每个国家必须选出最强的两个车手去抵御外星人(假设外星人就喜欢边开车边搞事),大家记得一定要选我,不要被我其他工作所迷惑了,误以为我是参加明星组娱乐赛的。相信我一定能替大家把外星人赶出中国,这是我的骄傲。但为此我也经常遇到来自出租车司机,专车司机和各种民间高手的挑战。有些司机师傅认得我,常对我说他们去参加比赛的话,应该成绩也不错,不输于我,因为他们在街上开了几十年,红灯起步抢位钻缝也经常力压百万级豪车。说着说着,司机师傅情不自禁就开始飙了起来,我吓成了皮皮虾,司机就大笑着说:小兄弟,你职业赛车手这个胆子不行嘛,哈哈哈哈……司机们普遍有一颗想虐我的心,导致我现在基本上参加任何活动都自己带驾驶员或者索性自己开车。除此以外,通过私信和朋友委托,直接向我下战书的也不少。
③我从来不曾和民间高手正面过招,因为这不是一个次元的事情。赛车和打乒乓不一样,它有一定的危险,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可能有人要笑话我,你怕是输不起吧,我只能告诉你,你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我做过多次的赛车驾照培训班的主教官,遇到过不少有趣的学生。我能感受到他们有着非常高的心气,家境也不错,有一定的驾驶基础,开着超级跑车或改装车来学赛车执照。他们在学理论课时已经跃跃欲试,对教官讲述的内容也有不耐烦。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时常透露自己开车很快,是他们全镇之光等等;我还遇到过直接站起来说“我从来没遇到过对手”的学生。一般我们都是很保护学员的这种自信,因为反正他们的自信心会在未来几天里被摧毁,从他们坐上助理教练开的车过第一个弯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一开始抱着砸场的目的,中途却变成了小白兔;当然也有人后来在职业赛车中获得很好的成绩,那是因为他们不但拥有敢于挑战的心,也拥有自我认知调节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最关键的是,他们之后无一不都经过了大量的练习,从新手赛开始,一步步成为了优秀的职业车手。
④我也有挑战其他行业世界冠军的经历。经历了那场被小学生团灭的球赛以后,我觉得,可能我更适合一个人的运动吧,比如打台球。于是我打了很多年的台球,球技日益成熟,身边能和我抗衡的人越来越少。我潇洒的出杆,奇妙的走位,折服了身边的朋友,一个球馆老板叫我松江新城区奥沙利文。就在前几天,我去和潘晓婷打球。我想虽然我实力不如她,但凭借我职业赛车练就的抗压能力,多年起起伏伏带来的强大心态,还是有一丝机会的。况且她也是人类,总是会失误的吧。因为她是世界冠军,让她开球我基本就没有上场机会了,所以我们约定,输了的开球。对于这次较量,我做好了应对的方案。我会多做防守,迫使潘晓婷尽量打远台进攻,等待她的失误,我再一剑封喉,用我的智慧和心态,弥补实力上的差距。想到这里,我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慢慢起身,抄起杆,一个大力开球……
⑤那个夜晚,我基本上只在干一件事情,就是开球……
【小题1】文章题目中的“也曾”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小题2】第④段画线处的描写生动巧妙,请加以赏析。
【小题3】评价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小题4】分析本文多角度选材的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草书的表情
①时常听到抱怨,草书难懂如同天书。
②我的想法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顿挫缓急,或者凝重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划之间起伏的内心波澜,这就是懂得草书了。那些戏迷不在乎舞台上的故事情节,他们是为演员的柔软身段和激越唱腔而摇头晃脑。草书也是如此。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涌过纸面,至于写下的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③无声的书法是有表情的。“厚德载物”也罢,“天道酬勤”也罢,“宁静致远”也罢,“清风遣怀”也罢,相同的辞句可以写出迥不相同的书法表情。草书甩开了一笔不苟的横竖撇捺,颐使气指,是篆、隶、楷诸体之中表情最为丰富的一种。
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一把推开了正襟危坐的楷书,纵笔驰骋,不拘浓淡,率意涂抹,一腔的悲愤跃然纸上。王羲之当年与众多贤人聚会兰亭,流觞曲水,惠风和畅之间生死无常的哲学感叹没有切肤之痛。据说他的《兰亭集序》是微醺之际的书写,字形俊朗,风神飘逸。然而,日后的《哀祸帖》终于丧失了那一份优游自得,刚硬硌人,不暇修饰,第一行的几个字形同仰天哀号。怀素的《自叙帖》呼风唤雨,飞沙走石,阖上的字帖仿佛仍然有长长的呼啸回旋。因此,日后读到了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不禁大为吃惊。这是他六十三岁的作品。相对于《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安详恬淡,漫不经心。书法史对这一件作品赞不绝口。所谓苍劲静穆,所谓法度精严,甚至称之为“千金帖”——一字千金之谓也。然而,我在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个随和淡然的老者。岁月终于抚平了心中的激昂,年迈体衰,心意骤冷,神志与躯体似乎都有些萎缩,当然,书法史更乐意将这种格调形容为“人书俱老”。
⑤我与书法相遇,大约是四十多年前,偶然得到一本隶书字帖。临摹了一段时间,又借到一本残缺不全的草字汇。我设法弄到了一叠透明纸,细心地将整本字帖描了下来。这就是草书的启蒙了。一管毛笔开始在旧报纸上快速移动的时候,那个少年显然认为,草书比隶书有趣。
⑥我的生活再度拥有一张书桌时候,书法已经成为过时的传统手艺。窗外的日子充满了工业的节奏,书桌的统治者无疑是电脑。我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五笔字形,毛笔如同一个古老的传说湮没在斑驳的往事中。很长的时间里,我与书法的唯一往来就是读一读字帖。书店里遇到一些名帖,总是忍不住要买下来。读帖是无言的对话,缓重的一点一划是隐忍,汹涌的笔势是慷慨陈词,古拙的横平竖直是心如古井,长长的枯墨是一缕不绝的歌谣盘山而过……当然,悠然心会,神交而已。发现了意外的精妙情不自禁,也不过伸出手指在空气中将某个字临写一遍。
⑦再度握住毛笔,仿佛是突如其来的一念之间。腾出一张桌子,展纸研墨,熟悉的感觉穿过了四十多年的尘埃骤然弥漫开来。草书,墨迹淋漓,运笔如风,意想不到的快乐。年龄渐长,腰酸背痛再也不能率性地走南闯北的时候,草书是另一种驰骋。吸一口气,提一管狼毫毛笔满纸飞奔,这里有天马行空的任意。“纸上江湖,笔墨风月”,这张条幅是为自己写的。从车水马龙之中脱身而出,一间空旷的屋子,一张大桌,一刀宣纸,一副笔墨,这就是自得其乐的时刻。
⑧几幅字镶入镜框悬挂在墙上,不加裱褙。纸张微皱犹如乱头粗服,自有自然天真之态。有朝一日觉得了寡趣生厌,可以另行再写一幅换上。享受草书如同享受时装,心中快乐不减。不时挑选两帧发布在微信上,若干文友捧场点赞。偶尔有方家路过,指指点点。褒贬由人,心中快乐不减。忽然想为自己的客厅书写一幅,然而屡屡不能得手。除了满地的纸团,整个下午一事无成。受挫之感潮水般地涌过,心中仍然快乐不减。
⑨我没有写诗的才能,无法将一腔的心事托付于铿锵的句子。诗是少年的狂放,中年的故事多半是欲说还休。现在好了,草书不期而至。孙过庭的《书谱》曰:“偶然欲书。”心血来潮的那一刻握住一管笔,点若飞石,横若枯木,盘旋若龙蛇,奔放若快马入阵,草书就是一个存放心情的空间。胸中有不尽之意,那么,铺一张大纸,挥毫泼墨,一片纵横起伏犹如无声的呐喊与长啸。
⑩闲暇时写几笔草书,似乎很难接受白话文。遇到“汽车”、“电脑”、“主义”这些词,草书写不下去,甚至不断出现的“的”也是一个障碍。写唐诗宋词的句子,笔墨立即就流畅起来。“月”、“雨”、“雪”、“云”、“水”、“茶”都是常常写到的字,古人的日子充满了水意,不枯燥。还常常写到“花”字。风高竹有声,夜深花不寐,这时我明白过来了,草书就是在纸面上回忆古老的诗意生活。“闭门煮茶,秉烛读花”,写下这一幅对子,写的是一种久违的期盼。
(取材于南帆同名散文)
【小题1】根据作品内容,下列作为作者客厅的对联,恰当的一项是
A.喜有和风驻 欣无俗客来B.墨研清净日 书成春风庭
C.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D.无事此静坐 有福方读书
【小题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二段以反问起笔,强调欣赏草书重在关注墨迹的浓淡枯腴、运笔的顿挫缓急。
B.作者列举颜真卿等书法家的作品,表明草书书写字如其人,性格决定草书书写形态。
C.作者写草书时很难接受白话文,是因为他热爱诗意生活,排斥充满工业节奏的生活。
D.作者叙写了自己对草书的独特感受,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可读性。
【小题3】作者常写蕴含古人诗意生活的“雪”、“月”、“花”、“茶”等字。下列《红楼梦》中与此相关的诗意生活,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贾母带领众姐妹在大观园中赏雪,四面粉妆银砌,众人在琉璃世界中享受美好时光,此时盛景显现了贾府的鼎盛繁华。
B.中秋月朗,黛玉和湘云联诗吟月,“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表现了两人的诗情才情,也暗示了两人的悲凄命运。
C.春日葬花,结诗社咏花,与众人赏花……黛玉惜花爱花,花亦如其人,芙蓉、菊花、牡丹、海棠都能映射黛玉的性情。
D.妙玉在栊翠庵中请宝黛钗三人饮茶,使用的茶具精美,烹茶讲究,品茶独到,这是贾府富贵雅致生活的一个缩影。
【小题4】作者再次遇到草书,从草书中获得了哪些乐趣?请概括作答。
【小题5】请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读帖是无言的对话,缓重的一点一划是隐忍,汹涌的笔势是慷慨陈词,古拙的横平竖直是心如古井长长的枯墨是一缕不绝的歌谣盘山而过……
【小题6】文章以“草书的表情”为题目,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