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yīn,寂静无声

【小题1】整首诗是以 为线索来写的,全诗由黄昏最后写到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9 11:0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肃武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初从征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有功,授贝勒。二年,偕济尔哈朗讨蒙古固特塔布囊,诛之,收其众。偕贝勒莽古尔泰等视通州渡口,师薄明都,豪格迎击宁、锦援兵于广渠门外,敌伏於右,豪格以所部当之,冲击至城壕,明兵大溃。六月,进和硕贝勒。

七年,诏问征明与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疏言:“征明,如徒得锦州,馀坚壁不下,旷日持久,恐老我师。宜悉我众及边外新旧蒙古从旧道入,谕各屯寨,以我欲和而彼君不答,彼将自怨其主。再用更番法,俟马肥,益以汉兵巨炮,一出宁远,一出旧道,夹攻山海关,不得,则屯兵招谕流贼,驻师通州,待其懈而击之。朝鲜、察哈尔且缓图焉。”八月,略山海关。

崇德元年四月,进封肃亲王,掌户部事。寻坐党岳讬漏上言有怨心,降贝勒,解任,罚银千。旋偕多尔衮攻锦州,仍摄户部。承畴将兵十三万援锦州,破其垒三。七年,松山明将夏承德密遣人请降,以其子舒为质,豪格遣左右翼夜梯城入,八旗兵继之,旦,克松山,获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斩官百馀、兵千六十有奇。叙功,复原封。顺治元年四月,以语侵睿亲王多尔衮,为固山额真何洛会所讦,坐削爵。

三年,命为靖远大将军,偕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西征。十一月,入四川,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捷闻,上嘉奖。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扬善弟吉赛,系豪格於狱。三月,

八年正月,上亲政,雪豪格枉,复封和硕肃亲王,立碑表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

(节选自《清史稿·豪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B.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C.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D.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勒,原为两宋时金国贵族称号,清时沿用,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仅次于亲王、郡王。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国家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称皇子公主或者封王贵族的去世。
D.太庙,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因为皇后、宗室、功臣非皇室一族,所以死后不能进入太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格英勇善战,屡次建立战功。他与济尔哈朗率兵消灭了蒙古固特塔布囊;攻打明朝都城时,他带兵迎击援兵,一直冲到北京城壕,大败明军。
B.豪格深谋远虑,见解得到认同。在明朝、朝鲜与察哈尔三个地方先攻打哪个的问题上,豪格提出了先攻打明朝的意见和具体策略,赢得太宗的认可。
C.豪格交友不慎,因为有军功被宽宥。豪格因流露对太宗的不满受到降爵的处分,后在松山一战中,他为雪耻擒获了洪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立下赫赫战功。
D.豪格蒙受不白之冤,多年后方得昭雪。豪格被多尔衮构罪陷害,最后死在监狱,顺治帝亲政后,才为他雪冤平反,恢复了亲王的封号并立石碑加以表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明,如徒得锦州,馀坚壁不下,旷日持久,恐老我师。
(2)旋偕多尔衮攻锦州,仍摄户部。洪承畴将兵十三万援锦州,破其垒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开字天游。少好学,善属文。崇宁间登进士第,调真州司户,累迁国子司业,擢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掖垣草制,多所论驳,忤时相意,左迁太常少卿,责监大宁监盐井,匹马之官,不以自卑。建炎初,奉诏驻潮阳招捕处寇,讫事,乃之镇。居二年,尽平群盗。复以中书舍人召,论:“车驾抚巡东南,重兵所聚,限以大江,敌未易遽犯,其所窥伺者全蜀也。一失其防,陛下不得高枕而卧矣。愿择重臣与吴玠协力固护全蜀。”尝言:“太祖惩五季尾大不掉之患,畿甸屯营,倍于天下,周庐宿卫,领以三衙。今禁旅单弱,愿参旧制增补之。”帝悉嘉纳。时秦桧专主和议,开当草国书,辨视体制非是,论之,不听,遂请罢,改兼侍读。桧尝招开慰以温言,且曰:“主上虚执政以待。”开曰:“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愿闻所以事敌之礼。”桧曰:“若高丽之于本朝耳。”开曰:“主上以圣德登大位,臣民之所推戴,列圣之所听闻,公当强兵富国,尊主庇民,奈可自卑辱至此,非开所敢闻也。”又引古谊以折之。桧大怒曰:“侍郎知故事,桧独不知耶?”他日,开又至政事堂,问:“计果安出?”桧曰:“圣意已定,尚何言!公自取大名而去,如桧,第欲济国事耳。”然犹以梓宫未还,母后、钦宗未复,诏侍从、台谏集议以闻。会枢密编修胡铨上封事,痛诋桧,极称开,由是罢,以宝文阁待制知婺州。开言:“议论妄发,实缘国事。”力请归。桧议夺职,同列以为不可。以病免,闲居十余年。开孝友厚族,信于朋友。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其留南京,刘安世一见如旧,定交终身。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

(选自《宋史·曾开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B.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C.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D.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迁本指变动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B.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唐宋开始,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所属各部的最高长官均以侍郎称之。
C.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D.梓官,古代帝、后的棺材以梓木制做,故历代以梓宫称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此指徽宗灵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开忠于职守,不因官小自卑。他在监理大宁监盐井时,不因官小而轻视职事;奉旨进驻潮阳期间,他尽心尽力,用了两年时间平定当地贼寇,
B.曾开深谋远虑,进言很有见地。他曾建议皇帝选择值得信赖的大臣加强四川的边防,杜绝敌人的野心;也曾建议皇帝依照旧制增补禁军。
C.曾开正气浩然,不与秦桧为伍。他敢于与秦桧做正面斗争,不同意向金国求和;秦桧曾对曾开软硬兼施,曾开不为其所动,因此被贬知婺州。
D.曾开笃信好学,秉行儒家教义。他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与朋友交往守信用而闻名;在南京时,刘安世与他一见如故,定下终身之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愿闻所以事敌之礼。
(2)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⑴《小琉球漫志》十卷,筠园先生官凤山时所著也。凡海中日月之出没,鱼龙烟云之变幻,与夫都邑地理人物鸟兽草木之奇怪,风俗言语之殊异,莫不一一笔记。间为诗歌,以发其羁旅之情。题曰《小琉球漫志》。小琉球,凤山山名也。

⑵先生少以诗名天下,天下言诗者,咸推先生。尝游太学,以不遇而归。年几五十,始教谕德化,可谓穷矣。居二年,调凤山。凤山在海外,荒凉僻陋,不可一夕居;而人文之乔野,又特甚焉。岂天欲先生昌明诗教于重洋,而使薄海穷壤,咸知国家雅化之盛与?抑欲使奇观异闻,得先生雄伟恢闳、绝伦特出之才以志之,以为史氏之采择与?则是志也,岂非海隅一代之典籍哉!

⑶家泰,先生婿也。复从事先生之门,得亲承教诲,且习先生之诗尤深。今读是志,因叹先生之才,不得施于朝庙,作为雅颂,荐道圣世功德,而纪载祗此。然其雄辞丽句,照耀后世;后世读者,与退之潮州诸诗、子厚永柳诸记及东坡海外文字何异?则先生斯志,岂犹是星槎、瀛涯胜览诸小说稗编,仅供观听也哉?岁在柔兆阉茂之余月,子婿徐家泰谨跋。

【小题1】概括第⑴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2】作者盛赞《小琉球漫志》,因为作者认为它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小题3】关于筠园先生和他的《小琉球漫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曾在荒僻野蛮的凤山做过两年官。
B.先生教化百姓,传播文明,记录奇异。
C.志的语言雄奇美丽,足可见先生之才。
D.徐氏感慨先生遭遇和才华,为之写跋。
【小题4】第⑶段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小题5】依据本文,针对筠园先生或凤山,用“不幸”和“大幸”,写一段40字左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