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开拓新空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
A.城市的人口数量
B.城市的数量
C.城市的用地规模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小题2】下列有关“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较好
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区
C.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较好
D.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
【小题3】区域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A.温室气体排放多,“热岛”现象加剧
B.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C.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D.城市建设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4-13 09:09: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A.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B.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缓
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变缓
同类题2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判断:A+B表示________国家的总人口,C+D表示________国家的总人口,其中A表示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人口,C表示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人口。
(2)2000年世界总人口达________亿,其中发达国家总人口约________亿,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世界城市人口约________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大约是发达国家的________倍。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地城市化规划图,为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按照规划,该城市在2050年城市化水平计划控制在( )
A.30%左右
B.50%左右
C.70%左右
D.80%左右
同类题4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改变雨水直排的传统方式,通过植被、土壤、透水铺装等一系列措施,让城市地表像海绵一样吸水,增强地表对雨水的消纳能力,进而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避免强降雨后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为完善城市建设,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率先打造“海绵城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可行的措施是
A.大量修建人工湖
B.大量植树造林
C.大量修建下凹地面
D.大量铺设透水砖
【小题2】相比而言,海绵城市主要能够
A.提高降水量
B.增加下渗量
C.提高径流量
D.提高用水量
【小题3】与石家庄相比,天津市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有
①经济发达
②设计理念先进
③政策支持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同类题5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的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城市形成阶段(Ⅰ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______,城市选址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的原因是______。
(2)Ⅱ阶段商业用地分布特点是______。Ⅲ阶段商业用地出现的新的变化是______;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老城区,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_和______。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城市中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建筑质量来说图中甲、乙两住宅区,甲为______;乙为______。从位置来说,甲、乙两住宅区出现了______状况。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