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城市面积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最可能出现
A.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C.城市中心区出现“空心化现象”
D.郊区城市化现象
【小题2】在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最有可能由市中心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为
A.金融业
B.制造业
C.信息业
D.传媒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10-11 04:5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并分析原因:
。
同类题2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分析完成:
【小题1】有关两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
B.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
C.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
D.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丰富
【小题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同类题3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兴建较多的卫星城
D.城市绿地面积
同类题4
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下图为”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商业布局
C.交通条件
D.环境质量
同类题5
为了建设“海绵城市”,浙江某城市试行“海绵”式人行道,该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两侧设置绿化带。这种生态透水混凝土,拥有多孔性的表面结构,是一种高渗水性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海绵”式人行道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下渗
B.增加地表径流
C.减少蒸发
D.减少城市内涝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B.打通城市断头河
C.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治理城市河道污水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