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①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②,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③,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④者斩焉,篲⑤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⑥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翦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⑦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古代散文选》)
[注释]①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②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③捐馆:死的委婉说法。④篚:竹制的盛器。⑤篲:通“彗”,扫帚。这里作动词用。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封:培土。
【小题1】甲文出自课文《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晚清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
欹为美(_____) (2)
夭梅病梅(_____)(3)竹
本固(_____)
【小题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A.梅以曲为美 |
B.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
C.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
D.以五年为期 |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2)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小题5】甲文中“江浙之梅皆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中庭院中的竹子“枝叶殄瘁,无声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6】甲乙两文都采取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影射时政,甲文借“病梅”喻指___________,表达了要求的愿望和决心,乙文以竹的_________的特点比喻君子之德,希望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