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①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①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②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③西泠:西湖桥名。④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
【小题1】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哀愁。开头三句写景,借景抒情。“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
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
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
E.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
【小题2】这首词中,词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1 09:1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②江城:指建康。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反面点提形势,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和对造成“胡尘直到江城”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
B.“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的遗恨,以及因国事而涕泪不止的忧虑之情。
C.“送老”一词,上承“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吴兴”“别愁”“孤影”,是贯通上下词意的关键词。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是作者与故人分别之后,对故人孤独愁苦情态的想象。深夜的细雨、窗灯、孤影、别愁,共同构成一幅凄迷伤感的别后思念图。
E. 结尾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残灯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环境描写来寄托难言的苦衷,创造出清新优雅的气氛。
【小题3】【小题4】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綦叔厚尚书登第后,僦马出谒,道过一坊曲,适与卖药翁相值。药架甚华楚,上列白陶缶数十,陈熟药其中,盖新洁饰而出者。马惊触之,翁仆地,缶碎者几半,綦下马愧谢。

翁,市井人也,轻而倨。不问所从来,捽其裾,数而责之曰:“君在此尝见太师出入乎?从者唱呼以百数,街卒持杖前诃,两岸坐者皆起立,行人望尘敛避。亦尝见大尹出乎?武士狱卒,传呼相衔,吾曹见其节,奔走不暇。今君独跨敝马,孑孑而来,使我何由相避?”凡侮诮数百言。恶少观者如堵。

綦素有谐辨,不为动色,徐徐对之曰:“翁翁责我甚当,我罪多矣。为马所累,顾无可奈何。然人生富贵自有时,我岂不愿为宰相?岂不愿为大尹?但方得一官,何敢觊望?翁不见井子刘家药肆乎?高门赫然,正面大屋七间,吾虽不善骑,必不至单马撞入,误触器物也。”恶少皆大笑称善,翁亦羞沮,以俚语谓綦曰:“也得,也得。”遂释之。井子者,刘氏所居,京师大药肆也,故綦用以为答。

(洪迈《夷坚丙志》卷14《綦叔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与卖药翁相 值:碰上
B.药架甚楚   华:华美整洁
C.行人望尘敛避 敛避:退避
D.恶少观者如 堵:堵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盖新洁饰出者 小学大遗
B.捽裾     人亦念
C.从者唱呼百数 臣具表
D.不动色   则芥之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药翁被撞倒后,拉扯着綦叔厚责备不已,话语尖刻,表现出“轻而倨”的一面,最后被綦叔厚说得无言以对,用俚语解嘲了事,又表现出拙朴的一面。
B.綦叔厚先赔礼道歉,示人以弱,然后巧妙表明自己的官员身份,让对方产生敬畏感,最后反唇相讥,令对方“羞沮”退让,表现出老练高明的语言技巧。
C.文章以记言为主,叙事描写简洁生动,惊马冲撞药缶、老翁的不依不饶、綦叔厚的不动声色、市井人众的围观等,都很有现场感,仿佛令人置身于里坊街巷之间。
D.文章主要记载了綦叔厚以谐辨对答解围的轶事,但卖药翁的话语却反映了太师、大尹出行时前呼后拥的做派,折射出当时高官的盛气骄横及对百姓的骚扰。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今君独跨敝马,孑孑而来,使我何由相避?
⑵翁翁责我甚当,我罪多矣。为马所累,顾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