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

刘醒龙

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吸引,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棵大樟树。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之所以做不长,大部分是因为她们思家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位女孩,初中毕业。朋友们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大樟树本是一棵有名的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了,而换成了大樟树。女孩来之前正在山上采茶。一见面我就问她,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女孩回答说,在,已被列为县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

女孩一来就明白地表示自己最多只做半年。我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后来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她之所以愿意出来,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所以,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

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女孩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药。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媒体上已不止一次披露,其治癌的功效是假的。女孩言之切切的样子,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只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带她去。同时费尽心机地将披露相关情况的文章找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过后,能有所转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孩反而更加迫切地反复催问我们,何时让她去汉口买药。从汉口回来后,她一分钟都不肯等待,当即就要去车站。她说:“我要给我的父亲送药回去。”

送别的路上,我有些恍惚。坦率地说,这半年我们对女孩的表现不能说是十分满意。在车站里,上了车后,她回头默默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人心酸极了。

几年后的某一天,在东湖边的那处咖啡馆里,很静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的人轻声提及一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名词。女孩走后不到一年,这种以灵芝为名的名噪一时的所谓特效药,便从社会信息传播途径中全面消失了。邻座的人说,父亲生病后一向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不肯吃药花冤枉钱,也不知为什么,大概是广告做得太诱惑人了,突然同意试试这种药。他花了几万元买回来的药,还没吃完,父亲就走了。其实,他明白那药是假的,可是父亲都病成那个样子了,做儿子的还能做什么哩!听话声十分深情,但从面容上看十分平静,就像长在几里外的大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

乡村的大樟树是一种活生生的哲理。在远处遥望樟树的人,内心比每天都能享受樟树荫蔽的人还要丰富。明白真相的时候,倒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格外无助。

之后来家带孩子的第二个女孩,心地十分善良,女儿和妻子十分满意,过年时,还专门开车送她到离家最近的小路口。说好,过完年她就回来,并且将回程的车票钱都给了她。女孩穿着妻子送给她的那件红色呢绒大衣,在冬日的原野上一路走走停停。我们一直等她到正月底,仍没有任何音讯。难得全家都很满意的女孩不辞而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于是我们决定,不再找小保姆了,家务事早前就请了钟点工来做,孩子则由自己来带。这样过了半年之后才听说,女孩非常想再来,却没有钱搭车,连同我们给的返程车票钱,她都给了母亲,一半用作长期卧病不起的父亲的医疗费,一半用作年后弟弟上学时的报名费。得到消息的时候,女孩已再次来到武汉,跟着同村的人一起在离我们家不远的长江二桥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零工。

几年之后,妻子还在提起这个女孩,想不通长江二桥离家如此近,她到武汉后,即便不来打个招呼,怎么就不肯来个电话呢?或许,是那张返程车票梗在中间,成了打不通的大岭关山。女孩一定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拿了车票钱,人却不来。

其实,真正惭愧的是我们,是我们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过得久了,用以体察周围的智慧锈蚀了。

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并非总是伴随命运的起承转合。有时候,它宁可成为一张车票,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借灵芝之名的药。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我”一见到第一个做保姆的女孩时,就向她打探大樟树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大樟树具有非常深厚的情感。
B.文章写“我”费尽心机将披露“治癌假药”的文章放在她房间,女孩却仍然催促“我们”去买药,以此暗示女孩单纯幼稚。
C.文章插入“我”在咖啡馆听到男子明知假药却仍然花几万元把药买回来给父亲吃的故事,有力地映衬第一个保姆的行为。
D.文章开头写“灵魂开始出没”,结尾又说“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首尾呼应,读完全文,我们发现作者时时在剖析“灵魂”。
【小题2】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大樟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章通过叙述两个小保姆的故事,抒写作者的多种情感,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2 06:43: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摩天轮:俯瞰美景的发明

林会

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搭乘的座舱,乘客坐在摩天轮里慢慢地往上转,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既惊险又刺激,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摩天轮的发展历史上,伦敦的“伦敦眼”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建于1999年,总高度为135米,共有32个座舱,每个座舱可载客25名,旋转一周需要30分钟。

“伦敦眼”又称“千禧之轮”,原本是为了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最初只获准运作5年。没想到,摩天轮建成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伦敦市的地标,这座用7500万英镑打造的临时性建筑因此被保留下来。

其实,对“伦敦眼”而言,高度并不是它最值得称赞的部分。这个重1600多吨的庞然大物,是在浮于河面的一个平台上建造的,两个从陆地延伸过来的支架承担了它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条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直到接近完工阶段,负责建造的工程师才透露,他们在设计时比预先估计多尝试了几百万次的运算,超过世界上任何较大和复杂的建筑,以确保其安全性。

有人统计过,“伦敦眼”的吸金能力居全英国付费景点之首。在它不停旋转的过程中,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5万名游客,愿意每人支付26英镑在135米高空一睹伦敦风采,为该市旅游业赚进了天文数字的利润,这也是它“由临转正”的一大重要原因。

“伦敦眼”刷新当时的世界巨型摩天轮纪录,此后也“点燃”了这股热潮。后来,摩天轮的数量和高度几乎每年都被刷新。从世界级大都市到普通二线小城,不论城市体量,“第一高”之争从未降温。当然,有的是凭“净高”,也有的是借助山顶、塔顶等“外援”而成为“最高”。如广州新电视塔塔顶摩天轮,高达455米;俄罗斯莫斯科麻雀山摩天轮高170米。与它们不同的是,中东富庶城市迪拜继建造了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后,2013年宣布将建全球最大、最高的摩天轮“迪拜眼”,约210米。

现在全球到底有多少座摩天轮,大概没人能说得准。那么,为什么各地都热衷于“建轮”呢?

显然,摩天轮的可复制性比摩天大厦容易多了。有人算过一笔账,选择摩天轮做地标是一个价廉物美的选择——造价大多为几千万美元,正常用时一般在一到两年。但如果要建造一栋摩天大厦,动辄就要几亿美元,而且三五年甚至更长的开发时间都是小意思。

另外,摩天轮能依靠游客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后期运营不复杂,而且源源不断的游客意味着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这是摩天轮经济最大的吸引力之一。2014年,华盛顿景区国家港口附近的“首都之轮”诞生。这座摩天轮总投资1500万美元,55米高,视野可达港口全景、亚历山大旧城、华盛顿纪念碑等。人们对“首都之轮”的热情超出了预期,据说在开门迎客的首周就有2.5万的游客量。

此外,不知什么时候,摩天轮开始同浪漫等词语挂钩,是很多情侣求婚的胜地。年轻人选择在它缓慢旋转到最高点时向心爱的人表白,像“伦敦眼”就专门设置一些私人观景包厢,备有香槟和巧克力等,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南半球最大的观景摩天轮“墨尔本之星”上,还推出过新奇的“天际婚礼”,新人们可以在豪华摩天轮包厢里举办难忘的婚礼。

(节选自2018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敦眼”载客量大,每半小时可以搭载多至800名乘客,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伦敦市的地标。
B.摩天轮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为此在设计“伦敦眼”时尝试运算的次数,超过当时世界上任何较大和复杂的建筑。
C.广州新电视塔塔顶摩天轮与“迪拜眼”都号称世界“第一高”摩天轮,但前者凭净高,后者借助“外援”。
D.相比摩天大厦,世界各地更热衷于建造摩天轮作为地标,“伦敦眼”就是伦敦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高高的摩天轮上可以看到更远的景物,惊险性和刺激性较强,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喜欢这种感觉。
B.“伦敦眼”建于1999年,是为了迎接千禧年而特地建造的,这使得它在摩天轮建造历史上最具里程碑式意义。
C.世界各地建造摩天轮的热度方兴未艾,这种热度会持续下去,“第一高”之争不会平息,记录会不断被刷新。
D.让更多的情侣在摩天轮求婚和举办婚礼,是很多摩天轮建造的原因之一,这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小题3】请简要分析各地热衷于建造摩天轮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 美国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将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这样一部令人有点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 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在居住区外面的马路上,还常看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等。这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背道而驰。

在中国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最为典型的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新闻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倾心于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科学的余味——其实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毫无科学理性可言。

美国科普史上曾出现过一批既从事科研又热心科普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撰写科普文章,把科学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过20世纪后这批科学家撤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出现过这样一大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廖,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

(摘编自钮卫星《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历史学教授伯纳姆认为科学最终将为迷信所击败,原因在于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使在科学压制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以新伪装的方式复活。
B.人们将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病除,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等,这些改头换面的老式迷信现象助长了迷信思想在当今的流行。
C.作者认为新闻媒体在宣传上应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比如中国的航天活动更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活动。
D.作者以美国科普现状作为参照对象,从前沿科学工作者、公众、政府等几个方面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不足,并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了设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主要通过列举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迷信行为的事例,论证了中国现阶段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的迫切性.
B.文章就当今媒体报道航天技术新闻的角度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当今媒体有步入新伪装下的迷信与神秘主义道路的趋势。
C.文章提出问题后,从不同角度、分层次地分析了中国科学普及艰难的原因,并指出改变中国的科普现状的基本途径。
D.整篇文章旨在呼吁公众更多更深入地参与科学,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去理解科学,来提高科学素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如果科学没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就可能与一批能把理性带入生活各个方面的科学家的参与有关。
B.如果迷信不能被破除干净,必然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生长环境不好有关。
C.新闻媒体宣传航天技术过于渲染神秘性和尊贵性,由此可见,中国的新闻媒体也需要重视自我的科学普及。
D.要实现“科教兴国”的国策,培育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就需要政府和科研机构积极向民众普及科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邻居

秦之欣

改革开放的东风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子子孙孙在农村居住的田舍郎纷纷住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成了市民。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一个小区里的住户来自天南海北,住三五年不认识对面邻居的怪现象比比皆是。这不,家住康泰小区32号楼中单元一楼东户的高仁上已经来此居住两年多了,也不知是工作忙,还是别的缘故,还不认识其他住户。

这天早晨,太阳刚刚露出半个笑脸,高仁上到小区公园里散步,遇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笑容可掬地向他打招呼:“高处长,出来散步啊?”高仁上觉得他面熟,一想,哦,原来是与自己住在同一个楼洞的文若可,至于他是干什么的,家里有几口人,他是一概不知。

眼下人家很有礼貌地打招呼,高仁上也不好装作不认识,于是跟文若可凑近拉起呱来。文若可问:“你家嫂子身体是不是不太好?”高仁上叹了口气说:“是呀,她生孩子时落下了关节炎的毛病,每到下雨变天,她的左腿就胀疼得站不起来,这些年吃了不少药,打了不少针,就是不见效果,快愁死我了!”文若可说:“我岳母以前也有关节炎,挺严重的,后来得了个偏方治好了,十几年也没犯过!”高仁上忙问是什么妙方,文若可说:“用天麻炖羊肉,一般吃一个月就有效果,两个月就可以除根,不过一定要用黑山羊,秦岭上放养的最好;天麻需要野生的!”高仁上一听,连连摆手说:“这个方子恐怕不行,我老婆从来不吃羊肉,要是闻到羊肉的膻味,也恨不得把肠子呕出来!”

文若可说:“没关系,这个方子不行,我再给嫂子寻一个方子,一定把她的关节炎治好!”说完就走了。看着文若可的背影,高仁上有些感动,心说:“真是一个好心的邻居呀!”

高仁上回到家里,就把此事告诉了老婆。老婆说:“你呀,瞎感动吧,忘了你的身份吗?他肯定是有求于你!”原来高仁上是食品监督处的处长,因为手中有点权力,很多有求于他的人都跟他套近乎,备献殷勤。

老婆这么一提醒,高仁上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心里的疑问就算解开了。

第二天一早,高仁上散步时,又遇到了文若可,或者说文若可正在那里等待他的到来。一见高处长到来,文若可就兴奋地说:“高处长,我昨天打听到马家河子有一位名老中医,距咱这里一百来里路,最善于配置药酒,对关节炎特别有效,据说已经治愈了上千名患者,要不,你带着嫂子去看看?”高仁上又连连摆手说:“你嫂子对酒过敏,不光滴酒不沾,就是闻到酒味也呕吐不已,为此,我把酒都给戒了!”

文若可一听,显得非常尴尬。高仁上瞥了文若可一眼,咳嗽一声,打起了官腔:“兄弟,你一定有事需要我帮忙吧,远亲不如近邻,嗯,如果有困难,说出来就是,嗯,这个这个……我还能不尽量帮忙吗?”文若可眼睛一亮,说:“大哥,其实,我的要求也不过分,如果大哥答应我,我一定尽力帮助嫂子打听药方,治好她的关节炎!”

高仁上把眼镜往上一托,做了个请讲的手势,文若可于是吞吞吐吐地说:“我想……我想……嫂子能不能不吃中药?”高仁上说:“那可不行,我老婆吃了这位中医开的中药觉得挺有效果,正准备再拿十几副呢!”文若可忽然激动起来,说:“你们也太欺负人了吧,你这不是要活活熏死我们吗!”

高仁上弄不清他为什么这样说,显出怔怔的样子。文若可接着说:“你只知道你老婆闻到羊肉味、酒味就呕吐不止,可你知道吗,我老婆闻到你那里散发出来的中药味也呕吐不已;不光我老婆,楼西户的李奶奶、四楼东户的张阿姨闻到中药味就头痛啊!你们熬中药时,整个楼道都充斥着浓浓的中药味。我老婆已经搬到娘家住了好多天了!”

高仁上目瞪口呆了半天,然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来:“啊?”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当文若可在小区公园里与散步的高仁上热情打招呼时,高仁上立即跟文若可拉起呱来,表现了高仁上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
B.文若可在小区的公园里一见到高仁上便问道:“你家嫂子身体是不是不太好?”表现了文若可事事为他人着想的性格特点。
C.作品善于抓住高仁上和文若可的典型语言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暗示出好邻居的重要条件,即多多为其他邻居着想。
D.文若可的老婆、李奶奶、张阿姨等人对高仁上老婆制造的中药味的影响宁可回避,也不吭声,表现了她们较高的个人素质。
【小题2】作品中的高仁上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为了解决整个楼道都受中药味之苦的问题,文若可是怎样做的?你怎样评价文若可的做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中国一汽总部成为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各型汽车集体亮相。汽车、钢铁、冰雪、歌舞等交相辉映,气势恢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中国一汽的前身是位于吉林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破土动工,1956年第一辆汽车下线,***主席亲自为其命名——“解放”;5月,一汽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轿车——“东风”;9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定型高级轿车——“红旗”,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一汽建厂初期,零部件设计、制造都没有经验,技术人员们把苏联车拆开,全厂的工人都去看零件,能做哪个部件就拿去仿制。一个月的时间,红旗轿车就这样“摆地摊”似的造出来了。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让新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技术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之初,老一汽人陈光祖曾经去外国考察,看到了正在被激光点对点焊接的电钮器,不禁唏嘘不已:三十年前,他们只能靠手工打造。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隔绝,轿车设计、制造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逐渐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改革开放后,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一汽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合作,引进奥迪车型,1991年合资成立“一汽-大众”公司,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的部件。

一汽一边合资合作,一边自主开发,完成工厂改造和产品换代。目前,一汽与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业务覆盖48个国家;产品结构实现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形成了具有12万辆中重型汽车年生产能力、15万辆轻型汽车年生产能力和18万辆轿车年生产能力的三大基地;技术方面已拥有汽车专利技术475项,位居行业第一,逐步形成“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准备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在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领域也取得突破;同时,企业结构完成从单一工厂体制向公司体制的转化,架构起市场经营机制。

(取材于欧阳敏、王萌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红旗轿车诞生于一汽,整体车型“大、平、正、方”,通体黑色。水箱面罩为中国传统的扇子形,前后灯为宫灯造型,发动机使用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V8液冷发动机。红旗轿车1959年第一次参加国庆游行和阅兵,1964年起被国家确定为礼宾用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

红旗轿车曾寄托着一个时代中国人的骄傲,在世界名车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进入80年代,因身宽体重、油耗高、车速低、启动慢、不适于高速公路等问题,红旗轿车陷入供大于求的困境,1983年正式停产。

此后,一汽一直试图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来研发新车,曾改进奥迪100,推出被简称为“小红旗”的CA7220,主打平民市场。销售量虽比以前提高,却伤害了品牌价值,接下来的系列产品,都铩羽而归。

从2008年起,一汽开启“后红旗时代”,充分挖掘红旗的品牌意义,尊重其与生俱来的“神圣感”,将产品定位于“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在继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融合现代造型设计理念,推出豪华车、跑车、主流车和高端商务车四大系列产品,保留标志性“高山飞瀑、中流砥柱”格栅和毛体汉字“红旗”字样尾标,新增贯穿车身中轴的发光红旗标志、象征梦想高飞的飞翼型前大灯。新红旗的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汽车审美和具有历史感的情感体验,很好地体现了其品牌价值。

一汽采取开放式自主研发模式,先后组建了造型、前瞻技术等设计院,新能源研发、智能网联和体验感知测量等研究院,并在德、美设立了分院,汇集全世界顶尖技术人才,在技术上追求极致,给消费者带来舒适且不失动力的驾驶体验。相继推出的红旗H7、红旗H5、红旗L5等车型,销量大涨;首款EV纯电动车在2018年北京车展引起一片赞叹;2019年燃料电池车开始批量实地运行。新红旗计划2020年推出续航里程达600km的系列电动车,到2025年,电动车型达到15款。目前,新红旗还在车辆远程控制、人车互联等领域持续开展自主研发。

(取材于张铁绵、余文娟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汽车行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一辆轿车约有1万多个零部件,涉及设计、安全、制动、电子、电路、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德、日等国汽车制造业已积累了60年以上经验,而我国汽车行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全面发展,新世纪初逐渐自主创新,2015年开始集体发力。四十年的时间,中国汽车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种类比较齐全、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产品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系。根据“中汽协”和公安部公布的数字,2018年我国乘用车产量超过2100万辆,小轿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退坡,整体增速逐渐放缓,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成为寒冬中的一枝独秀。“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3.6%。续航更长、空间更大、驾乘更舒适的新能源车型正越来越受青睐。2019年1月初,“中汽协”曾发布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预测,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较上一年度增长33%。

新能源是未来车企的重点发展方向,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纷纷发布2020战略和2025规划,以应对紧张刺激的全球市场。而除了新能源,智能AI和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也是未来一大发展趋势,2019年3月,海南开展“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活动,全球首次正式开展5G通信融合试点和智能网联汽车5.9GHz频段试验,集合中国一汽等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和5G领域的顶尖企业品牌,展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及5G商用发展成果。

(取材于李永钧等人的相关文章)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一汽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一汽由第一汽车制造厂发展而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
B.一汽人不畏艰难,曾经在中国汽车制造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
C.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汽已经向德国出口奥迪汽车的发动机。
D.一汽在产品、技术、企业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小题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亮相:各种类型的汽车公开露面。
B.摆地摊:形容生产经营的规模小。
C.与世隔绝:不和外界往来,封闭。
D.幼稚:形容技术能力差,发展不成熟。
【小题3】根据材料二,下列老红旗轿车的特点中,最能体现其品牌价值的一项是
A.车型庄重B.设计典雅C.动力强劲D.地位特殊
【小题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新红旗轿车成功发展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面向平民市场转为面向精英市场。
B.将品牌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相结合。
C.增加科技投入,在技术上追求极致。
D.面向未来需求,持续开展自主研发。
【小题5】根据材料三,下列对2019年中国汽车企业将面临的挑战,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汽车市场销量退坡。
B.新能源车销量逐渐减少。
C.奔驰等国际车企的竞争。
D.智能网联车结合5G商用。
【小题6】根据材料三,下列做法不适应汽车行业当前发展形势的一项是
A.加大生产投资,追求传统品牌市场保有量。
B.产品追求续航长、空间大、驾乘的舒适感。
C.依托互联网,提供网约车等移动出行服务。
D.放眼全球市场,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发展。
【小题7】根据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