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小题1】综观全曲,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字贯穿全篇。
【小题2】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归雁横秋”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C.“金杯错落”是写昔日繁华热闹的官场生活。
D.“西风白发”极写诗人未能建功立业的惆怅。
【小题3】作品末尾三句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4 10:4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含,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诗眼:诗人的洞察力。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投老:临老,到老。
【小题1】下面有关曲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B.起首两句在上下千载、纵橫万里的时空背景上,赞颂圣贤与英雄豪杰,感慨王朝兴衰、个人得失。
C.没有车马红尘的喧扰,读“万卷”书,饮“春水”茶,山中归宿宜人可慰,结尾感情由浓转淡。
D.张可久散曲以典雅清丽著名,此曲亦然,古今融汇,情景交融,语言华美绚烂,风格婉约。
【小题2】下面有关曲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思接千古,视通天涯,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总写兴亡盛衰的虚幻,再以“孔林”、“吴宫”、“楚庙”三句具体印证。
C.“茅舍”、“村家”、“山中”既照应题目,又突出了隐居环境幽古。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反问,描写诗人酿酒饮茶恬淡安宁的隐逸生活。
【小题3】诗眼是一首诗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字或一个词,用以表达诗人全篇的思想感情,是整首诗的精髓,有人认为本曲的诗眼是“兴亡”,也有人认为是“梦”,是“倦”,请谈谈你的看法。